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11010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溶解并清除管路内壁所附着蛋白分子的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及制备方法,质量百分比: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Ⅰ占0.5%~1%,β-环糊精作为成分Ⅱ占0.2%~0.5%,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Ⅲ占0.2%~0.5%,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Ⅳ占0.5%~1%,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Ⅴ占97%~98.6%。优点:一是对塑料、陶瓷、金属、玻璃管路中的蛋白残留清洗效果明显,清洗后,管路内表面不挂水珠,无液体残留,不会对后续的管路使用造成影响;二是对塑料、陶瓷、金属、玻璃管路无腐蚀性,克服了通过酸碱清洗等传统方法对管路内壁的损伤;三是本清洗液使用安全,对人体表无伤害,不存在操作风险;四是本清洗液并不局限于对各种材质管路内部的清洗,也可用于各种硬质表面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溶解并清除管路内壁所附着蛋白分子,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所用包被机、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生产所用喷金划膜仪、蛋白纯化仪等仪器的,属于生物仪器微流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物仪器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涉及蛋白微流控制的生物仪器,对精度要求比较高,对污染物很敏感,而其管路的流畅与否以及残留蛋白的附着会直接影响其精度及后续使用的效果。管路中残留的细小气泡会影响管路内部的压力平衡,进而影响出液精度;而蛋白残留会对仪器后续的使用造成污染,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传统的用于清洗生物仪器管路的清洗液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酸碱类物质,通过酸碱的加入,并反复冲洗,使残留蛋白变性,失去生物活性,以避免管路后续使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是该类清洗液有几点不足之处:其一,酸碱清洗会对金属管路造成腐蚀,会破坏玻璃管路内表面的光洁程度,长期使用也会导致塑料管路的加速老化,造成管路密封性不好;其二,酸碱虽然能让生物蛋白分子失活,但无法完全清除,久而久之,蛋白越积越多,会堵塞微细管路的孔径,造成排液不畅;其三,用酸碱清洗之后,需要用纯化水将残留酸碱清洗干净,当把纯化水排空后,管路内表面由于表面张力会残留水珠,在后续使用时,残留的水珠能稀释蛋白浓度,造成初始排液蛋白浓度不准确,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第二类是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高浓度表面活性剂虽然可以暂时有效的清除管路里面产生的气泡,并能溶解大部分残留的蛋白分子,但对于顽固性的蛋白吸附(如难溶于水的蛋白),效果不佳。在用表面活性剂清洗管路之后,仍然需要用纯化水反复冲洗管路直至去掉表面活性剂残留,此时,一些顽固性的蛋白残留仍然会导致气泡的重新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有效去除生物仪器管路内壁蛋白残留的清洗液,通过清洗后,管路内壁无蛋白残留,不会产生气泡,并且不挂水珠,对后续管路使用无污染,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设计方案:1.β_环糊精在环状结构的中心具有空穴,内部有-CH-与葡萄糖甙结合的氧原子,呈硫水性,葡萄糖2位、3位和6位的-OH基呈亲水性,可通过微弱的范德华力将蛋白分子络合成包接物,增加其溶解性。2.ε -多聚赖氨酸富含正电荷,与带有负电荷的物质有强的静电作用力,并且对蛋白膜有良好的穿透力,可将蛋白膜从管路内表面剥离。3.脱氧胆酸钠是一种离子型去垢剂,可以溶解蛋白,尤其是一些难溶于水的蛋白,如膜蛋白。4.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提供碱性环境,可以维持β-环糊精的稳定状态,同时可以防止 多聚赖氨酸降解并稳定脱氧胆酸钠。5.以上物质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的溶解并清除管路内表面吸附的生物蛋白分子,避免管路后续使用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技术方案:一种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i3_环糊精、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纯化水,且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i3_环糊精、ε_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纯化水五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I占0.5%?1%,β_环糊精作为成分Π占0.2%?0.5%,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ΙΠ占0.2%?0.5%,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IV占0.5%?1%,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V占97%?98.6%。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本清洗液对塑料、陶瓷、金属、玻璃管路中的蛋白残留清洗效果明显,清洗后,管路内表面不挂水珠,无液体残留,不会对后续的管路使用造成影响;二是本清洗液对塑料、陶瓷、金属、玻璃管路无腐蚀性,克服了通过酸碱清洗等传统方法对管路内壁的损伤,特别是对金属管路内表面的破坏;三是本清洗液使用安全,对人体表无伤害,不存在操作风险;四是本清洗液并不局限于对各种材质管路内部的清洗,也可用于各种硬质表面的清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新型清洗液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I占0.5%?1%,β-环糊精作为成分Π占0.2%?0.5%,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m占0.2%?0.5%,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IV占0.5%?1%,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V占97%?98.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I占0.75,β_环糊精作为成分Π占0.3%,ε_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ΙΠ占0.25%,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IV占0.75%,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V占97.95%。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I占0.5%,β_环糊精作为成分π占0.4%,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m占0.3%,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IV占0.8%,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V占98%。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I占0.5%,β-环糊精作为成分π占0.5%,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m占0.2%,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IV占0.5%,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V占98.3%。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权利3所述,先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i3_环糊精、ε-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混合,之后加水溶解,并搅拌均匀,分装于密封玻璃瓶中。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所用生物仪器自带的清洗程序,用该清洗液冲洗管路3次,之后将清洗液保留在管路中I个小时,然后排空,再用纯化水清洗管路10次。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其特征是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i3-环糊精、ε-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纯化水,且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i3_环糊精、ε-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纯化水五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I占0.5%?1%,β-环糊精作为成分Π占0.2%?0.5%,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ΙΠ占0.2%?0.5%,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IV占0.5%?1%,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V占97%?98.6%。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先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i3_环糊精、ε-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混合,之后加水溶解,并搅拌均匀,分装于密封玻璃瓶中。3.—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所用生物仪器自带的清洗程序,用该清洗液冲洗管路3次,之后将清洗液保留在管路中I个小时,然后排空,再用纯化水清洗管路10次。【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溶解并清除管路内壁所附着蛋白分子的,质量百分比: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Ⅰ占0.5%~1%,β-环糊精作为成分Ⅱ占0.2%~0.5%,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Ⅲ占0.2%~0.5%,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Ⅳ占0.5%~1%,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Ⅴ占97%~98.6%。优点:一是对塑料、陶瓷、金属、玻璃管路中的蛋白残留清洗效果明显,清洗后,管路内表面不挂水珠,无液体残留,不会对后续的管路使用造成影响;二是对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仪器管路清洗液,其特征是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β‑环糊精、ε‑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纯化水,且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β‑环糊精、ε‑多聚赖氨酸、脱氧胆酸钠、纯化水五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成分Ⅰ占0.5%~1%,β‑环糊精作为成分Ⅱ占0.2%~0.5%,ε‑多聚赖氨酸作为成分Ⅲ占0.2%~0.5%,脱氧胆酸钠作为成分Ⅳ占0.5%~1%,纯化水为溶剂作为成分Ⅴ占97%~98.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涛詹海燕余铭恩吴琼杉王璐朱伟项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毕肯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