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346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贮液器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滤网筒的内侧端部用于与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密封配合,还包括与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上具有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优选地,连接本体与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连接本体与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连接本体与转接座螺纹配合实现滤网装置的固定连接。如此设计,可以减小装配总成的零件数量,有效规避了部件加工误差累积影响装配精度的问题;同时,由于仅需要控制单一部件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生产工艺,进而可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贮液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贮液器及其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贮液器是空调特别是汽车空调中的重要组件,它的作用是贮存空调 制冷系统中多余的制冷剂,确保制冷剂进入膨胀阀前为液态介质,并对制冷剂起干燥作用, 使系统中的杂质不会流至膨胀阀或压缩机中,从而对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其中,贮液器内部 的过滤装置用于实现过滤系统中杂质的功能。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现有贮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部放大 图。如图所示,贮液器筒体10上开有进液口 101和出液口 102,分别用于与换热器集 液管连通;筒体10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制冷剂中水分的干燥装置20 ;在筒体10的开口端设 置有转接座30,该转接座30的内侧端具有内止口 301,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40置于转 接座30内,堵盖50与转接座30外侧端的螺纹配合,且堵盖50上的顶紧头501与过滤装置 40相抵;装配过程中,过滤装置40置入转接座30内的设计位置后,通过旋紧堵盖50使得 过滤装置40与转接座30的内止口 301压紧密封,从而可靠地实现其过滤的功能。同时,堵 盖50与转接座3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形成贮液器内部的密闭贮液腔室。然而,在上述方案中,过滤装置40和堵盖50作为独立的零部件,两者的长度尺寸 误差累积后直接影响过滤装置40的装配精度;此外,受整体结构关系的限制,堵盖50的螺 纹旋紧程度直接影响过滤装置40的装配精度,因此对于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均有较高的要 求,工艺较为复杂,从而导致产品制造成本较高。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过滤装置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设计,以有效提高过滤装 置的装配精度、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贮液器过滤装置,其通过产 品结构优化设计,简化了产品的加工、装配工艺,以有效提高过滤装置的装配精度、降低制 造成本。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过滤装置的贮液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所述滤网筒的 内侧端部用于与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密封配合,还包括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 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上具有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优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优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上还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具体为两个径向凹槽,且依次设置在所述外螺纹部外侧的连接本体上。优选地,所述滤网筒的内侧端部具有容置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具体为径向凹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贮液器,包括筒体、置于筒体上的转接座和过滤装置,其过滤装置包 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所述滤网筒的内侧端部用于与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密封 配合;其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上具有 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优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优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上还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优选地,所述滤网筒的内侧端部具有容置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装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增设有与转接座相配合的连接本 体,该连接本体与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连接本体与转接座螺纹配合实现滤网 装置的固定连接。如此设计,可以减小装配总成的零件数量,有效规避了部件加工误差累积 影响装配精度的问题;同时,由于仅需要控制单一部件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生产工艺, 进而可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连接本体与滤网筒的框架采用尼龙材质注塑成形,可更 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连接本体上具有容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安装槽,以 形成贮液器筒体内部容腔的可靠密封;且滤网筒的内侧端部具有容置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安 装槽,以避免杂质经滤网筒与转接座之间的间隙进入系统,从而对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 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贮液器过滤装置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贮液器,特别适用于过冷式贮 液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贮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图中贮液器100' ,100";过滤装置10'、10〃 ;滤网筒1'、1〃 ;框架11';凸台111';滤网12';连接本体2'、2";第一安装槽21';第二安装槽22";内六方凹坑22';外螺纹部23';筒体20'、20〃 ;进液口 201' ,201";出液口 202' ,202";干燥装置30'、30〃 ;底盖40'、40〃 ;转接座50'、50〃 ;内止口 501' ,501";第一密封圈61';第二密封件圈62"。 具体实施例方式基于现有贮液器过滤装置的结构形式,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进设计,其核心是将两个功能部件集成为一体,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以有效规避部件加工误差累积影响装配精度 的问题;同时,由于仅需要控制单一部件的加工精度,故大大降低了生产工艺。本文中所涉及的内、外等方位词,是以组装完成后的贮液器为基准定义的,也就是 说,相对于贮液器的内、外部空间作为基准;应当理解,所述内、外等方位词的使用不应当限 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不失一般性,下面以一种贮液器为例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3,该图为一种贮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贮液器100'的筒体20'上开有进液口 201'和出液口 202',分别 用于与换热器集液管(图中未示出)连通;筒体20'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制冷剂中水分的干 燥装置30';在筒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与筒体20'封固连接的底盖40';筒体20'的开口 端设置有与筒体20'封固连接的转接座50',该转接座50'的内侧端具有内止口 501', 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装置10'置于转接座50'内,该过滤装置10'的连接本体2'与转接 座50'封固连接,以形成贮液器内部的密闭贮液腔室;并且,该过滤装置10'的滤网筒1' 的内侧端与转接座50'的内止口 501'相抵,以避免杂质经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贮液器100'的筒体20'、干燥装置30'、底盖40' 和转接座50'等主要功能部件的自身结构及其相互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故本文 不再赘述。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贮液器100'的过滤装置10'。请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所述贮液器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 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贮液器过滤装置10'包括固定连接的滤网筒Γ和连接本体 2'两个部分,其中,滤网筒1'用于过滤杂质,以避免杂质经贮液器出口进入系统;连接本 体2'用于与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螺纹连接,其上的外螺纹部23'与转接座50'的内螺 纹部配合,以固定滤网筒1'的工作位置及形成贮液器筒体内部的密闭容腔。图5所示,连 接本体2'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内六方凹坑22',用于插装六方扳手实现滤网筒Γ与转 接座50'之间旋紧配合。具体地,滤网筒1'由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贮液器过滤装置,包括由框架和滤网构成的滤网筒,所述滤网筒的内侧端部用于与贮液器筒体上的转接座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滤网筒的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上具有与所述转接座相配合的外螺纹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宗宝汪立新黄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