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422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生装置,涉及溶液除湿空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燃气锅炉、槽式集热器、用于控制溶液进入燃气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第一溶液转换阀、用于控制燃气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蒸汽混合物进入汽液分离器的第二溶液转换阀,第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出口与燃气锅炉的溶液输入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燃气锅炉的溶液输出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出口与第二溶液转换阀的输入口连接。在太阳能充足的条件下使用槽式集热器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而在太阳能不充足的条件下使用燃气锅炉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从而实现提供稳定的再生浓溶液。(*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溶液除湿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槽式集热器与燃 气锅炉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与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因其具有节能、 环保品质高、再生温度低、溶液潜能蓄能密度高等特性,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常见的太阳能除湿空调的再生设备包括采用非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填料塔 与太阳能平板集热再生器,它所需要的热源温度低,是利用低品位能源的一 个有效途径。但也正因为热源温度偏低,再生后溶液的浓度和再生效率都不高,且高湿度的室外空气不利于其溶液再生;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且保证再 生溶液浓度,且克服太阳能随机性、间歇性等不足,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溶 液再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 生装置,以实现充分利用太阳能并提供稳定的再生浓溶液。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生装置,包括采用非沸 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填料塔、利用燃气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燃气锅炉、 利用太阳能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槽式集热器、用于控制溶液进入燃气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第一溶液转换阀、用于分离水蒸汽和溶液ni的汽液分离 器、用于控制燃气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蒸汽混合物进入汽液分离器的第二溶液转换阀,填料塔的溶液输入口与除湿器的溶液输出口连接,填料塔的 溶液输出口与第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入口连接,第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出口与燃 气锅炉的溶液输入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燃气锅炉的溶液输出 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出口与第二溶液转换阀的输入口连接,第二溶液转 换阀的输出口与汽液分离器的输入口连接,汽液分离器的溶液输出口与除湿 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除湿器的溶液输出口与填料塔的溶液输入口之 间、除湿器的溶液输入口与汽液分离器的溶液输出口之间的用于加热进入填 料塔溶液I的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输入口与除湿 器的溶液输出口连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输出口与填料塔的溶液输 入口连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输入口与汽液分离器的溶液输出口连 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输出口与除湿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输出口与填料塔的溶液输入口之间的用于加热进入填料塔溶液I的蒸汽/溶液换热器;蒸汽/溶液换热器的溶液输入口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输出口连接,蒸汽/溶液 换热器的溶液输出口与填料塔的溶液输入口连接;蒸汽/溶液换热器的蒸汽输 入口与汽液分离器的蒸汽输出口连接,蒸汽/溶液换热器的冷凝水输出口与大气连通。其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汽液分离器的溶液输出口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 的浓溶液输入口之间、填料塔的溶液输出口与第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入口之间的用于加热进入第一溶液转换阀溶液II的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 换器的浓溶液输入口与汽液分离器的溶液输出口连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输出口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输入口连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 的较浓溶液输入口与填料塔的溶液输出口连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较浓溶 液输出口与第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入口连接。其中,进一步包括用于预热空气的烟气/空气换热器;烟气/空气换热器 的烟气输入口与燃气锅炉的烟气输出口连接,烟气/空气换热器的烟气输出口 与大气连通;烟气/空气换热器的空气输出口与填料塔的空气输入口连接,烟 气/空气换热器的空气输入口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其中,风机的出风口与填料塔的空气输入口之间连接有带阀门的旁通管。