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1,6,7,12-四苯基苝双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294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类1,6,7,12-四苯基苝双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制备领域。这些苝双酰亚胺衍生物的结构特征是在3,4,9,10-苝双酰亚胺的1,6,7,12-四个港湾位通过苯基连接不同结构类型、不同共轭程度的电荷传输功能基团。这些衍生物通过以下方法合成:首先由1,6,7,12-四苯基苝双酰亚胺合成外围带有端乙炔或者卤素等活性基团的苝双酰亚胺核,然后再与外围带有功能取代基的环戊二烯酮或者芳胺等发生Diels-Alder环加成或者C-N、C-C偶联等反应制得目标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形态稳定性和溶解性,其光电性质是吸光和发光都较其它苝双酰亚胺类衍生物发生明显红移,可广泛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太阳能电池以及近红外荧光探针等光电子和生物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6,7,12-四苯基苝双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功能材料领域中的一类l, 6, 7, 12-四苯基茈双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Friedlander在1913年合成了茈双酰亚胺类化合物以来(German Patent 1913 , 276, 956),茈双酰亚胺染料以其优越的染色性能、稳定性和耐光牢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染 料和涂料工业,由于其优异的平面性、较高的稳定性和独特的光电性能,近年来在功能材料 的设计合成领域备受关注,如在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管、电致发光材料、液晶材料及生 物荧光探针等领域的研究报道异常活跃(Angew. Chem. , Int. Ed. 2004, 43, 6363.; J.Am.Chem.Soc.2003, 125; J. Am. Chem. Soc. 2003, 125, 437. ; J. Org. Chem. 2005, 3715.;) 。因此,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茈双酰亚胺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迄今为止,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对茈双酰亚胺进行结构修饰来得到新的茈双酰亚胺类化合 物 一是在其酰亚胺位引入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类1,6,7,12-四苯基苝双酰亚胺衍生物,其特征是: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    其中:R选自咔唑基、3,6-二叔丁基咔唑基、3,6-二(3,6-二叔丁基咔唑基)咔唑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N-苯基-1-萘胺基、噻吩基、吡嗪基、苯并噻二唑基或结构通式如下的基团:    ***    R1~R4全部为五氟苯基或R1=R4=苯基,R2=R3=除A、B以外的R基取代的苯基;    R’=C8-C12的直链、支链烷基或全氟烷基,全氟烷基的结构通式为CF3(CF2)nCF2,n=2~10的偶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艳刘迪任辉彩陶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