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控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单向调速多路换向阀组, 它是应用液压技术对油液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进行控制和调节的专门组件。技术背景现有采用多路换向阀控制的液压系统中,对液流速度的控制形式为一是在多路换向阀通往执行元件的油路中加装单独的节流阀(调速阀)组成调速 控制油路,如需双向控制还要另加装一套。这种控制方式的缺陷是外置元件体积大,管路连 接可靠性差,外泄漏可能性加大,安装受限且不方便;二是在出油口处加装一简式节流板,对进回油双向进行固定或可调节流,其缺点 是调节精度低、安装位置受限。此外在液压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单向回油节流方式,以保证执 行元件工况运动的平稳性,并实现反向时的快速运动,采用简式节流板无法实现此要求;三是通过操纵换向滑阀凭手感来控制滑阀与阀体内槽之间的开口大小来实现对 运动速度的控制。其缺点是控制距离短约2-4mm,控制精度差,很难用手来把握运动速度的 一致性。而且在液控、气控方式上无法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控制油路形式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单向调速多路换向阀 组,采用将改进设计后的单向调速阀直接集成在换向阀体中,与原有的换向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调速多路换向阀组,其具有一个多路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路换向阀组的换向阀体(10)的上部主孔中还安装有单向调速阀组;所述换向阀体(10)中换向位置的油道第二通道(23-2)和第八通道(23-8)分别与安装在阀体上部主孔内的单向调速阀组的第十一通道(23-11)和第十二通道(23-12)相通;所述换向阀体(10)的上部设有第一油口(A)、第二油口(B),它们向外分别与所控制的液压执行元件之间的油路连接,向内分别与安装在阀体上部主孔内的单向调速阀组的第十一通道(23-11)和第十二通道(23-12)相通;在换向阀体(10)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公共进油道第十通道(2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单向调速多路换向阀组,其具有一个多路换向阀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路换向阀组的换向阀体(10)的上部主孔中还安装有单向调速阀组;所述换向阀体(10)中换向位置的油道第二通道(23 2)和第八通道(23 8)分别与安装在阀体上部主孔内的单向调速阀组的第十一通道(23 11)和第十二通道(23 12)相通;所述换向阀体(10)的上部设有第一油口(A)、第二油口(B),它们向外分别与所控制的液压执行元件之间的油路连接,向内分别与安装在阀体上部主孔内的单向调速阀组的第十一通道(23 11)和第十二通道(23 12)相通;在换向阀体(10)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公共进油道第十通道(23 10)、公共卸荷油道第五通道(23)、中立油道第四通道(23 4)和第六通道(23 6)、公共回油孔第一通道(23 1)和第九通道(23 9)、公共连接孔(L1、L2、L3、L4);所述公共进油道第十通道(23 10)为并联油路通道,设置于阀体中部位置,其通过阀体内的第三通道(23 3)和第七通道(23 7)与多路换向阀组的进油道连通;公共卸荷油道第五通道(23 5)设置于换向阀孔的中部,在多路换向阀组处于中立位置时,与中立油道第四通道(23 4)和第六通道(23 6)连通,中立油道第四通道(23 4)和第六通道(23 6)的进油口与第五通道(23 5)出油口反向设置;第一通道(23 1)和第九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德,陈启松,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江阳长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