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687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顶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车顶架不可调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自由调节两脚座间距离的车顶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顶架,包括脚座和架体,脚座设置在架体两端,所述架体的截面为前厚后薄的水滴状结构,该形状减小了空气流过产生的阻力,在架体上表面前端设置有破风条,车顶架还包括插入件,插入件安装在架体两端,脚座与插入件固定相连,在插入件上设置有调节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车顶架可以自由调节两脚座之间的距离,能方便安装在不同大小的车顶上,提高了车顶架的使用率,最大优化了资源的使用;架体采用水滴状流线形,大大减小车辆行驶中产生的阻力,降低了发动机能量的消耗,提升了车速,降低了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顶架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汽车车顶架一般都是不可调节的,在不同大小的汽车上安装时需要不 同大小的车顶架,这就需要生产不同大小的车顶架,不仅给安装带来了不方便,同时浪费了 资源。中国技术专利200720079602.6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架装置,其包括安装座,护盖 ,行李架杆,安装座颈部沉坑安装在弹簧片上设有冲制的卡位与行李架杆相连接,护盖内设 有带销钉座的销钉,通过带销钉座的销钉与安装座上相对应的孔连接,整个装置再通过螺钉 或焊接固定在车顶上,但该装置不可调节,不能在不同大小的的汽车上安装,给安装带来了 不方便,同时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现在许多车顶架的架体其形状一般为方形、 圆形或半圆形条状,如上面提到的中国技术专利200720079602.6,另外还有中国实用新 型95243385.0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车顶架,它们车顶架的架体为简单的圆形或半圆形条状。在 汽车行驶过程中,这种形状的架体会产生较大的空气阻力,空气阻力大量消耗发动机的能量 ,影响车速,且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车顶架不可调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 自由调节两脚座间距离的车顶架。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顶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空气阻 力大,导致发动机耗能大,影响车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车辆行驶过程中空气阻 力小,噪声低的车顶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车顶架,包括脚座和 架体,脚座设置在架体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截面为前厚后薄的水滴状结构,该形 状减小了空气流过产生的阻力,在架体上表面前端设置有破风条,车顶架还包括插入件,插 入件安装在架体两端,脚座与插入件固定相连,在插入件上设置有调节控制装置。插入件分 别插入安装在架体两端,并可在架体上进行伸縮,通过调节插入件就可以调节两脚座之间的 距离,使车顶架能在不同大小的车体上安装。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座上部呈爪状,其形状与架体形状相配合,插入4件插置在架体端部并卡置于脚座上部内,插入件前端与脚座通过螺栓相固定,还设置有一脚 外盖,该脚外盖扣置在脚座上,在脚外盖上还设置有锁体,通过锁体使脚外盖与脚座相固定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控制装置包括螺钉、弹簧、连接件和固定件。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入件呈U形,在插入件一边内设置有通槽,在通 槽内设置有隔体将通槽分隔成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在插入件端面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 第一通槽相连通,在第二通槽两边壁上分别设置有转轴槽。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体上端低于插入件上表面,使第一通槽和第二通 槽于插入件上表面形成一相连的开口 。用于安放连接件。