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版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3793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原稿读取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原稿读取部,以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和遮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及印刷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位于所述原稿读取部之下,所述印刷部包括印刷用鼓,当打开所述原稿读取部时,所述印刷用鼓被露出,所述印刷用鼓能够被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孔版印刷装置,由于印刷用鼓能够从装置主体拉出而露出孔版印刷装置的被印刷用鼓遮挡的部分,从而能容易地取出在这些部分被卡住的纸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 新型涉及一种孔版印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露出纸张输送路径的孔 版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利用原稿来制作印刷品,可以使用孔版印刷装置。图1 3是传统的孔版印 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孔版印刷装置1主要由原稿读取部2、制版部3、印刷部4、 给纸部5、排纸部6和版排出部7构成。原稿读取部2具有原稿读取单元11。原稿读取单元11位于装置主体10的上部, 是能够自由转动的开闭单元。原稿读取单元11以位于装置主体10上部端部处的轴12为 中心,沿图2中的箭头b和图3中的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在关闭装置主体10的上 方开口部IOa (如图3所示)的位置(图2的位置)和打开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IOa 的位置(图3的位置)之间自由地转动。原稿读取部2具有原稿放置面13,其位于原稿 读取单元11的上部;多个原稿输送辊14,用于输送放置在原稿放置面13上的原稿;辊旋转 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使原稿输送辊14旋转;图像扫描器15,用于读取由原稿输送 辊14所输送的原稿上的图像数据。利用该结构,通过原稿输送辊14的旋转来输送放置在 原稿放置面13上的原稿,然后由图像扫描器15来读取所输送的原稿上的内容。制版部3设置在装置主体10中,具有版纸容纳部19,其容纳长的、卷绕成卷状的 版纸18,并且可旋转地支撑版纸18 ;热头(图中未示出),其用作书写头,位于版纸容纳部 19的沿版纸18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压版辊21,其对着热头,通过主马达(图中未示出)的 驱动力来旋转,从而输送版纸18 ;版纸切断器22,位于热头和压版辊21的沿版纸18的输送 方向的下游,用于切断版纸18。印刷部4具有印刷用鼓25,其外周壁25a由多孔的、墨能够透过的材料制成,通 过主马达(图中未示出)的驱动力沿图1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夹持部26,设置在 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上,用于夹持版纸18的前端。印刷用鼓25设置在装置主体10 的大概中央位置,其上方是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夹持部26夹持从制版部3输 送的版纸18的前端,版纸18在被夹持的状态下通过印刷用鼓25的旋转而卷绕在印刷用鼓 25的外周壁25a上。与印刷用鼓25的旋转同步地输送的印刷用纸31被施压辊30压向印 刷用鼓25上的版纸18,墨从版纸18的穿孔部分转印到印刷用纸31上,从而进行印刷。给纸部5具有给纸台35,用于堆叠印刷用纸31 ;—次给纸辊36,用于输送给纸台 35最上面的一张印刷用纸31 ;—对二次给纸辊37a、37b,用于将一次给纸辊36所输送的印 刷用纸31与印刷用鼓25的旋转同步地输送到印刷用鼓25与施压辊30之间;引导部39, 用于引导印刷用纸31在一次给纸辊36和一对二次给纸辊37a、37b之间的输送。将一次给 纸辊36和一对二次给纸辊37a、37b构成为主马达(图中未示出)的旋转通过各给纸离合 器(图中未示出)来选择性地传递给一次给纸辊36和一对二次给纸辊37a、37b,从而使它 们在预定的定时旋转。排纸部6具有印刷用纸分离爪部40,位于由印刷用鼓25和施压辊30构成的印 刷位置沿印刷用纸3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靠近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 ;送风装置41,用 于向印刷用纸分离爪部40与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之间的区域送风;输送带42,用于 接收并输送从印刷用鼓25的外周壁25a分离出来的印刷用纸31 ;排纸台43,设置在输送带 42的最下游的下方,即印刷用纸31的落下位置,用于堆叠所排出的印刷用纸31 ;—对落下 姿势校正侧壁47、48,设置在排纸台43的上部,用于对所落下的印刷用纸31的与排纸方向 相垂直的方向进行限制;端壁49,设置在排纸台43的上部,用于对所落下的印刷用纸31的 排纸方向的前端进行限制。版排出部7具有版排出单元50。版排出单元50能够在装置主体10的上部沿图2 中的箭头d所示的方向和图3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前后移动,从而打开和关闭装置主体 10。即,装置主体10的上部配置有原稿读取单元11和版排出单元50这两个开闭单元。为 了打开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沿相互相反的方向移动这两个原稿读取单元11和版 排出单元50,从而使装置主体10的上部几乎全部打开。在如上所述的传统孔版印刷装置1中,当纸张(版纸18或印刷用纸31)发生卡纸 时,可以打开原稿读取单元11和版排出单元50其中之一或两者,从而从装置主体10的上 方开口部10a取出被卡住的纸张。然而,如图1所示,由于给纸部5和排纸部6位于印刷用 鼓25的下方,并且由印刷用鼓25和施压辊30构成的印刷位置也位于印刷用鼓25的下方, 因而当在这些位置发生卡纸时,由于印刷用鼓25的遮挡,从装置主体10的上方开口部10a 无法取出被卡住的纸张。这时,如果要取出被卡住的纸张,需要由专业维修人员拆开孔版印 刷装置1,依次卸下各部件,直到能看见并取出被卡住的纸张,然后再装上所卸下的各部件。 这使得取出被卡住的纸张变得非常繁琐,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具体 来说,本技术提供一种孔版印刷装置,使得当发生卡纸时,能够容易地取出被卡住的纸 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原稿读 取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原稿读取部,以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 部露出和遮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及印刷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位于所述原稿读 取部之下,所述印刷部包括印刷用鼓,当打开所述原稿读取部时,所述印刷用鼓被露出,其 中,所述印刷用鼓能够被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本技术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用来限制沿所述印刷用鼓的 旋转轴方向拉出所述印刷用鼓的量。本技术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所述印刷部包括支架,用来支撑所述印刷用鼓, 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限位机构由所述第一凸 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构成,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所述印刷用鼓时,所述 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凸起部,从而限制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继续拉出所述印 刷用鼓。本技术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情况下,通过以所述支架靠近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一端为支点,使所述支架向所述装置主体的 上部转动,能够解除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的抵接,从而能够沿所述印刷 用鼓的旋转轴方向继续拉出所述印刷用鼓。本技术所述的孔版印刷装置,还包括卡合构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向所述装 置主体的上部转动。本技术的孔版印刷装置,由于在保持原稿读取部和版排出部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基础上,还使得印刷用鼓能够从孔版印刷装置拉出而露出孔版印刷装置的被印刷用鼓遮 挡的部分,从而能容易地取出在这些部分被卡住的纸张。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原稿读取部和版排出部位 于关闭位置。图3是传统的孔版印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原稿读取部和版排出部位 于打开位置。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孔版印刷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印刷用鼓位 于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孔版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原稿读取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原稿读取部,以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露出和遮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及印刷部,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位于所述原稿读取部之下,所述印刷部包括印刷用鼓,当打开所述原稿读取部时,所述印刷用鼓被露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用鼓能够被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印刷用鼓的旋转轴方向拉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波好人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