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液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214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液组合物及其用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乳化型水溶性清洗剂在无外力搅拌情况下自乳化能力不足、易堵塞设备的问题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a)0.5~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0.1~1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c)0.01~8%的多元醇酯;d)0.01~12%的磺酸盐e)50~95%的基础油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采棉机的清洗作业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液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机械化采棉新技术是我国植棉史上的一次历史飞跃,采用机械化采棉不仅可以大大减 少劳动力强度,而且采棉效率也有很大提高。采棉机主要由自走底盘、采摘台、气力输棉 系统、棉箱、清洗淋润系统、自动润滑系统等部件构成。它用旋转的带齿摘锭,将绽开棉 桃中的带籽纤维抓带出来并靠气流送入棉箱。机采棉作业过程为扶导器将棉株扶持导入 采摘室,随着采棉机向前运动,棉株宽度被挤压至80 90mm,旋转着的己经过清洗的摘 锭有规律地伸出栅板,呈水平状垂直插入被挤压的棉株,与开裂吐絮的棉铃相遇,金属摘 锭上的钩齿挂住籽棉,把吐絮棉瓣从开裂的棉铃中拉出,并缠在摘锭上,同时摘锭随滚筒 旋转进入脱棉区,高速旋转的脱棉盘将摘锭上的籽棉反向脱下,脱下籽棉的摘锭则经过喷 嘴喷出的清洗液进行清洗淋润,再进入下一循环采棉工作。清洗液储液箱在采棉机车的后部,体积约1米3左右,存有经水稀释的采棉机清洗液 工作液。采棉机清洗液的作用就是不断进行对循环摘锭的清洗,通过及时清除采摘头上的 各种油污、杂物等,确保采摘头顺利开展下一个采棉和脱棉环节的工作。因此,不同于常 规金属零部件清洗液,采棉机清洗液的清洗对象多样,包括摘锭旋转工作时尾部渗出的润 滑脂、摘锭上残留的棉絮、棉株植物汁液等。同时,在采棉机车的清洗液工作系统结构中, 不设用于可均匀被稀释清洗液的混合搅拌装置,但在清洗液储液箱底部和清洗液喷嘴前端 均设有过滤装置,如果清洗液在没有搅拌的情况下自乳化能力不足,不能均匀分散,将堵 塞过滤装置,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国外有采棉机清洗液产品,但未见任何公开的技术文献报导和专利。其他关于有自乳 化性能的金属清洗剂产品也未见公开报导。文献CN1743441 高渗透性金属清洗剂及制备公开的金属清洗剂由油酸、癸二酸、 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添加剂和余量水组成,用于替代汽、煤油在金属零部件和发动机整机的清洗、除油,有较强的抗乳化性能。CN101195790金属轴承水基清洗剂和配套使 用的漂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金属轴承水基清洗剂,采用石油磺酸钠、油酸三乙醇 胺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椰子油二乙醇胺磷酸酯、纯水等混合,用于在超声波环境下对轴 承的清洗。CN1948446环保型高浓縮低泡防锈金属清洗剂及工艺公开的金属清洗剂由 乙二胺四乙酸、三羟乙基胺、垸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醚、十八烯酸等 组成。上述文献均没有提及产品的自乳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乳化型水溶性清洗剂虽具备一定的清 洗能力,但在无外力搅拌情况下自乳化能力不足、易堵塞过滤设备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 清洗液组合物。该清洗液组合物不仅具有较强的清洗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自乳化能力。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清洗剂组合物 的用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洗液组合物,以重量 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a) 0.5~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 0.1~10%的垸基酚聚氧乙烯醚; C) 0.01~8%的多元醇酯;d) 0.01~12%的磺酸盐;e) 50~95%的基础油。上述技术方案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优选范围为2 15%,烷 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优选范围为1~7%,多元醇酯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5~5%,磺酸盐的 用量优选范围为0.5~8%,基础油的用量优选范围为65~90%。所述基础油优选方案为选自 矿物型基础油、植物型基础油或合成型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优选方案为选自C!2 C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垸基酚聚氧乙烯醚优选方案为选自Q C9烷基酚聚氧 乙烯醚;多元醇酯优选方案为选自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磺酸盐优选方案为选自磺酸钠或 磺酸钡中的至少一种。