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859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它涉及一种车刀刀排装置,解决现有的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在铣削工序和车削工序转换时,无法实现车刀刀具的自动装夹及换刀,影响了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生产效率的问题。刀排主体在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开有四个竖向凹槽,在位于端部的竖向凹槽两侧的刀排主体的同一侧面上开有一个刀孔,刀柄设置在刀排主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刀柄的大端与刀排主体的上端面连接,刀排定位器设置在刀排主体的上部,刀柄位于刀排定位器的内腔中,刀排定位器的下端面与刀排主体的上端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现有的同类产品的车刀更换方式,以及车刀固定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刀刀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属于金属切削数控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因其将铣削功能和车削功能集于一身,减少了加工机床的占地 面积,减少了加工一个工件的装夹定位次数,节省了因工序转换所需要的时间;铣车复合加 工机床因具有上述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切削加工。但现有的铣车复合加工机床没 有设置车刀刀排装置,致使铣削工序和车削工序在转换时,无法实现铣削工序和车削工序 衔接的集约化和自动控制,无法实现车刀刀具的自动装夹及换刀,影响了铣车复合加工机 床的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以解决现有的 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在铣削工序和车削工序转换时,无法实现车刀刀具的自动装夹及换刀, 影响了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铣车复合 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包括刀排定位器、刀柄和刀排主体,刀排定位器的外形呈圆筒形, 刀柄的外形呈圆锥形,刀排主体在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开有四个竖向凹槽,四个竖向凹槽 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外圆的车刀,在位于端部的竖向凹槽两侧的刀排主体的同一侧面上开有 一个刀孔,四个刀孔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内孔的车刀;刀柄设置在刀排主体的上端面的中部, 刀柄的大端与刀排主体的上端面连接,刀排定位器设置在刀排主体的上部,刀柄位于刀排 定位器的内腔中,刀排定位器的下端面与刀排主体的上端面连接。本技术改变了现有的同类产品的车刀更换方式,以及车刀固定方式。具有更 灵活更简便的优点。通过设置刀柄进而实现铣主轴抓取刀排的功能。也可以采用BT30,BT50 等其他铣主轴锥度的刀柄进行设计。传统刀排大多是圆盘式或固定位置装夹,不能灵活拆 装。本技术较同类产品易于拆装,方便灵活,更适合铣床功能的交替。传统结构刀排定 位大多是通过固定位置定位,其定位方式大多手动。本技术定位方式简单唯一,而且可 实现自动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本技术的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整体主视立体图,图2是安装有 本技术的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整体后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刀排主体的立体 图,图4是本技术的刀柄与刀排主体装配关系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 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3 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包括刀排定位器7-1、刀柄7-2和刀排主体7-3,刀排定位器7-1的外形呈圆筒形,刀 柄7-2的外形呈圆锥形,刀排主体7-3在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开有四个竖向凹槽7-3-1,四 个竖向凹槽7-3-1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外圆的车刀,在位于端部的竖向凹槽7-3-1两侧的刀 排主体7-3的同一侧面上开有一个刀孔7-3-2,四个刀孔7-3-2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内孔的车 刀;刀柄7-2设置在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的中部,刀柄7-2的大端与刀排主体7-3的上端 面连接,刀排定位器7-1设置在刀排主体7-3的上部,刀柄7-2位于刀排定位器7-1的内腔 中,刀排定位器7-1的下端面与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连接。刀排主体7-3内同时装夹8把车刀(垂直方向4把,水平方向4把)。车刀刀排 (刀排主体7-3)安放在车床换刀机构6的上方。车床换刀机构6可以将刀排原地旋转180 度,将水平车刀置于加工位置,用于车削的侧面加工。完成换刀后,进行加工时,该装置将自 动旋转至车尾座上方,以拓展更大范围的加工空间。车刀刀排锁紧定固装置(刀排定位器 7-1、刀柄7-2)将车刀刀排锁紧固定在加工中心的主轴上,最大程度减小摆差,保证车刀的 加工精度。