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96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半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材、电致变色溶液以及透明非导电基材。其中,电致变色溶液位于透明非导电基材与半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材之间。半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材包括一个透明基材与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同时作为该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的正极及负极。由于电致变色溶液所需的驱动电压低,因此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本质层厚度可减少,而增加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的透射比。此外,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可通过加入与薄膜太阳能电池相连接的输出开关配置,来控制由这些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流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electrochromic device, ECD),特别是涉 及一种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solar photovoltaic electrochromic device)。
技术介绍
所谓的电致变色器件是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可通过施加电场或电流? 1 起可逆的氧化/还原(redox)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的器件,电致变色器件的 制作需满足下列几种特性,包括不同电位下所呈现的颜色必须能够很容 易分辨,颜色的变化快速且均一,器件颜色的可逆变化需能够重复上万次 以上,以及稳定性高。常见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表面限制薄膜型(surface confined thin film)电致变色器件以及溶液型电致变色器件。表面限制薄膜型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是由上、下两层透明基材加上位 于其间的电致变色多层膜所组成。其中电致变色多层膜类似于电池的结构, 至少含有五层不同功能的涂/镀层。上述五层涂/镀层依次为透明导电层、电 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以及透明导电层。溶液型电致变色器件 的结构则比较简单,由上、下两个透明导电基材组成,通过环氧树脂胶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其包括:  透明非导电基材;  半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材,所述半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材包括透明基材与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正极和负电极同时作为所述太阳光电电致变色器件的正极和负极;以及  电致变色溶液,所述电致变色溶液位于所述透明非导电基材和所述半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基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莉媚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