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599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需要复杂的制造工序,就可降低空腔共鸣音的充气轮胎和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该胎体层的轮胎内面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内衬层,所述内衬层是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不同的多个膜层的叠层结构,通过使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最低的膜层发泡而在轮胎内面形成多个凸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地说,所述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有胎体层,在该胎体层的轮胎内面侧配置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由热塑性树脂、或混 合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更详细地说,涉及不需要复杂的制 造工序就可降低空腔共鸣音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充气轮胎与轮辋之间形成的空腔部所产生的空腔共鸣现象是轮胎噪音的重要 原因。例如,行驶中常常听到的频率250Hz左右的噪音和路过道路的接头等时发出的冲击 声都与空腔共鸣现象有关。 现在,作为降低这种由空腔共鸣现象产生的噪音的方法,提出了通过在轮胎内面 安装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橡胶分割片来改变空腔共鸣模式,降低声压水平的方法(例如 专利文献1)。但在向硫化后的轮胎内面安装橡胶分割片时,由于在轮胎内面附着有硫化时 使用的脱模剂、或者轮胎内面被转印有硫化气囊的凹凸模样,所以分割片的接合往往不完 全。因此,随着轮胎转动过程中的反复变形,经长期使用会出现分割片从轮胎内面脱落,耐 久性有困难,以及难以长期保持低噪音效果的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下述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在由主成分为热塑性树脂的材料构成的膜上形成弯折部,使用该具有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该胎体层的轮胎内面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是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不同的多个膜层的叠层结构,通过使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最低的膜层发泡而在轮胎内面形成多个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12-15 318579/2008一种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该胎体层的轮胎内面侧配置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内衬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是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不同的多个膜层的叠层结构,通过使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最低的膜层发泡而在轮胎内面形成多个凸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最高的膜层 的熔点设定在175°C 25(TC的范围,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最高的膜层的熔点与所述热 塑性树脂的熔点最低的膜层的熔点之差为5°C以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最低的膜 层中混炼有填充剂。4. 根据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 点最高的膜层配置在最靠近所述胎体层的一侧,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最低的膜层配置 在距离所述胎体层最远的一侧。5. 根据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衬层的轮胎内 面侧配置橡胶层。6. 根据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 点最低的膜层沿着轮胎圆周方向局部配置。7. —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成型未硫化轮胎,所述未硫化轮胎在一 对胎圈部之间架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太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