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857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物料入口,送风管,在输料管道内侧的物料换向处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内侧壁上设有一定数量的流化风嘴,并在含有流化风嘴段的输送管道外侧壁上固定有密闭的流化风腔,在流化风腔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高压流化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通过加装流化装置,使物料在接触管壁之前就被流化风托起,通过调整合适的流化风赔罪喷吹角度及流化风量,可以实现有效防磨效果。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实践证明效果明显,实用性强,可以大大延长浓相输送管道特别是弯管的使用寿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非常利于推广实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状颗粒物料输送管道防磨损改进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浓相输 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电力、化工生产领域,煤粉、灰渣等颗粒物料的输送(浓相输送)对管道的磨损 相当严重,特别是对弯管处的磨损一直是困扰该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管道磨穿后不但给 生产带来经济损失,增加开停机次数,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往往还造成较严重的环 境污染。目前,防止弯管磨损的改进技术很多,例如有通过改变弯管弯曲部位的曲率以提 高物料流畅度从而减小磨损程度的方案,还有直接在弯曲部位设置球形体以减小磨损的方 案,甚至有通过增加弯曲部位外壁厚度的方案,这样的改进技术仍然无法避免浓相输送中 颗粒物料对弯曲部位的冲击磨损现象,只能相对减少磨损,提高输送管道使用寿命,不能从 根本上起到防止弯曲部位磨损情况。另外的改进方案就是在弯管内增加防磨内衬套管或垫 片,例如经淬火处理的低锰耐磨钢材或陶瓷垫片,如专利号为CN01141394. 8“物料输送管道 耐磨弯管”和CN02138410. X的“一种耐磨衬里管道弯头及衬里方法”,这类弯管在工作运行 中暴露出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其主要表现如下衬铸石弯管耐磨性能一般,衬层壁厚大,大 都在35mm以上,其弯管内壁衬附成分中只有15 %左右为三氧化二铝陶瓷,大部分为sio2, sio2莫氏硬度为6级,故耐机械冲击性较差;稀土耐磨喷粉钢弯管耐磨性能一般,该焊接难 度大,单位长度负荷重,安装工程造价高,且经常出现弯形管道爆裂现象,使用寿命短;衬胶 弯管不耐高温,易老化,耐磨性能属一般状况,且该类弯管胶套板易出现整块剥离现象,造 成脱落,堵塞管道,为正常生产设置障碍。总之,此弯管只能焊接弯曲,接缝需填补处理,为 此影响了使用寿命,应用此类弯管经过长时间的粉状颗粒的冲击之后仍然不可避免有磨损 现象。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浓相输送管道磨损特别是弯管磨损存在的问题,设 计并提供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物料入口,送风管,在输料管道 内侧的物料换向处的冲击面上,或者在包括冲击面在内的冲击面周围部分设有一定数量的 流化风嘴,并在含有流化风嘴段的输送管道外侧壁上固定有密闭的流化风腔,在流化风腔 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高压流化风管。所述流化风嘴的进风孔偏向物流方向倾斜,该进风孔与管壁存在夹角a, 30° 彡 a < 90°。一定数量的流化风嘴的直径大小以及倾斜度按照额定参数的物流输送量进行计算并加工而成。所述流化进风嘴均布在输料管道内侧壁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区域;或者 流化进风嘴沿物料冲击面中心向外分布密度逐渐减小。所述高压流化风管进风方向与输料管道壁垂直,或者与输料管道壁存在夹角3。在输料管道横截面圆周上分布的流化进风嘴,其最边缘两个进风嘴形成的中心角 y ,30° 彡 y/2 ^ 75°。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的弯头转角部位和其两端连接的 直管,在输料管道内侧的物料换向处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内侧壁上设有一定数量的流化 风嘴,并在含有流化风嘴段的输送管道外侧壁上固定有密闭的流化风腔,在流化风腔侧壁 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高压流化风管。所述流化风嘴的进风孔偏向物流方向倾斜,该进风孔与管壁存在夹角a, 30° 彡 a < 90°。一定数量的流化风嘴的直径大小以及倾斜度按照额定参数的物流输送量进行计 算并加工而成。所述流化进风嘴均布在输料管道内侧壁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区域;或者 流化进风嘴沿物料冲击面中心向外分布密度逐渐减小。与弯头转角部位连接的出风直管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内侧壁上设有流化风嘴 的同时,还在进风直管上接近弯头转角处设有流化风进风嘴,该进风管上的流化风嘴与出 风管平行。在输料管道横截面圆周上分布的流化进风嘴,其最边缘两个进风嘴形成的中心角 y ,30° 彡 y/2 ^ 7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通过加装流化装置,使物料在接触 管壁之前就被流化风托起,通过调整合适的流化风喷嘴喷吹角度及流化风量,可以实现有 效防磨效果。