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介质以及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7570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引导使定位容易、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提高记录位置的精度的记录介质以及记录装置。上述记录介质是记录介质(L),其特征在于,该记录介质(L)具备被引导阵列部(7),在记录介质(L)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100)具备用于支承所述记录介质(L)的片引导件(3)(支承机构),所述被引导阵列部(7)由该片引导件(3)的支承面(11A)上的为了沿规定的输送方向引导所述记录介质(L)而设有线条的引导阵列部(12)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喷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及其记录介质,特别是涉及记录位置精度的提高。
技术介绍
在输送记录介质的打印装置(记录装置)中,如果输送时记录介质弯曲行进或者倾斜,会出现较小的文字摩擦或者极细的线成为凸凹状从而看起来不是直线的情况。因此,需要较高的记录位置精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相对于打印装置设置左右引导部来提高记录介质的记录位置精度的方法。[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82262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对于普通纸或者相纸这样的形状容易变化的记录介质、或者截断面上存在毛边的记录介质,难以使引导部和记录介质的双方的端部方向完全一致且在引导部和记录介质之间毫无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专利技术以下述的方式或者应用例实现。[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介质具有记录部,其设置在基体材料的一个面上,且具备墨水收纳层;以及被引导阵列部,设置在所述基体材料的、与所述记录部的可视侧相反的一侧。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记录介质,由于记录介质沿着被引导阵列部被输送,因此能够将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维持恒定,能够提高记录介质上记录的记录位置的精度。[应用例2]并且,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记录介质中,所述被引导阵列部可以由鱼糕状(近似半月状,蒲鋅)、反鱼糕状(反蒲鋅)、三角状、凹状或者凸状中的任一个排列形状形成。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记录介质,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引导状态。[应用例3]并且,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记录介质中,所述被引导阵列部可以具有颜色。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记录介质,能够提高记录介质的白色度或光泽感。[应用例4]本应用例的记录装置是用于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有支承机构,其支承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引导阵列部,其设在所述支承机构上,并对上述应用例中所记载的记录介质所具备的被引导阵列部进行引导。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记录装置,能够将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维持恒定,能够提高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位置的精度。[应用例5]并且,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所述记录装置还可以具备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将所述记录介质按压在所述支承机构的支承面上。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记录装置,能够通过按压机构使记录装置的柱面透镜片可靠地与卡合部卡合,能够可靠地维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能够进一步提高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位置的精度。[应用例6]并且,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所述按压机构可以是朝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旋转的旋转辊。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记录装置,由于旋转辊朝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旋转,因此能够縮小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驱动力。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和记录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R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的立体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6是示出检查用图像的记录内容的图。 图7是示出从被引导阵列侧观察检查用图像时的图像的图。 标号说明 3、26...片引导件(支承机构);4.供纸辊(按压机构、旋转辊);5.排纸辊(按压机构、旋转辊);7...被引导阵列部;IIA...上表面(支承面);12. 引导阵列部;27.加重辊(按压机构、旋转辊);100、200、300.记录装置;L.记录介质。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L和记录装置100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装填有记录介质L的状态的记录装置100的概要结构的概要结构图,是从后方观察记录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R部分的放大图。另外,在图l中,设记录介质L行进的方向即箭头X的方向为前方(前侧),设X方向的相反方向为后方(后侧)。并且,设从后方朝向前方的右手方向即箭头Y的方向为右方(右侧),设Y方向的相反方向为左方(左侧)。进而,设箭头Z的方向为上方(上侧),设Z方向的相反方向为下方(下侧),基于这些方向进行以下的说明。图3是从被引导阵列部7侧观察记录介质L的立体图。 记录装置100具有作为外包装体的筐体2 ;作为支承机构的片引导件3,其从下侧支承记录介质L ;作为按压机构的旋转辊即供纸辊4和作为按压机构的旋转辊即排纸辊5,它们从后方朝前方输送载置在片引导件3上的记录介质L ;以及对记录介质L进行记录的记录头6等。 如图3所示,记录介质L在作为基体材料的树脂或者金属片的一个面上形成有被引导阵列部7,在另一个面上形成有作为记录部的图像形成层8。图中的被引导阵列部7呈阵列状地配置有鱼糕状的被引导件13。被引导件13沿着片的输送方向,以片的长度的量线条状地存在。4 另外,对于被引导阵列部7,只要被引导件13和后述的引导件14能够相互啮合即可,除了鱼糕状的形状之外,也可以形成反鱼糕状、三角状、凹状、凸状中的任一种形状。进一步,被引导阵列部7可以无色透明,也可以是有色的,如白色等。例如,在被引导阵列部7为白色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记录介质L的白色感或者光泽感,在被引导阵列部7为银色的情况下,能够呈现金属似的光泽感。 进而,图像形成层8可以由多个层构成,如墨水收纳层、墨水吸收层、树脂覆盖层、原纸层。并且,对于记录介质L,也可以不存在图像形成层8,可以是在树脂或者金属片的一个面上仅形成有被引导阵列部7的状态。在该状态的情况下,直接在被引导阵列部7的背面上进行记录。 在筐体2的后侧的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将记录介质L供给到筐体2内的供纸开口部9,并且,在筐体2的前侧的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将从供给开口部9侧供给的记录介质L排出的排纸开口部10。从供纸开口部9供给到记录装置100中的记录介质L通过供纸辊4和排纸辊5被朝前方输送,并在通过记录头6进行记录之后从排纸开口部10排出到记录装置100的外部。 片引导件3配设在供纸辊4和排纸辊5的下方,整体呈矩形的板状体。该片引导件3设置成为,其前后方向遍及从向供纸开口部9的后方突出的位置到排纸开口部10和排纸辊5之间的位置。并且,在左右的宽度方向具有能够遍及载置的记录介质L的整个宽度地来支承该记录介质的宽度。片引导件3通过省略图示的结构安装在筐体2、或者内部的框等构造体上。 片引导件3具备由树脂形成的板状体的基板11和引导阵列部12。引导阵列部12设在基板11的支承记录介质L的一侧的面即作为支承面的上表面IIA上,线条的引导件14形成阵列状。即,遍及比记录介质L的宽度还宽的宽度并列设置有与记录介质的被引导件13相同形状的引导件14。引导件14的长度方向、S卩引导件14的母线(棱线)方向沿着记录介质L的规定的输送方向、即与供纸辊4和排纸辊5正交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片引导件3的引导阵列部12和记录介质L的被引导阵列部7采用由鱼糕状阵列形成的柱面透镜片。即,片引导件3将形成鱼糕状的面侧朝向上方的柱面透镜片贴在基板11上。另一方面,对于记录介质L,采用喷墨用的相纸做图像形成层8,并将柱面透镜片的非鱼糕面侧贴在相纸的非打印面侧。如果以这种方式采用柱面透镜,能够容易地设置被引导阵列部7和引导阵列部12。 另外,在通过树脂成型来形成基板11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介质具有:记录部,其设置在基体材料的一个面上,且具备墨水收纳层;以及被引导阵列部,其设置在所述基体材料的、与所述记录部的可视侧相反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12-26 2008-332958一种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介质具有记录部,其设置在基体材料的一个面上,且具备墨水收纳层;以及被引导阵列部,其设置在所述基体材料的、与所述记录部的可视侧相反的一侧。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引导阵列部由鱼糕状、反鱼糕状、三角状、凹状或者凸状中的任一个排列形状形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引导阵列部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胜仁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