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粗旦丝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1402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纶粗旦丝的制造方法,包括(1)预聚合步骤;(2)聚合步骤;(3)纺丝步骤:该步骤的氨纶丝通过高速机械假捻器假捻,三道导丝辊导丝,上油辊上油,通过调整卷绕角和卷绕参数,在卷绕机上卷装成丝卷,导丝辊和上油辊的直径比常规直径增加25-35%,喷丝板板眼的孔径比常规孔径增加80-120%,喷丝板孔数比常规孔数增加100-50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粗旦丝的假捻、卷绕困难的问题,更加适合粗旦丝的生产,产品的回弹性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氨纶丝生产

技术介绍
氨纶是一种高弹性的弹性体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链段的线性高分子物质占形成 化学结构85%以上的合成纤维。氨纶具有很高的伸长率和弹性,在许多传统的纺织品中只 需加入少量的氨纶,即可使织物的档次大为提高,体现出柔软、舒适、美观、高雅的风格,感 觉十分舒适,近年来成为发展高档弹性纺织品不可缺少的特殊纺织纤维,具有相当广泛的 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氨纶生产主要分为聚合、纺丝巻绕及后处理等过程,当前纺丝方法有四种干法纺 丝、湿法纺丝、熔融纺丝、和反应法纺丝。干法氨纶配方技术包括预聚体技术、扩链技术和固 化技术等。采用不同结构异氰酸酯、聚醚(聚酯)多元醇和不同胺类结构的扩链剂可获得 不同性能的聚氨酯氨纶纤维。 纺丝工序是氨纶纤维成型的场所,在纺织工序聚合原液通过溶剂蒸发,最终形成 氨纶纤维,纺丝过程的工艺条件决定了氨纶纤维的性能,质量。 280D以及280D以上氨纶品种称为氨纶粗旦丝,氨纶粗旦丝对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目前的氨纶粗旦丝的制备过程中存在假捻、巻绕困难等问题,产品的附加值低,回弹性不 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假捻、巻绕方便,其产品的附加值高且回 弹性好的。本专利技术的氨纶粗旦丝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预聚合预聚合步骤在反应器内连续进行,按摩尔比为1 : 1.6-1 : 2.1将原料聚四亚基醚二醇和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器内进行混合、 反应和冷却,其中反应温度控制在60-65°C,时间控制在4-5小时,冷却后的温度控制在 35-40°C,时间控制在2-3. 5小时,得到预聚合物;再加入酰胺化合物溶剂将预聚合物溶解, 得到预聚合物溶液,输送至预聚合物储罐中停留8-10小时; (2)聚合步骤聚合步骤在动态混合器内连续进行,将预聚合物、溶剂和混合胺溶 液连续不断地加入动态混合器内进行扩链反应,其中聚合温度控制在40-60°C,时间控制在 40-60秒,得到聚合原液;将聚合原液输入到聚合物的贮罐中,贮罐容量足够贮存24小时以 上的聚合原液,慢慢搅拌,转速7-15rpm,贮罐内温度保持在50_70°C,得到贮存液; (3)纺丝步骤贮存液经贮存熟化后再经过滤,脱泡,通过静态混合器后进入纺丝 贮罐,原液由氮气压送,齿轮泵增压后,通过计量泵吐出原液在纺丝组件中经过滤,分配至 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甬道中蒸发去除其中的溶剂后,凝固成氨纶丝,再通过高速机械假捻 器假捻,三道导丝辊导丝,上油辊上油,通过调整巻绕角和巻绕参数,在巻绕机上巻装成丝巻,导丝辊和上油辊的直径比常规直径增加25-35%,喷丝板板眼的孔径比常规孔径增加 80-120 % ,喷丝板孔数比常规孔数增加100-500 % 。 本专利技术的导丝辊的常规直径一般为15cm ;本专利技术上油辊的常规直径一般为8cm。 喷丝板板眼的常规孔径一般为0. 3mm。 本专利技术的氨纶粗旦丝生产工艺,其中上述步骤(1)中所述酰胺化合物溶剂选自二 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 本专利技术的氨纶粗旦丝生产工艺,其中上述步骤(2)中聚合在动态混合器内连续进 行,动态混合器的转速为300-700rpm。 本专利技术的氨纶粗旦丝生产工艺,其中上述步骤(2)中聚合物的固含量控制在 28-33 %,聚合粘度控制在450-550Pa S。 本专利技术的氨纶粗旦丝生产工艺,其中上述步骤(3)中所用喷丝板为多孔板,共有 16个,每8个位于一块底座上,喷丝板在每一块底座上分为两排,两排喷丝板纵向排列并且 相互错开放置,每排的喷丝板水平放置。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纺丝工序将导丝辊和上油辊的直径比常规直径增加 25% _35%,在常规的两道导丝辊后增加第三道导丝辊,使用高速机械假捻器替代常规的 空气假捻器,喷丝板板眼的孔径比常规孔径增加80-120%,喷丝板孔数比常规孔数增加 100-500%,解决了粗旦丝的假捻、巻绕困难的问题,更加适合粗旦丝的生产,产品的回弹性 优良。 