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两边分别设置有转轴,固定件上部设置有摆 动柱,其下部前端设置有钩部,摆动柱和钩部分别位于转轴两边,这样推动或拉动摆动柱就 可使固定件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摆动,钩体进行上下摆动;该固定件摆动柱朝上设置在第二通 槽内,转轴分别对应安置在转轴凹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连接件呈L形,其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孔,该连接 件平放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于插入件上表面形成的开口内,连接件一端伸入第一通槽内, 另一端上连接孔与摆动柱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钉设置在通孔内并穿入第一通槽,与伸入第一通 槽内的连接件一端连接孔相连,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一通槽内,夹置于连接件和隔体间。在第 一通槽内的隔体上设有定位部,弹簧一端套在定位部上,另一端顶置在连接件伸入第一通槽 内的部分,螺钉穿过连接孔形成一小段定位部,弹簧另一端套置在螺钉上,这样在螺钉和连 接件上形成了一个复位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架体两端下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固定件钩体相配合 的栅格。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架体上开有卡槽,在卡槽内安装有挤塑条。该挤塑条 为橡胶或塑料等柔软具有弹性物体制成。因此,本专利技术车顶架可以自由调节两脚座之间的距离,能方便安装在不同大小的车顶上 ,提高了车顶架的使用率,最大优化了资源的使用;另外架体采用水滴状流线形,大大减小 车辆行驶中产生的阻力,降低了发动机能量的消耗,提升了车速,且降低了噪音。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爆炸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插入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固定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架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局部A的一种结构示意附图6是附图4的一种B-B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车顶架调节结构主要包括脚座2、架体25、插入件3,插入件安装在架体两端,插 入件与架体间设置有调节控制装置,该调节控制装置由螺钉4、弹簧5、连接件7和固定件6组 成的卡扣结构,可以调节插入件与架体一端之间的距离,插入件与脚座相固定,脚座通过螺 栓或焊接等方式安装在车顶上。如图6所示,所述的架体其截面成水滴状,在架体上表面前 端上设有破风条31。架体为中空状,在架体上还开有一卡槽32,该卡槽将架体空腔分成两部 分,用于插入插入件,该卡槽开口小于卡槽内部宽度,在卡槽底部还设有一卡槽二34,在卡 槽内安装有挤塑条33,该挤塑条为橡胶或塑料等柔软具有弹性物体制作,其上端与卡槽开口 形状相匹配,挤塑条下端设有卡条部35,其与卡槽二相配合,卡条部设置在卡槽二内将挤塑 条固定在架体上。如图1所示,插入件3中间设有缺口,呈一U形结构,插入件U形的两边形状与架体25两端 开口的形状相配合(如图6所示),该插入件插入到架体两端内,插入件U形的底部与两边之 间设有高度差,使之形成一阻挡部,当插入件插入架体两端时,插入件止于该阻挡部。在插入件U形的一边上设有通槽,在通槽内设有一隔体18将通槽分隔成第一通槽19和第 二通槽17两部分,该隔体18上端低于插入件上表面,使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在插入件上表面 形成一相连的开口,在插入件U形底部端的面上设有通孔21,该通孔21—与第一通槽相连通 ,在第二通槽17两边壁上分别设置有转轴凹槽20,用于安装固定件6。如图3所示,该固定件两边分别设置有转轴22,固定件上部设置有摆动柱23,其下部前 端设置有钩部24,摆动柱和钩体分别位于转轴22的两边,该固定件摆动柱朝上安装在第二通 槽19内,转轴分别对应设置在转轴槽20内。如图1所示,连接件7呈L状,其两端分别设置有 连接孔27,该连接件朝下平放在插入件上表面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形成的开口内,连接件一 端连接孔与固定件上的摆动柱23相连,连接孔另一端伸入第一通槽内,所述螺钉4由通孔21 插入并穿入第一通槽,与伸入第一通槽内连接件一端连接孔相连,弹簧5设置在第一通槽19内,在第一通槽内的隔体上设有定位部28,弹簧一端套在定位部28上,另一端顶置在连接件 伸入第一通槽内的部分,所述螺钉4穿过连接孔形成一小段定位部,弹簧另一端套置在螺钉 上。如图5所示,在架体两端下表面上设置有栅格26,在插入件插入架体两端时,插入件上 安装的固定件的钩部正好与栅格相对应。在操作时,按下螺钉,螺钉推动连接件运动,连接件则带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架,包括脚座和架体,脚座设置在架体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5)的截面为前厚后薄的水滴状结构,在架体上表面前端设置有破风条(31),车顶架还包括插入件(3),插入件安装在架体(25)两端,脚座(2)与插入件固定相连,在插入件(3)上设置有调节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普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纽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