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3 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车刀刀排装置7还包括两个定 位键7-4,刀排主体7-3上端面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定位键槽7-3-3,刀排定位器7_1的下端 面通过装在定位键槽7-3-3内的定位键7-4与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连接。定位键槽7_3_3 与机床Y轴(滑鞍1)平行。通过7-4定位键上端面与7-1上键槽底面接触,减轻车削对铣 削主轴的冲击力,从而对铣床主轴使用寿命得到了延伸。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 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 2所示,本实施方式为安装有本技术的铣车复合加 工机床,所述复合加工机床包括铣床主体,所述铣床主体包括滑鞍1、工作台2、立柱3和主 轴箱4,工作台2水平位于滑鞍1的上方且二者呈十字形设置,立柱3位于工作台2的后端 且立柱3的下端与滑鞍1连接,主轴箱4位于工作台2的上方且主轴箱4与立柱3滑动连 接;所述复合加工机床还包括车床主轴总成5、车床换刀机构6和车刀刀排装置7,车床主轴 总成5设置在工作台2的左端并与工作台2滑动连接,车床换刀机构6固设在工作台2的 右端,车刀刀排装置7设置主轴箱4的下方或车床换刀机构6上。工作原理(参见图1 5)根据传统刀排的结构灵活改进与主轴锥柄的巧妙结合实现刀排的松夹。刀排定位 器利用安装在主轴外围的定位锁紧装置,通过键槽的特殊位置设计调整,使刀排按一定方 向的定位在固定位置,从而起到刀排固定作用。在进行车削加工时,刀柄7-2与主轴箱4内 的铣床主轴的下端连接,刀排定位器7-1的上端与主轴箱4连接;在进行铣削加工时,刀柄 7-2连同刀排主体7-3 —起被放置在车床换刀机构6的接刀架上。权利要求一种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刀排装置(7)包括刀排定位器(7-1)、刀柄(7-2)和刀排主体(7-3),刀排定位器(7-1)的外形呈圆筒形,刀柄(7-2)的外形呈圆锥形,刀排主体(7-3)在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开有四个竖向凹槽(7-3-1),四个竖向凹槽(7-3-1)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外圆的车刀,在位于端部的竖向凹槽(7-3-1)两侧的刀排主体(7-3)的同一侧面上开有一个刀孔(7-3-2),四个刀孔(7-3-2)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内孔的车刀;刀柄(7-2)设置在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的中部,刀柄(7-2)的大端与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连接,刀排定位器(7-1)设置在刀排主体(7-3)的上部,刀柄(7-2)位于刀排定位器(7-1)的内腔中,刀排定位器(7-1)的下端面与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 刀排装置(7)还包括两个定位键(7-4),刀排主体(7-3)上端面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定位键槽 (7-3-3),刀排定位器(7-1)的下端面通过装在定位键槽(7-3-3)内的定位键(7_4)与刀排 主体(7-3)的上端面连接。专利摘要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它涉及一种车刀刀排装置,解决现有的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在铣削工序和车削工序转换时,无法实现车刀刀具的自动装夹及换刀,影响了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生产效率的问题。刀排主体在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开有四个竖向凹槽,在位于端部的竖向凹槽两侧的刀排主体的同一侧面上开有一个刀孔,刀柄设置在刀排主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刀柄的大端与刀排主体的上端面连接,刀排定位器设置在刀排主体的上部,刀柄位于刀排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车复合加工机床的车刀刀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刀排装置(7)包括刀排定位器(7-1)、刀柄(7-2)和刀排主体(7-3),刀排定位器(7-1)的外形呈圆筒形,刀柄(7-2)的外形呈圆锥形,刀排主体(7-3)在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开有四个竖向凹槽(7-3-1),四个竖向凹槽(7-3-1)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外圆的车刀,在位于端部的竖向凹槽(7-3-1)两侧的刀排主体(7-3)的同一侧面上开有一个刀孔(7-3-2),四个刀孔(7-3-2)用于放置四把加工内孔的车刀;刀柄(7-2)设置在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的中部,刀柄(7-2)的大端与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连接,刀排定位器(7-1)设置在刀排主体(7-3)的上部,刀柄(7-2)位于刀排定位器(7-1)的内腔中,刀排定位器(7-1)的下端面与刀排主体(7-3)的上端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滨马怀念王立平余锦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光大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