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3360 阅读:5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索氏提取法或超声萃取法对所检测样品进行前处理;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该仪器液相色谱条件为:C18反相色谱柱,柱温30℃-60℃,进样量3-10ul,流动相流速0.15-0.60ml/min;串联质谱条件为: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电离,多极离子反应检测方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具有分析方法准确、快速、方法选择性高、干扰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借助液相色谱-串联质 谱联用仪检测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是一种杂环多环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热、耐候 性、粘接性以及优异的高温性能。主要用作含羧基聚酯、羧基丙烯酸树脂粉末涂料的 固化剂,亦可用于制造电气绝缘材料,层压板,印刷电路板,各种工具,胶粘剂,塑 料稳定剂等。研究发现,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在涂料及电子制造业上的大量应用,不仅会对 环境造成污染,人体吸入也会引起上呼吸道不适,可能导致流鼻血。异氰尿酸三缩水甘 油酯耗子经口的LD5Q (median lethal dose,半致死剂量)为0. 188克/公斤,另外接触 异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皮炎,造成起渗、藓、荨麻疹或四肢水肿等。 欧盟指令2004/93/EC也规定异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为限制使用的物质。因此,有必要对产品中的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可对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但由于异 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在常温下是固态,不易挥发,可能会导致进样口气化不完全,会 有残留,而且检出限也比较高;用连接DAD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 谱方法也可对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进行定量分析,但此法在存在干扰时定性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借助液相 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可准确地定性、定量产品中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具有分析方法准确、快速、干扰小、检测限低等特点。 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出,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择合适的溶剂,利用超声萃取法对所检测样品进行前处理;4②将经过前处理的样品溶液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步骤①中所用的溶剂可以是酮类、醇类和腈类等溶剂,其最佳溶剂为为甲醇、丙酮、四氢呋喃、乙腈等。步骤②中,液相色谱条件为C18反相色谱柱,柱温30-60°C,进样量3-10ul,流动相流速0.15-0. 60ml/min,流动相由有机相和无机相溶剂组成,有机相可以是甲醇、丙酮、乙腈、四氢呋喃等,也可以是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溶液组成,无机相为水相。流动相洗脱方式可采用等度洗脱或线性梯度洗脱。串联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电离,多极离子反应检测方式,源温度100。C-300°C,锥孔电压10-90V,碰撞能量10-90V。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相比现有技术的高效液相 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该分析方法准确、快速、干扰小、检出限低;2、 通过选择合适的流动相,控制合适的流速,能使样品中的异氰尿酸三縮水甘油 酯进行最优化的分离。3、 通过选择多极离子反应检测方式,方法选择性高,定性准确、干扰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检测的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色谱图,该色谱图中的纵坐标代表峰的强度,横坐标代表保留时间,单位为分钟;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检测的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标准曲线图,该标准曲线图中的纵坐标代表液相色谱峰面积的响应值,横坐标代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毫升(ng/ml);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验条件应用Waters公司生产的ACQUITY UPLC-Quattro Premier XE高效液相 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所用试剂均为进口色谱纯。液相色谱-串联四 极杆质谱联用仪的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选用Waters公司生产的ACQUITY UPLC BEH C18 1. 7um, 2. 1x50mm 。柱温30 °C -60 °C ,进样体积3-10ul ,流动相流速 0. 15-0. 60ml/min,流动相由有机相和无机相溶剂组成,有机相可以是甲醇、丙酮、乙5腈、四氢呋喃等,也可以是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溶液组成,无机相为水相。串联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电离,多极离子反应检测方式,源温度100°C-200 °C,锥孔电压10-90V,碰撞能量10-90V。计算机系统记录色谱和质谱图形。应用上述试验条件所作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以甲醇为溶剂,按表1配制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系列标准溶液,按上述实验条 件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分析检测。图1为所检测的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 色谱图,该色谱图中的纵坐标代表峰的强度,横坐标代表保留时间。由图l可知,目标 物保留时间为1.60min,峰形好,出峰快。以峰面积对浓度作图,根据标准溶液的3 次平行测量结果,建立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该标准曲线 图中的纵坐标代表液相色谱峰面积的响应值,横坐标代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浓 度。参见图2,所得标准曲线函数关系为y = 977. 65x - 17.949,其线性相关系数为 R2 = 0.9997;这表明该标准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利用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联用仪进行检测的仪器检出限达到1ng/ml。表1系列标准样品溶液主要组分浓度\^号123456浓度^\ng/ml102050100200500实施例2准确称取l克塑料样品于锥形瓶内,加入少量的甲醇至圆底烧瓶内,放置于超声 波内,室温超声萃取lh。如此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过滤,母液用甲醇定容于25>111 容量瓶内,取母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试,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对该样 品作了三个平行样品,试验编号分别为A、 B和C,分析结果见表2,并对第一个平行 样品(试验编号A)重复测定6次,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2知,平行样的相对标准偏 差(RSD)为0. 359%。由表3知,重复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43%。表2该塑料样品中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测试含量<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实施例3将实施例1中的标准溶液加入到实施例2中的塑料样品中,按照上述样品前处理 方法和仪器分析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对该样品作四个加标含量,每个加标含量的样品 作3次平行测量取平均值,根据实际加入量和实测结果,计算该样品的加标回收率, 实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5%~100%之间。表3该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材质塑料加入量/ng2501000500010000实际测量的平均值/ng228. 7949. 04586. 88896. 5回收率%91. 5094. 9091. 7488. 9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 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测定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利用索氏提取法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利用索氏提取法或超声萃取法对所检测样品进行前处理; 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检测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液相色谱条件为:C18反相色谱柱,柱温30℃-60℃,进样 体积3-10ul,流动相流速0.15-0.60ml/min,流动相由有机相和无机相溶剂组成;串联质谱条件为: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电离,多极离子反应检测方式,源温度100℃-300℃,锥孔电压10-90V,碰撞能量10-90V; ③将 经过前处理的样品溶液经过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武名杨果何树悠朱平钱峰郭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