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丽军专利>正文

一种平转浸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48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转浸出器,具有主体为圆筒形的外壳、进料口、底盘、卸料口、支架以及油斗、主轴、转子、内挡板和外挡板,内挡板和外挡板之间均布18个料格,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的顶部由槽钢固定连接,每只料格由径向放置的柔性可移动隔板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柔性可移动隔板,使得胚料在卸料口很容易地落下,有效地解决了平转浸出器胚料堵塞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加了出油量,保障了生产正常进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能,减少能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排堵及时,使粕料中渗透不良携带的混合油及时排放到混合油斗中,减少了残粕,增加了出油率,提高了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脂加工业用的浸出设备,直接涉及一种平转浸出器。技术背景在油脂加工行业,采用浸出工艺提取油脂由于出油率高、应用范围广因 而被广泛采用,适合大豆、花生等油的提取加工。而现有浸出工艺中,采用平转浸出器作为 浸出设备仍是各厂家生产加工中的首选,然而该设备常因原料料胚湿度大,造成料胚浸出 油后膨胀结块,致使料胚无法在卸料口下料,其解决方法是停机开启密封孔,伸进木棒将料 胚捣碎,待胚料落下后,再重新启动机器工作。这种解决方法的缺点是,工人劳动强度大,工 作效率低,造成溶剂挥发浪费,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若操作不慎 还易导致溶剂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平转浸出器,它能有效地解决平转浸出 器胚料堵塞现象的发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能,减少能源的浪费及 环境污染。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转浸出器,具有主体为圆筒形的外壳、进 料口、底盘、卸料口、支架、油斗以及主轴、转子、内挡板和外挡板,内挡板和外挡板之间均布 18个料格,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的顶部由槽钢固定连接,每只料格由径向放置的柔性可移 动隔板隔开。 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柔性可移动隔板由3块或多块弹性条板构成,条板之间为柔性联接;槽钢和柔性可移动隔板可有替代品,但作用一样。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柔性可移动隔板横向宽度大于槽钢与内挡板、外挡板相连的长度;柔性可移动隔板里与内挡板固联,外与外挡板固联,柔性可移动隔板上端的里外边沿同时与槽钢的两端固联,柔性可移动隔板俯视呈弧状。 本技术由于设置了柔性可移动隔板,使得胚料在卸料口很容易地落下,有效地解决了平转浸出器胚料堵塞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加了出油量,保障了生产正常进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能,减少能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排堵及时,使粕料中渗透不良携带的混合油及时排放到混合油斗中,减少了残粕,增加了出油率,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平转浸出器纵切面结构图,附图2是本技术俯 视位置的结构料格布局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l示出了本技术平转浸出器纵切面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 新型俯视位置的结构料格布局图。具有主体为圆筒形的外壳5、进料口 3、底盘7、卸料口 8、 支架9、油斗10以及主轴2、转子4、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之间均 布18个料格6。所述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的顶部由槽钢11固定连接,每只料格6由径 向放置的柔性可移动隔板12隔开。所述柔性可移动隔板12由3块或多块弹性条板构成, 条板之间为柔性联接;槽钢11和柔性可移动隔板12可有替代品,但作用一样。所述柔性可 移动隔板12横向宽度大于槽钢11与内挡板13、外挡板14相连的长度;柔性可移动隔板12 里与内挡板13固联,外与外挡板14固联,柔性可移动隔板12上端的里外边沿同时与槽钢 11的两端固联,柔性可移动隔板12俯视呈弧状。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主轴2由外壳5上下端的轴承1固定。工作时外壳5 固定不动,转子4在主轴2带动下以90 120分/转的频率相对外壳5转动,料格6运行到 进料口 3部位时胚料卸入料格6中,在胚料的重力下柔性可移动隔板12受到向后的推力并 在力的作用下向后突凸,下一料格6运行到此部位时循环如此。料格6在转子4的带动下, 接近运行到落料口 8部位时,由于料格6前方的柔性可移动隔板12缺少向后的支撑力,柔 性可移动隔板12由原来向后突凸在受胚料的推力作用下变成向前突凸,而胚料的量不变, 料格6的空间变大,胚料随之变为松散状,胚料中没有完全渗透的混合油,随着胚料的松散 卸落到油斗10中,这样料格6运行到落料口 8部位时,料格6中已变为松散状的胚料在重 力的作用下很容易的卸落到卸料口 8部位。 实践中,柔性可移动隔板12可因型号的不同设置条板的长度、宽度、厚度,柔性联 接的链条也随之变化,可根据生产需要选定。权利要求一种平转浸出器,具有主体为圆筒形的外壳(5)、进料口(3)、底盘(7)、卸料口(8)、支架(9)、油斗(10)以及主轴(2)、转子(4)、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之间均布18个料格(6),其特征是所述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的顶部由槽钢(11)固定连接,每只料格(6)由径向放置的柔性可移动隔板(12)隔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转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柔性可移动隔板(12)由3块或 多块弹性条板构成,条板之间为柔性联接;槽钢(11)和柔性可移动隔板(12)可有替代品, 但作用一样。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转浸出器,其特征是所述柔性可移动隔板(12)横向 宽度大于槽钢(11)与内挡板(13)、外挡板(14)相连的长度;柔性可移动隔板(12)里与内 挡板(13)固联,外与外挡板(14)固联,柔性可移动隔板(12)上端的里外边沿同时与槽钢 (11)的两端固联,柔性可移动隔板(12)俯视呈弧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转浸出器,具有主体为圆筒形的外壳、进料口、底盘、卸料口、支架以及油斗、主轴、转子、内挡板和外挡板,内挡板和外挡板之间均布18个料格,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的顶部由槽钢固定连接,每只料格由径向放置的柔性可移动隔板隔开。本技术由于设置了柔性可移动隔板,使得胚料在卸料口很容易地落下,有效地解决了平转浸出器胚料堵塞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加了出油量,保障了生产正常进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能,减少能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排堵及时,使粕料中渗透不良携带的混合油及时排放到混合油斗中,减少了残粕,增加了出油率,提高了经济效益。文档编号C11B1/10GK201525840SQ200920266478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井维星, 尹承民, 段正松, 王丽军 申请人:王丽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转浸出器,具有主体为圆筒形的外壳(5)、进料口(3)、底盘(7)、卸料口(8)、支架(9)、油斗(10)以及主轴(2)、转子(4)、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之间均布18个料格(6),其特征是:所述内挡板(13)和外挡板(14)的顶部由槽钢(11)固定连接,每只料格(6)由径向放置的柔性可移动隔板(12)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军尹承民井维星段正松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