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清洗液组合物优选方案为还包括0.5~10%的 乳化助剂,其中乳化助剂选自聚氧乙烯酯、脂肪酸皂类或烷基醇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其用 量优选范围为2~7%,其中所述聚氧乙烯酯优选方案为选自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月桂酸聚 氧乙烯酯或蓖麻油聚氧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酸皂类优选方案为选自油酸三乙醇胺5皂、亚油酸单乙醇胺皂或丁二酸三乙醇胺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垸基醇酰胺优选方案为选 自椰子油酰二乙醇胺或月桂酰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清洗液组合物优选方案为还包 括0.5~10%的防锈防腐剂,其用量优选范围为为2~6%,所述防锈防腐剂选自醇胺、脂肪 酸醇胺縮合物或硼胺縮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醇胺优选方案为选自二乙醇胺、三乙醇胺、 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或2-氨基-2-甲基-l-丙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清洗液组合物优选方 案为还包括抗泡剂或偶合剂中的至少一种,抗泡剂优选方案为选自聚醚类抗泡剂或乳化硅 油中的至少一种,偶合剂优选方案为选自异丙醇、乙二醇或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以重量 百分比计,抗泡剂的用量为0.001 1%,优选范围为0.01 0.1%;偶合剂的用量为0.01 5%,优选范围为0.01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上述清洗液组合物用于采棉 机的清洗。其中所述清洗液组合物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以及优选范围与解决技术问题之 一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中的相同。本专利技术清洗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基础油泵入调合釜,开动搅拌器和加热开关,待油品加热至3(TC 6(rC时依次加入所需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多 元醇酯、磺酸钠、防锈防腐剂、抗泡剂和偶合剂,在30'C 6(TC继续保温搅拌2 10小时 即得到黄棕色透明液体。将该液体按2~10重量%比例加水稀释后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清洗液组合物,由于充分利用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多 元醇酯和磺酸钠的协同作用,自乳化能力强,使用中分散均匀且乳化稳定。该清洗液组合 物用于采棉机的工作过程,能够满足没有外力搅拌的采棉机清洗润湿系统要求,不发生堵 塞过滤装置的问题,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清洗效果,能够满足对采棉机摘锭上油污杂物的清 洗,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清洗液组合物的自乳化性采用电导率仪进行测量。该方法使用电导率仪来测量乳化型混合物在蒸馏水中从乳化开始到某一时间,电导率的改变值与其0.5% (质量浓度)溶液完全乳化时的电导率值的比值。计算公式为p = & - Co xl0。 %式中e——定时间内的自乳化率,C0—乳化开始前蒸馏水的电导率,US; Ct—乳化到t时间时溶液的电导率,pS;C计量一待测乳化/半乳化液0.5% (质量浓度)溶液完全乳化时溶液的电导率,pS。6^值越大,说明清洗液的自乳化性能越好。 清洗液清洗能力的测试采用JB4323.2中的重量法进行。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0将基础油泵入调合釜,开动搅拌器和加热开关,待油品加热至40'C时依次加入各组份, 在4(TC继续保温搅拌2小时即得到黄棕色透明液体。清洗剂组合物中各组份及其含量见表 1,其相应的性能指标见表2。表1中,T-80,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天津助剂厂 S-80,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天津助剂厂 S-60,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天津助剂厂 BA60DX,硼胺缩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洗液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a)0.5~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b)0.1~1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c)0.01~8%的多元醇酯; d)0.01~12%的磺酸盐; e)50~95%的基础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液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a)0. 5~2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0. 1~10%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c)0. 01~8%的多元醇酯;d)0. 01~12%的磺酸盐;e)50~95%的基础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的用量为2~15%,垸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为1~7%,多元醇酯的用量为0.5~5%,磺 酸盐的用量为0.5 8%,基础油的用量为65~9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选自矿物型基础油、 植物型基础油或合成型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C2Q脂肪醇聚氧 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选自Cs C9垸基酚聚氧乙烯醚;多元醇酯选自失水山梨醇脂肪 酸酯;磺酸盐选自磺酸钠或磺酸钡中的至少一种。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清洗液组 合物还包括0.5~10%的乳化助剂,其中乳化助剂选自聚氧乙烯酯、脂肪酸皂类或烷基醇酰 胺中的至少一种。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乳化助剂的用 量为2~7%,其中所述聚氧乙烯酯选自硬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谨周勤祖阎勇傅树琴朱明严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