本专利技术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多孔喷丝板,提高了溶剂 挥发速度且不影响氨纶丝的成型的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的氨纶粗旦丝的纺丝过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的喷丝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将经400kg的聚四亚基醚二醇(PTG)和100kg的二苯基甲烷_4. 4' 二异氰酸酯 (MDI)原料分别加入反应器中,在47t:条件下进行混合,在1小时后,使温度达到65t:,在反 应温度下保持2小时。这时预聚合反应基本完成。然后反应物再进入夹套中通冷却水的冷 却区,冷却到36t:,时间是3. 5小时,经过冷却后得到预聚合物,加入二甲基乙酰胺,将预聚 合物溶解。将预聚合物溶液输送到贮罐中,预聚合物溶液在贮罐中停留8个小时。 其次,将预聚合物溶液以及浓度为5 %的含90 %乙二胺、8 %丙二胺、2 % 二乙胺 的混合胺溶液分别以500Kg/h、200Kg/h的速度连续不断的加入转速为300rpm的动态混 合器内进行反应,反应的温度控制在45t:,停留时间为40秒,得聚合原液。原液固含量为 29. 50%,聚合粘度控制在450Pa S。将聚合原液输入到聚合物的贮罐中,贮罐容量足够贮 存24小时以上的聚合原液,慢速搅拌,转速7-15rpm,贮罐内温度保持在55°C。 再后,如图1所示,将贮罐中的聚合原液输送给纺丝,经过滤,脱泡后进入纺丝贮罐1,聚合原液由氮气压送,齿轮泵增压后,通过计量泵吐出原液在纺丝组件中经过滤,分配 至喷丝板2喷出,所用喷丝板2为多孔板,共有16个,每8个位于一块底座上,喷丝板2在 每一块底座上分为两排,两排喷丝板2纵向排列并且相互错开放置,每排的喷丝板2水平放 置。在纺丝甬道3中蒸发去除其中的溶剂后,凝固成氨纶丝,再经假捻,导丝,上油,在巻绕 机6上巻装成一定重量的丝巻。其中,导丝辊7和上油辊4的直径(导丝辊19. 5cm,上油辊 10. 4cm)比常规直径(导丝辊15cm,上油辊8cm)增加30%,在常规的两道导丝辊后增加第 三道导丝辊,使用高速机械假捻器5替代常规的空气假捻器,喷丝板板眼8的孔径(0. 6mm) 比常规孔径(0.3mm)增加100%,如图2所示,喷丝板孔数(6个)比常规孔数(3个)增加 100%。 实施例2 : 首先,将400kg的聚四亚基醚二醇(PTG)和100kg的二苯基甲烷-4. 4'-二异氰酸 酯(MDI)原料分别加入反应器中,在47t:条件下进行混合,1小时后,使温度达到65t:,在反 应温度下保持2.5小时。这时预聚合反应基本完成。然后反应物再进入夹套中通冷却水的 冷却区,冷却到38°C,时间是3小时,经过冷却后得到预聚合物,加入二甲基乙酰胺,将预聚 合物溶解。将预聚合物溶液输送到贮罐中,预聚合物溶液在贮罐中停留8个小时。 其次,将预聚合物溶液以及浓度为5 %的含90 %乙二胺、8 %丙二胺、2 % 二乙胺 的混合胺溶液分别以500Kg/h、200Kg/h的速度连续不断的加入转速为500rpm的动态混 合器内进行反应,反应的温度控制在5(TC,停留时间为50秒,得聚合原液。原液固含量为 30. 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纶粗旦丝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聚合:预聚合步骤在反应器内连续进行,按摩尔比为1∶1.6-1∶2.1将原料聚四亚基醚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和冷却,其中反应温度控制在60-65℃,时间控制在4-5小时,冷却后的温度控制在35-40℃,时间控制在2-3.5小时,得到预聚合物;再加入酰胺化合物溶剂将预聚合物溶解,得到预聚合物溶液,输送至预聚合物储罐中停留8-10小时;  (2)聚合步骤:聚合步骤在动态混合器内连续进行,将预聚合物、溶剂和混合胺溶液连续不断地加入动态混合器内进行扩链反应,其中聚合温度控制在40-60℃,时间控制在40-60秒,得到聚合原液;将聚合原液输入到聚合物的贮罐中,贮罐容量足够贮存24小时以上的聚合原液,慢慢搅拌,转速7-15rpm,贮罐内温度保持在50-70℃,得到贮存液;  (3)纺丝步骤:贮存液经贮存熟化后再经过滤,脱泡,通过静态混合器后进入纺丝贮罐,原液由氮气压送,齿轮泵增压后,通过计量泵吐出原液在纺丝组件中经过滤,分配至喷丝板喷出,在纺丝甬道中蒸发去除其中的溶剂后,凝固成氨纶丝,再通过高速机械假捻器假捻,三道导丝辊导丝,上油辊上油,通过调整卷绕角和卷绕参数,在卷绕机上卷装成丝卷,导丝辊和上油辊的直径比常规直径增加25-35%,喷丝板板眼的孔径比常规孔径增加80-120%,喷丝板孔数比常规孔数增加100-5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凌王超高殿飞牟元生宋万全冷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