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648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其包括组件、组件固定块及组件安装块。该组件包括模仁及模仁收容块。该模仁收容块具有贯穿该模仁收容块的模仁收容孔及设在该模仁收容块侧面上的收容部。该模仁收容孔用来收容该模仁。该组件固定块部分收容在该收容部中,部分突出该模仁收容块侧面。该组件安装块具有第一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组件收容孔及与该组件收容孔相连通的组件固定槽。该组件收容孔用来收容该组件。该组件固定槽由该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其用于收容该组件固定块突出该模仁收容块侧面的部分,以将该模仁收容块固定在该组件安装块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
技术介绍
射出成型技术是指把射出料加入射出机的料筒中,经加热到熔融状态,在射出机的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的模穴,射出料冷却硬化成型 的技术。然而,在利用一模多穴射出模具制造成型品时(请参见Knowledge Based Research on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s of Hot-Runner Technology for Multi-Cavity Injection Molding,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2007. ICMA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5_8Aug. 2007Page (s) :469_474),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其中一模仁或多模 仁损伤,例如,某模穴内有残留成型品而关闭模具、某模仁遭受硬质工具撞击等,就必须将 已损坏的模仁予以取出、替换,而拆下已损伤模仁过程中必须停机,中断成型作业,并将整 副模具自机台上拆离,才能进行模具的拆解,进而取出损坏的模仁并予以替换,因此替换操 作不但繁琐、耗费工时,且停机进行拆换模仁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实为必要。一种模具包括组件、组件固定块及组件安装块。该组件包括模仁及模仁收容块。该 模仁具有相对的成型端及连接端。该模仁收容块具有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 端面、贯穿该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的模仁收容孔及设在该模仁收容块侧面上的收容部。该 模仁收容孔用来收容该模仁。该组件固定块部分收容在该收容部中,部分突出该模仁收容 块侧面。该组件安装块具有第一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该第一表面及第 二表面的组件收容孔及与该组件收容孔相连通的组件固定槽。该组件收容孔用来收容该组 件。该组件固定槽由该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其用于收容该组件固定块突出该模 仁收容块侧面的部分,以将该模仁收容块固定在该组件安装块上。一种模具包括组件及组件安装块。该组件包括模仁及模仁收容块。该模仁具有相 对的成型端及连接端。该模仁收容块具有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贯穿该 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的模仁收容孔及突出该模仁收容块侧面的组件固定部。该模仁收容孔 用来收容该模仁。该组件安装块具有第一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该第一 表面及第二表面的组件收容孔及与该组件收容孔相连通的组件固定槽。该组件收容孔用来 收容该组件。该组件固定槽由该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其用于收容该组件固定部, 以将该模仁收容块固定在该组件安装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具时,若某个模仁被损坏,可以将 被损坏的模仁及收容该模仁的模仁收容块从组件安装块中取出,进行更换模仁。由于该模 仁可快速的从组件安装块中取出,无需将整副模具自机台上拆离,操作相对简单,耗费工时相对较少,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具的组合示意图,该模具用来成型镜座。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具成型的镜座的示意图。图3是图1沿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其包括组件、组件固定块、组 件安装块及螺钉。图5是图4中的组件、组件固定块、组件安装块及螺钉的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组件、组件固定块、组件安装块组装后的立体剖视图。图7是图6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具的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7,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10,该模具10用来成型镜座30。具 体请参阅图2,该镜座30具有一个第一筒302及与该第一筒302相连通的第二筒304。该 第一筒302具有内螺纹306。该第二筒304具有一个靠近该第一筒302的筒端面308。请参阅图1、图3及图4,该模具10包括一块具有收容槽111的模板11、一块与模 板11固接为一体的承板12、一块设有贯穿孔131的装置板13以及两块位于该承板12及装 置板13之间的间隔块14。该承板12具有补强作用以使模板11不发生变形。该装置板13 通过六角螺钉等紧固件(图未示)与承板12及间隔块14固接为一体,其用来将模具10安 装在射出成型机上。该间隔块14使得承板12与装置板13之间形成一个空间。该模板11具有一个合模面112及一个与该合模面112相对的表面113。该收容 槽111由该合模面112向该表面113凹陷形成。该收容槽111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114。请一并参阅图5、图6及图7,该模具10还包括一嵌设在模板收容槽111内的组件 安装块15,及通过组件固定块16安装在组件安装块15上的多个组件17。该组件安装块15具有第一表面151、与第一表面151相对的第二表面152、多个 贯穿该第一表面151及第二表面152的组件收容孔153。每一组件收容孔153周围设置有 至少一个与该组件收容孔153相连通的组件固定槽154。该组件固定槽154由该第一表面 152向第二表面152凹陷形成。每个组件收容孔153收容一个组件17。该组件固定槽154 与组件固定块16相配合,以将该组件17安装在组件安装块15上。该组件固定块16具有第一部161及与该第一部161相连的第二部162。该第一 部161及第二部162分别收容在该组件17及组件固定槽154中,以将组件17安装在组件 安装块15上。当然,该第一部161与第二部162的形状也可以相同。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部162的个数为两个,该组件固定槽154的个数为两 个,该第二部162还设有第一固定孔163,该第一固定孔163为通孔,且其个数为一个,该组 件安装块15的组件固定槽154的内壁设有一个与该第一固定孔163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固定孔155,该第二固定孔155为螺纹孔,该模具10还具有螺钉18,该螺钉18穿过第一固定 孔163螺接于第二固定孔155中,以将该组件17安装在组件安装块15上。当然,该第一固定孔163也可以为螺纹孔,其个数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当然,该螺钉18也可以为螺栓等其它可插入第一固定孔163及第 二固定孔155内,以将该组件17安装在组件安装块15上的紧固件。当然,该第二部162设有凸起或凹槽,该组件固定槽154的内壁设有与该凸起或凹 槽相配合使用的凹槽或凸起,也能将该组件17安装在组件安装块15上,不限于本实施例, 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该组件17包括模仁171、用于收容模仁171的模仁收容块172及用于在镜座30的 筒端面308上形成标记的标识装置173。该模仁171具有相对的成型端1711及连接端1713。该成型端1711的端部设有用 于成型该镜座30的内螺纹306的外螺纹。该连接端1713具有一个连接槽1715,且其活动 地收容于第一通孔114中。本实施例中,该连接槽1715为方形。当然,该连接槽1715也可 以为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弧形等其它结构。该模仁收容块172具有第一端面1721、与该第一端面1721相对的第二端面1722、 贯穿该第一端面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其包括:组件,该组件包括模仁及模仁收容块,该模仁具有相对的成型端及连接端,该模仁收容块具有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贯穿该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的模仁收容孔及设在该模仁收容块侧面上的收容部,该模仁收容孔用来收容该模仁;组件固定块,该组件固定块部分收容在该收容部中,部分突出该模仁收容块侧面;组件安装块,该组件安装块具有第一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组件收容孔及与该组件收容孔相连通的组件固定槽,该组件收容孔用来收容该组件,该组件固定槽由该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其用于收容该组件固定块突出该模仁收容块侧面的部分,以将该模仁收容块固定在该组件安装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后尧余盛荣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