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海工混凝土抗渗、抗裂性能的外加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一大批重大基础工程正在我国海洋和西部等区域建设或规划中,然而这些基础工程所处区域气候条件恶劣,一些高浓度的侵蚀介质(Mg2+、SO42-、Cl-)易导致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破坏、胶凝力退化、钢筋锈蚀速率增大,使工程结构过早失效,服役寿命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最重要的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减少甚至避免侵蚀性介质接触或进入混凝土材料内部。目前,提升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涂布防侵蚀材料和掺入防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这两种。(1)涂布防侵蚀材料:涂布防侵蚀材料可使混凝土表面形成隔离层,减少侵蚀性介质进入混凝土结构内部。但是其费用成本较高,隔离层一旦损坏或失效,侵蚀部位难以寻找,修复困难。(2)掺入防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防水组分,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部分含有氯离子的防水外加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海工混凝土抗渗、抗裂性能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硬脂酸铵乳液55~65%,3,4,9,10‑苝四甲酸酐1~5%,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1~5%,超分散减缩型减水剂8~15%,微米级改性脱脂棉纤维素1~5%,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海工混凝土抗渗、抗裂性能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
为:硬脂酸铵乳液55~65%,3,4,9,10-苝四甲酸酐1~5%,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1~5%,超分散
减缩型减水剂8~15%,微米级改性脱脂棉纤维素1~5%,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铵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1)将水加热至55~60℃,将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钾溶于水中,并保持恒温,得混合液I;
2)将硬脂酸置于三口烧瓶中,在55~60℃下加热融化,并升温至62~65℃保持恒温,得硬脂酸
溶液;3)将乳化剂均匀溶解于混合液I中,然后加入到硬脂酸溶液中,在55~60℃下进行皂化
反应,并在6000~7500r/min的速度下搅拌5~10min;4)冷却至25~30℃,加入氨水搅拌均匀,
得所述硬脂酸铵乳液,其中各原料所占体积百分比为:水85~92%,硬脂酸3~9%,氨水1~4%,
无水碳酸钠0.1~0.3%,氢氧化钾0.5~1%,乳化剂0.4~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醚、多元醇酯或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
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散减缩型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以甲基烯丙醇、氨水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甲基烯丙醇钠或甲基烯丙醇钾为催化剂,在
压力为0.10~0.40MPa、温度为50~150℃的条件下反应3~7h,制得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
三异丙醇胺的混合物,其中甲基烯丙醇、氨水和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1:(0.2~0.5):(5.0~78.0),
催化剂的添加量为甲基烯丙醇质量的0.10~0.60%;
2)以步骤1)制得的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三异丙醇胺的混合物、丙烯酸磺酸钠、甲
基丙烯酸酯和水为原料,加入带有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
至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庆军,刘凯,陈宏哲,毛若卿,张海林,王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