2、本技术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实践证明效果 明显,实用性强,可以大大延长浓相输送管道特别是弯管的使用寿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 益,非常利于推广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1是图1的A-A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2是图1的A-A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是本技术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1是图2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弯管)结构示意图之三;图3-1是图3的C-C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弯管)结构示意图之四。图中标号1为输料管道,2为进料管,3为送风管,4为流化风腔,5为高压流化风 管,6为流化风嘴,7为与弯头转角部位连接进风直管上的流化风嘴。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1-1,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1,进 料管2,送风管3,在输料管道1内侧的物料换向处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内侧壁上设有流 化风嘴6,并在含有流化风嘴段的输送管道外侧壁上固定有密闭的流化风腔4,在流化风腔 4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高压流化风管5。在各管末端配以相应的法兰连接端口。流化 风腔可以通过法兰连接在管道1外侧壁上,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管道外侧壁1上。所述流化风嘴6可以为倾斜进风嘴(或垂直进风嘴),倾斜时其进风方向与物料流 向方向一致。流化风嘴6的进风孔与物料管道1的管壁存在夹角a,30° ≤ a <90°。一定数量的流化风嘴6的直径大小以及倾斜度按照额定参数的物流输送量进行 计算并加工而成。所述流化进风嘴6均布在输料管道1内侧壁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区域。所述高压流化风管5可以与流化风腔4侧壁垂直连通,也可以与流化风腔4倾斜 连通。与流化风腔4倾斜连通的高压流化风管的进风方向与倾斜进风嘴6的倾斜方向一致。 高压流化风管5进风方向与输料管道1壁存在夹角0。0的角度与a角度大小相近。在输料管道横截面圆周上分布的流化进风嘴6,其最边缘两个进风嘴形成的中心 角Y,30°≤r/2 ≤75°,并且每个流化嘴的进风孔方向均指向管道横截面圆心。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1-2,意义与实施例一相同,内容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 同的是在输料管道横截面圆周上分布的流化进风嘴6,其最边缘两个进风嘴形成的中心 角Y,30°≤r/2 ≤75°,并且每个流化嘴的进风孔方向均并不一定向管道横截面圆心, 每个流化嘴6的进风孔方向随机分布,或者按照特定标准设定,也可以均相互平行。实施例三参见图2、图2-1,意义与实施例一相同,内容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 同的是流化风嘴6的进风孔与流化进风嘴沿物料冲击面中心向外分布密度逐渐减小。实施例四参见图3、图3-1,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的弯 头转角部位和其两端连接的直管1,在输料管道内侧的物料换向处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 内侧壁上设有一定数量的流化风嘴6,并在含有流化风嘴段的输送管道外侧壁上固定有密 闭的流化风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物料入口,送风管,其特征是:在输料管道内侧的物料换向处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内侧壁上设有一定数量的流化风嘴,并在含有流化风嘴段的输送管道外侧壁上固定有密闭的流化风腔,在流化风腔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高压流化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物料入口,送风管,其特征是在输料管道内侧的物料换向处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内侧壁上设有一定数量的流化风嘴,并在含有流化风嘴段的输送管道外侧壁上固定有密闭的流化风腔,在流化风腔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高压流化风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化风嘴的进 风孔偏向物流方向倾斜,该进风孔与管壁存在夹角a,30°≤ a <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流化进风嘴均布在输料管道内侧壁的冲击面或冲击面周围区域;或者流化进风嘴沿物 料冲击面中心向外分布密度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高压流化风管进风方向与输料管道壁垂直,或者与输料管道壁存在夹角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其特征 是在输料管道横截面圆周上分布的流化进风嘴,其最边缘两个进风嘴形成的中心角、, 30° ≤r/2 ≤75°。6.一种浓相输送管道流化防磨装置,包括输料管道的弯头转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超锋韩志超尚振九邵玉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博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