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623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热管理系统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具有压缩机腔、加热器腔和控制器腔,其中,压缩机腔与加热器腔相互独立设置;压缩机总成,压缩机总成设置于压缩机腔内;加热器总成,加热器总成设置于加热器腔内;控制器总成,控制器总成设置于控制器腔内;其中,加热器总成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组件,加热器组件包括一个加热管及一个设置于加热管外部且沿加热管周向设置的加热层,加热层由电阻丝加热器沿加热管的周向螺旋缠绕形成。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系统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体积重量更小,电阻丝加热器与加热管接触均匀,可使加热层可更加均匀地进行加热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在车辆
,整车的热管理中,制冷剂循环系统和加热系统是两大重要系统,制冷剂循环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加热功能的核心部件是ptc加热器。相关技术中,两个核心部件在整车上总体积及总重量较大,且ptc加热器电控板散热效果较差。

2、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和加热系统体积和重量大,加热器电控板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具有压缩机腔、加热器腔和控制器腔,其中,压缩机腔与加热器腔相互独立设置,壳体组件上开设有与压缩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以及,壳体组件上还开设有与加热器腔连通的加热器进口和加热器出口;压缩机总成,压缩机总成设置于压缩机腔内;加热器总成,加热器总成设置于加热器腔内;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300)包括多个所述加热器组件,多个所述加热器组件沿所述加热管的径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加热器组件的所述加热层串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加热器组件的所述加热层由同一所述电阻丝加热器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加热器为单螺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300)包括多个所述加热器组件,多个所述加热器组件沿所述加热管的径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加热器组件的所述加热层串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加热器组件的所述加热层由同一所述电阻丝加热器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加热器为单螺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总成(300)包括两个所述加热器组件,两个所述加热器组件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腔(120)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器隔板(123),所述加热器隔板(123)平行于所述加热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加热器隔板(123)用于将所述加热器腔(120)沿所述加热管的径向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众张立营薛庆峰刘元治李志勇薛宁王金鹏陈刚宋成昱关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