其中,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溶液转换阀、第二溶液转换阀与燃气锅 炉、槽式集热器的导通的转换阀控制装置。从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包括利用燃气进行沸腾蒸发式 溶液再生的燃气锅炉、利用太阳能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槽式集热器、 用于控制溶液进入燃气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第一溶液转换阀、用于控制燃气 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蒸汽混合物进入汽液分离器的第二溶液转换阀,第 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出口与燃气锅炉的溶液输入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入口 连接,燃气锅炉的溶液输出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出口与第二溶液转换阀 的输入口连接;在太阳能充足的条件下,第一溶液转换阀、第二溶液转换阀 与槽式集热器导通,使用槽式集热器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而在太阳能 不充足的条件下,第一溶液转换阀、第二溶液转换阀与燃气锅炉导通,使用 燃气锅炉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采用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这两个沸腾式再生装置有机联结,共用同一管路,通过第一溶液转换阀和第二溶液转换 阀进行切换,可实现提供稳定的再生溶液,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槽式集热器6与燃气锅炉7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生装置,包括采用 非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填料塔3、利用燃气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燃 气锅炉7、利用太阳能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槽式集热器6、用于控制溶 液进入燃气锅炉7或槽式集热器6的第一溶液转换阀5、用于分离水蒸汽和 溶液III的汽液分离器9、用于控制燃气锅炉7或槽式集热器6的溶液蒸汽混 合物进入汽液分离器9的第二溶液转换阀8,填料塔3的溶液输入口 3a与除 湿器的溶液输出口连接,填料塔3的溶液输出口 3b与第一溶液转换阀5的输 入口 5a连接,第一溶液转换阀5的输出口与燃气锅炉7的溶液输入口 7a、 槽式集热器6的溶液输入口 6a连接(具体为,第一溶液转换阀5的输出口 5c与燃气锅炉7的溶液输入口 7a连接,第一溶液转换阀5的输出口 5b与槽 式集热器6的溶液输入口6a连接),燃气锅炉7的溶液输出口7b、槽式集热 器6的溶液输出口 6b与第二溶液转换阀8的输入口连接(具体为,燃气锅炉 7的溶液输出口 7b与第二溶液转换阀8的输入口 8b连接,槽式集热器6的 溶液输出口 6b与第二溶液转换阀8的输入口 8a连接),第二溶液转换阀8 的输出口 8c与汽液分离器9的输入口 9a连接,汽液分离器9的溶液输出口9b与除湿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在太阳能充足的条件下,如在晴朗的白天,第一溶液转换阀5、第二溶液转换阀8与槽式集热器6导通,使用槽式集热器6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 生;而在太阳能不充足的条件下,如在阴天或晚上,第一溶液转换阀5、第 二溶液转换阀8与燃气锅炉7导通,使用燃气锅炉7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 生;采用槽式集热器6与燃气锅炉7这两个沸腾式再生装置有机联结,共用 同一管路,通过第一溶液转换阀5和第二溶液转换阀8进行切换,可实现提 供稳定的再生浓溶液,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除湿器的溶液输出口与填料塔3的溶液 输入口 3a之间、除湿器的溶液输入口与汽液分离器9的溶液输出口 9b之间 的用于加热进入填料塔3溶液I的低温溶液热交换器l;低温溶液热交换器1 的稀溶液输入口 la与除湿器的溶液输出口连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l的稀溶 液输出口 lb与填料塔3的溶液输入口 3a连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1的浓溶 液输入口 lc与汽液分离器9的溶液输出口 9b连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1的 浓溶液输出口 ld与除湿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输入除湿器之前的浓溶液,通 过低温溶液热交换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槽式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驱动的双效型溶液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非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填料塔、利用燃气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燃气锅炉、利用太阳能进行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的槽式集热器、用于控制溶液进入燃气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第一溶液转换阀、用于分离水蒸汽和溶液的汽液分离器、用于控制燃气锅炉或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蒸汽混合物进入汽液分离器的第二溶液转换阀;填料塔的溶液输入口与除湿器的溶液输出口连接,填料塔的溶液输出口与第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入口连接,第一溶液转换阀的输出口与燃气锅炉的溶液输入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燃气锅炉的溶液输出口、槽式集热器的溶液输出口与第二溶液转换阀的输入口连接,第二溶液转换阀的输出口与汽液分离器的输入口连接,汽液分离器的溶液输出口与除湿器的溶液输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远志杨晓西杨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