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包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084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包覆机,钢芯(1)经清洗装置(2)与绝缘管(20)相连,绝缘管(20)外周向环绕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19),绝缘管(20)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入口管(13),绝缘管(20)的尾端与气体腔(9)相连,入口管(13)与气体腔(9)中通入有保护气体,气体腔(9)的后方安装有呈上下设置的结合辊II(16)和结合辊I(15),置于两侧的铜带分别经张力辊、电接触辊与气体腔(9)相连,电接触辊通过连接导线与整流电源(8)的一端相连,整流电源(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10)与结合辊I(15)和结合辊II(16)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控制包覆层的均匀度,同时又能够使双金属在包覆后就实现结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金属包覆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双金属包覆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获得芯部材料和表面材料的优良 性能,相较于通常所使用的比较昂贵的材料,有明显的经济上优势。但是目前的生产钢包钢 产品的设备要么结构复杂、控制过程复杂、外面的铜层不均勻;要么就是会导致在后续的拉 拔过程中双金属接触面结合晚,很难生产大规格的铜包钢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金属包覆机,该机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生产出的铜包钢线包覆层均勻、性能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金属包覆机,包括有缠线辊,钢芯经清洗装置与绝缘管相连,绝缘管外周向环绕 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绝缘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入口管,绝缘管的尾端与气体腔相连,入口 管与气体腔中通入有保护气体,气体腔的入口端设置有保护气体入口,气体腔的后方安装 有呈上下设置的结合辊II和结合辊I,结合辊与缠线辊之间安装有传输腔;置于两侧的铜 带分别经张力辊、电接触辊与气体腔相连,电接触辊II和电接触辊I通过连接导线II和连 接导线I与整流电源的一端相连,整流电源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结合辊I和结合辊II相 连。所述的绝缘管为陶瓷绝缘管。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氨分解气中的一种。所述的清洗装置为化学清洗装置、超声波清洗装置、抛丸清洗装置中的一种。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是环形的。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技术双金属包覆机设置有结合辊,通过一组结合辊的挤压使铜钢两种材 料形成固相结合,既能够控制包覆层的均勻度,同时又能够使双金属在包覆后就实现结合。2、本技术双金属包覆机设置有气体腔,气体腔内存有保护气体,可以抑制在 结合前铜带和钢芯表面产生氧化。3、本技术双金属包覆机设置有一组为铜带加热的电接触辊及为钢芯预热的 感应加热线圈,经过预热后的铜带、钢芯易于成型、提高了钢、钢的结合性能,生产出的金属 杆可以继续进行辊压或者拉拔缩径而得到理想的直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金属包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钢芯1 ;钢丝清洗装置2;铜带I 3;铜带II 4;张力辊I 5;电接触辊I 6;连接导线I 7;整流电源8;气体腔9;连接导线10;张力辊II 11;电接触辊II 12;绝缘管保 护气体入口 13;气体腔保护气体入口 14;结合辊I 15;结合辊II 16;连接导线II 17;电 感应加热线圈19 ;绝缘管20 ;传输腔21 ;铜包钢线22 ;缠线辊2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双金属包覆机包括有缠线辊23,钢芯1经化学清洗装置2 与绝缘管20相连,所述的清洗装置也可以是超声波清洗装置或者抛丸清洗装置。绝缘管20 外周向环绕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19,用来为钢芯预热。绝缘管20的入口端的罩子上设置有 一入口管13,绝缘管20的尾端与气体腔9的一个入口端相连,该入口端设置有保护气体入 口 14,入口管13与气体腔9中通入有保护气体,气体腔9为接收到的钢芯和铜带提供充足 的保护性气体,以抑制在结合前铜带和钢芯表面产生氧化。气体腔9的后方安装有呈上下 设置的结合辊II 16和结合辊I 15,结合辊II 16和结合辊I 15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孔型。 