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限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成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341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限位装置,包括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所述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分别按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在固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通过所述阻尼缓冲部(10)后,继续向所述机械限位产中(11)运动,并最终被所述机械限位部(11)定位。所述缓冲限位装置由于使用了阻尼缓冲部,可以先对运动部件的能量进行衰减和吸收,并通过机械限位部最终将所述运动部件定位,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对设备系统冲击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限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设备中经常需要对运动部件的位置进行限位,通常可以采用限位开关或限位 块的方式。 采用限位开关时,当所述运动部件通过碰撞方式触发限位开关时,限位开关向控 制器发出停止运动部件动作的指令,然后运动部件停止运动。当采用这种方式时,需要采用 电控方式,而工程设备往往在干扰噪声信号特别大的环境中使用,因此这种限位方式会受 电磁干扰,其可靠性差。 采用限位块时,限位块本身不具有缓冲功能,当运动部件的质量较大且具有一定 速度时,运动部件自身的惯性会对限位块造成极大的冲击,而且运动部件从运动状态到停 止状态的过程很短,当运动部件碰到限位块时,就会被限位块所阻挡,也就是说,运动部件 会从一个较高速度的运动状态直接变成静止状态,这对运动部件本身或设备的整个系统都 是不利的,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成型机系统是一种用于传送皮带生产线中胶套的硫化前的成型工作的成套设备, 包括成型机主机、放线机和料架三部分组成。 所述成型机主机包括主轴系统,压辊机构、液压系统、光模和双头转换装置。其中, 光模是一个圆筒形的部件,其一端被所述主轴系统驱动,另一端被所述双头转换装置可回 转地支撑。 通过所述双头转换装置,操作人员可以在成型作业的过程中,将预先准备好的新光模置于未使用的支撑头上,当正在使用的光模被绕满后,即可通过所述转换装置直接使用已经准备好的新光模,从而节省了更换新光模的时间,提高了成型机的工作效率。 但是,所述双头转换装置在安装所述新光模后并旋转到所述光模位置处被限位块限位而停止时,由于所述装置的惯性很大,普通的限位装置难以消除限位过程中的冲击,会对成型机的液压系统造成破坏性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多级缓冲功能的限位装置,同 时,所述限位装置能够减少使用它的设备受到的冲击,从而使所述设备的寿命得以延长。 本专利技术中的缓冲限位装置,包括阻尼缓冲部和机械限位部,所述阻尼缓冲部和机 械限位部分别按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在固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通 过所述阻尼缓冲部后,继续向所述机械限位产中运动,并最终被所述机械限位部定位。 所述缓冲限位装置由于使用了阻尼缓冲部,可以先对运动部件的能量进行衰减和 吸收,并通过机械限位部最终将所述运动部件定位,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对设备系统 冲击小的特点。3 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的缓冲限位装置。 在所述成型机中使用所述限位装置,可以使被限位的运动部件被最终定位时,不会对设备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冲击,有利于延长成型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图l是成型机的整体图。 图2是双头转换台的主视图。 图3是限位装置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成型机系统包括放线机100、成型机主机200和料架300。 所述的成型机主机200包括主轴系统201、光模202和双头转换台203 ;所述光模20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主轴系统201的动力输出端,另一端可自由回转地连接到所述双头转换台203上,所述转换台203为所述光模202提供可回转的活动支撑,因此,当所述主轴系统201旋转时,可以驱动所述光模202旋转。 图2示出了所述双头转换台203的立体图。所述的双头转换台203包括水平回 转装置、支撑头竖直回转装置、和旋转台4。 所述的水平回转装置包括回转轴承7和回转底座6 ;所述的回转轴承7设置在所 述回转底座6上,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所述回转轴承7可发生旋转,所述水平回转装置可 做360度内的任意角度的回转,优选地,当旋转180度后能自动定位。 所述自动定位采用具有多级缓冲功能的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如图2中的A 所示,图3示出了所述限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所述旋转台4的底部具有本体8,在所述本体8上固定连接有一限位块9。在所述 所述回转轴承7的外侧,固定有所述的限位装置A。 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装置A具有阻尼缓冲部IO和机械限位部11。所述阻尼缓冲 部IO和机械限位部11按所述旋转台4的回转方向依次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阻尼缓冲部 10和机械限位部11之间具有一定长度的缓冲距离。当所述旋转台4以一定速度回转到所 述阻尼缓冲部10的位置处时,与所述阻尼缓冲部10相碰撞,并在所述阻尼缓冲部10的作 用下,其回转速度逐渐发生降低;当通过所述阻尼缓冲部10后,所述旋转台4继续以较低的 速度缓慢运动,直到与所述机械限位部11所接触。所述阻尼缓冲部10通过所述固定架两 侧的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优选地,所述阻尼缓冲部10为油缸,其次也可以选用板簧。 在所述旋转台4被定位的过程中,由于首先受到所述阻尼缓冲部10的作用,被吸 收了一部分能力,当其到达所述机械限位部11并成其碰撞而限位时,不会对设备造成较大 的破坏性冲击,有利于延长成型机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一种缓冲限位装置,包括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所述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分别按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在固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通过所述阻尼缓冲部(10)后,继续向所述机械限位产中(11)运动,并最终被所述机械限位部(11)定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按所 述旋转台4的回转方向依次安装在固定架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缓冲部(10)通过所述固定架两侧的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4. 如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缓冲部(10)为油缸或板簧。5. 如权利要求l-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之间具有缓冲间隔。6. —种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l-5任一项所述的缓冲限位装置。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成型机中的回转装置进行限位。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为双头转换装置。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头转换装置用于向所述成型机提供备用的工件,以节省更换工件的时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限位装置,包括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所述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分别按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在固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通过所述阻尼缓冲部(10)后,继续向所述机械限位产中(11)运动,并最终被所述机械限位部(11)定位。所述缓冲限位装置由于使用了阻尼缓冲部,可以先对运动部件的能量进行衰减和吸收,并通过机械限位部最终将所述运动部件定位,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对设备系统冲击小的特点。文档编号B29D29/06GK101786337SQ20091026172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傅春敏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限位装置,包括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所述阻尼缓冲部(10)和机械限位部(11)分别按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依次安装在固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部件通过所述阻尼缓冲部(10)后,继续向所述机械限位产中(11)运动,并最终被所述机械限位部(11)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春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