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49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站(2),特别是壁箱,该充电站(2)包括:壳体(10),布置在壳体(10)中以用于控制充电电流的电子系统(20),温度控制装置(30),该温度控制装置以导热的方式连接或被连接到电子系统(20),以用于控制电子系统(20)的温度,其中温度控制装置(30)具有包括流体热载体(W)的散热管(32),其特征在于散热管(32)经由壳体(10)的至少一个待密封或密封的穿透部(12)从壳体(10)中引导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站,其中充电站包括用于控制充电电流的电子系统,并且其中充电站包括用于控制电子系统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这种充电站也被称为“壁箱”,即使它们未附接到墙壁上。

2、电动车辆可以是能够至少在短时间内完全地电动运行的车辆。电动车辆具有可以使用充电站充电的电池。

3、电动车辆需要尽可能全面的用于电池的充电站(ev充电设施)的网络。这是目前正在构建的。特别是在德国,人们正在使用所谓的交流电或ac壁箱。这些经由简单的接触器或继电器电路为车辆提供交流电压,这通常仍需要整流。ac壁箱还可以保护操作员(例如通过检测剩余电流),并借助于集成或连接部件确保现有电源电路不会过载。

4、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各种限制,ac壁箱的充电功率被限制在22kw。在私人或家庭环境中通常不可能安装超过22kw的充电功率。

5、如前所述,流经电池的交流电流在充电过程中通常必须被整流。例如,这是在称为车载充电器(obc)的组件中完成的,该组件具有整流器并安装在电动车辆中。出于技术和经济原因,ob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站(2),特别是壁箱,所述充电站(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2)具有包括毛细管结构的热管和/或不包括毛细管结构的两相热虹吸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载体(W)包括水或至少一种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至少两种之间经历相变的其他物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适于在高达60℃的环境温度下耗散从电子系统(20)发出的高达或至少250W、500W或1000W的热流。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对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站(2),特别是壁箱,所述充电站(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2)具有包括毛细管结构的热管和/或不包括毛细管结构的两相热虹吸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载体(w)包括水或至少一种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至少两种之间经历相变的其他物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适于在高达60℃的环境温度下耗散从电子系统(20)发出的高达或至少250w、500w或1000w的热流。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2)以导热方式连接到所述电子系统(20)的控制部件(2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2)被钎焊、胶合、夹紧、拧紧和/或插入到所述电子系统(20)和/或所述冷却元件(2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2)的外部部分(34)布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部,以用于与环境(u)进行热交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透部(12)具有密封装置,尤其是电缆密封套,并且所述散热管通过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和/或布置在所述散热管(32)上的密封装置被引导出所述壳体(1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部分(34)具有冷却表面(36)和/或冷却元件(38)。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部分(34)以防冲击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壳体(10)上,其中所述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凡·布罗默尔
申请(专利权)人:均胜奎因自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