结合辊II 16、结合辊I 15与缠线辊23之间安装有传输腔21 ;铜带I 3、铜带II 4置于钢 芯的两侧,铜带I 3经张力辊II 11、电接触辊II 12与气体腔9的一个入口端相连,铜带 II 4经张力辊I 5、电接触辊I 6与气体腔9的另一个入口端相连,电接触辊II 12和电接 触辊I 6通过连接导线II 17、连接导线I 7与整流电源8的一端相连,整流电源8和连接 导线II 17、连接导线I 7提供电能加热铜带13、铜带II 4。整流电源8的另一端通过导 线10与结合辊I 15和结合辊II 16相连,以提供低压大电流。电流大小应根据材料的材 质和尺寸予以调整,保证被加热材料的温度控制在600 1100摄氏度。所述的绝缘管20为陶瓷绝缘管。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氨分解气中的一种。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19是环形的。本技术双金属包覆机的工作过程如下1、外层包覆材料为两条铜带,厚度为0. 032英寸。经过清洗后的铜带I 3和铜带II 4分别通过张力辊I 5、张力辊II 11传输至电接触辊I 6、电接触辊1112处,通过与电接触 辊I 6和电接触辊II 12连接的整流电源8加热铜带I 3和铜带II 4,加热温度在700°C。2、直径为0. 344英寸的钢芯1通过化学清洗装置2清洗表面,经过清洗后的钢芯 通过陶瓷绝缘管20上的环形加热感应线圈19预热,加热温度在900°C。陶瓷绝缘管20要 通入抑制钢芯氧化的保护气体氮气。3、预热后的钢芯和铜带一同进入气体保护室9,气体保护室9中通入抑制钢芯和 铜带表面氧化的氮气,然后同时通过结合辊I 15和结合辊II 16,通过挤压使钢芯和铜带 产生固相结合。然后通过缠线辊23对包覆后的铜包钢线进行卷绕收线。权利要求双金属包覆机,包括有缠线辊(23),其特征在于钢芯(1)经清洗装置(2)与绝缘管(20)相连,绝缘管(20)外周向环绕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19),绝缘管(20)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入口管(13),绝缘管(20)的尾端与气体腔(9)相连,入口管(13)与气体腔(9)中通入有保护气体,气体腔(9)的入口端设置有保护气体入口(14),气体腔(9)的后方安装有呈上下设置的结合辊II(16)和结合辊I(15),结合辊与缠线辊(23)之间安装有传输腔(21);置于两侧的铜带分别经张力辊、电接触辊与气体腔(9)相连,电接触辊II(12)和电接触辊I(6)通过连接导线II(17)和连接导线I(7)与整流电源(8)的一端相连,整流电源(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10)与结合辊I(15)和结合辊II(1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管(20)为陶瓷绝缘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金属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氩 气、氦气、氨分解气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装置(2)为化学清洗 装置、超声波清洗装置、抛丸清洗装置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包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19)是环形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包覆机,钢芯(1)经清洗装置(2)与绝缘管(20)相连,绝缘管(20)外周向环绕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19),绝缘管(20)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入口管(13),绝缘管(20)的尾端与气体腔(9)相连,入口管(13)与气体腔(9)中通入有保护气体,气体腔(9)的后方安装有呈上下设置的结合辊II(16)和结合辊I(15),置于两侧的铜带分别经张力辊、电接触辊与气体腔(9)相连,电接触辊通过连接导线与整流电源(8)的一端相连,整流电源(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10)与结合辊I(15)和结合辊II(16)相连。本技术既能够控制包覆层的均匀度,同时又能够使双金属在包覆后就实现结合。文档编号B21C23/26GK201579294SQ20092027700公开日2010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金属包覆机,包括有缠线辊(23),其特征在于钢芯(1)经清洗装置(2)与绝缘管(20)相连,绝缘管(20)外周向环绕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19),绝缘管(20)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入口管(13),绝缘管(20)的尾端与气体腔(9)相连,入口管(13)与气体腔(9)中通入有保护气体,气体腔(9)的入口端设置有保护气体入口(14),气体腔(9)的后方安装有呈上下设置的结合辊Ⅱ(16)和结合辊Ⅰ(15),结合辊与缠线辊(23)之间安装有传输腔(21);置于两侧的铜带分别经张力辊、电接触辊与气体腔(9)相连,电接触辊Ⅱ(12)和电接触辊Ⅰ(6)通过连接导线Ⅱ(17)和连接导线Ⅰ(7)与整流电源(8)的一端相连,整流电源(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10)与结合辊Ⅰ(15)和结合辊Ⅱ(1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利高扬
申请(专利权)人:傅氏国际大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