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瓦生产方法、闸瓦、摩擦体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964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闸瓦生产方法、闸瓦、摩擦体及其应用,该闸瓦生产方法、闸瓦、摩擦体及其应用属于轨道交通车辆配件,该方法包括:将摩擦体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密闭封式啮炼混合、破碎得到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将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钢背放入成型模具中常温压制成型;将压制成型后的器件放入摩擦材料专用固化炉进行固化处理,将完成固化处理后的器件锯切得到成品闸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低磨耗、不易产生金属镶嵌、不伤害车轮,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耐磨性,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耐候性好,对城市不产生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闸瓦生产方法、闸瓦、摩擦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CT-1型闸瓦,该闸瓦分为两部分摩擦体和喷涂粘结剂的钢 背,二者经压制固化而成。该闸瓦的生产方法为,将各种原材料按照配比称重配料后密炼、 粉碎成高分子复合材料;将钢板进行冲压、抛丸、喷涂处理后制成闸瓦的钢背;将处理好的 钢背和粉碎后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放入成型模具中压制成型,然后进行固化处理、锯切处理 后生成闸瓦。 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是由于摩擦体的材料原因,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闸瓦的性能不够优 异,摩擦系数不稳定、耐磨性差、摩擦体易形成金属镶嵌、断裂、掉块和伤害车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闸瓦生产方法、闸瓦、摩擦体及其应用,该闸瓦生 产方法、闸瓦、摩擦体及其应用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低磨耗、不易产生金属镶嵌、不 伤害车轮,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耐磨性,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耐候性好,对城市不产生 污染。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闸瓦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摩擦体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密闭式啮炼混合、破碎得到混合好的高分 子复合材料; 所述摩擦体的原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丁腈橡胶7% -15% ;甲阶段酚醛树脂4% -8% ;云母氧化铁7. 5% -13% ;钢纤维 14% -18% ;石墨3% -8% ;摩擦粉4% -9% ;氧化镁5. 5% -13% ;石油焦炭4% -8% ;二硫化钼2% -5% ;矿物纤纤维18% -30% ;炭黑1% -4% ;不溶性硫磺0. 5% -3% ;二硫化 四甲基秋兰姆0.2% -1% ;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 ; 将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钢背放入成型模具中常温压制成型;将压制成型后的器件放入摩擦材料专用固化炉进行固化处理,将完成固化处理后的器件锯切得到成品闸瓦;所述固化处理温度为80 200°C ;固化时间为28 35h。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闸瓦,所述闸瓦包括摩擦体和钢背; 所述摩擦体的原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丁腈橡胶7% -15% ;甲阶段酚醛树脂4% -8% ;云母氧化铁7. 5% -13% ;钢纤维 14% -18% ;石墨3% -8% ;摩擦粉4% -9% ;氧化镁5. 5% -13% ;石油焦炭4% -8% ;二硫化钼2% -5% ;矿物纤纤维18% -30% ;炭黑1% -4% ;不溶性硫磺0. 5% -3%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O. 2%-1% ;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擦体,所述摩擦体的原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丁腈橡胶7% -15% ;甲阶段酚醛树脂4% -8% ;云母氧化铁7. 5% -13% ;钢纤维 14% -18% ;石墨3% -8% ;摩擦粉4% -9% ;氧化镁5. 5% -13% ;石油焦炭4% -8% ;二硫化钼2% -5% ;矿物纤纤维18% -30% ;炭黑1% -4% ;不溶性硫磺0. 5% -3% ;二硫化 四甲基秋兰姆0.2% -1% ;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闸瓦的应用,所述闸瓦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中。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摩擦体的应用,所述摩擦体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闸瓦中。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低磨耗、不易产生金属镶嵌、不伤害车轮,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耐磨性,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耐候性好,对城市不产 生污染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闸瓦生产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闸瓦生产方法,该方法在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ll、将摩擦体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密闭式啮炼混合、破碎得到混合好的 高分子复合材料; Sll中的摩擦体的原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 丁腈橡胶7% -15% ;甲阶段酚醛树脂4% -8% ;云母氧化铁7. 5% -13% ;钢纤维14% -18% ;石墨3% -8% ;摩擦粉4% -9% ;氧化镁5. 5% -13% ;石油焦炭4% -8% ;二硫化钼2% -5% ;矿物纤纤维18% -30% ;炭黑1% -4% ;不溶性硫磺0. 5% -3% ;二硫化 四甲基秋兰姆0.2% -1% ;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 ; S12、将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钢背放入成型模具中常温压制成型; 该S12中的钢背为处理好的钢背,即经过冲压、抛丸、喷涂处理的钢背,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现有技术。 S13、将压制成型后的器件放入摩擦材料专用固化炉进行固化处理,将完成固化处 理后的器件锯切得到成品闸瓦。 S13中固化处理温度可以为80 200°C ;固化时间可以为28 35h。 在实际情况中,该摩擦体的具体组分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通过实验证明,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生产出的闸瓦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低 磨耗、不易产生金属镶嵌、不伤害车轮,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耐磨性,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 能,耐候性好,对城市不产生污染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一种摩擦体,该摩擦体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 丁腈橡胶7% -15% ;甲阶段酚醛树脂4% -8% ;云母氧化铁7. 5% -13% ;钢纤维14% -18% ;石墨3% -8% ;摩擦粉4% -9% ;氧化镁5. 5% -13% ;石油焦炭4% -8% ;二硫化钼2% -5% ;矿物纤纤维18% -30% ;炭黑1% -4% ;不溶性硫磺0. 5% -3% ;二硫化 四甲基秋兰姆0.2% -1% ;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 上述摩擦体在实际应用中的组分可以参见上述表1中的描述,这里不在赘述。 通过实验证明,用实施例2的摩擦体生产出的闸瓦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低 磨耗、不易产生金属镶嵌、不伤害车轮,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耐磨性,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 能,耐候性好,对城市不产生污染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一种闸瓦,该闸瓦包括摩擦体和钢背,该摩擦体的组分及各 组分的百分比含量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相关描述,该摩擦体的实际组分及各组分的百分比 含量可以参见上述表1中的描述,这里不在赘述。 通过实验证明,实施例3的闸瓦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损、低磨耗、不易产生金属镶嵌、不伤害车轮,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耐磨性,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耐候性好,对 城市不产生污染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一种闸瓦的应用,该闸瓦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 统中。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提供一种摩擦体的引用,该摩擦体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闸 瓦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 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专利技术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闸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摩擦体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密闭式啮炼混合、破碎得到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摩擦体的原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丁腈橡胶7%-15%;甲阶段酚醛树脂4%-8%;云母氧化铁7.5%-13%;钢纤维14%-18%;石墨3%-8%;摩擦粉4%-9%;氧化镁5.5%-13%;石油焦炭4%-8%;二硫化钼2%-5%;矿物纤纤维18%-30%;炭黑1%-4%;不溶性硫磺0.5%-3%;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0.2%-1%;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将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钢背放入成型模具中常温压制成型;将压制成型后的器件放入摩擦材料专用固化炉进行固化处理,将完成固化处理后的器件锯切得到成品闸瓦;所述固化处理为80~200℃;固化时间为28~35h。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闸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摩擦体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密闭式啮炼混合、破碎得到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摩擦体的原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丁腈橡胶7%-15%;甲阶段酚醛树脂4%-8%;云母氧化铁7.5%-13%;钢纤维14%-18%;石墨3%-8%;摩擦粉4%-9%;氧化镁5.5%-13%;石油焦炭4%-8%;二硫化钼2%-5%;矿物纤纤维18%-30%;炭黑1%-4%;不溶性硫磺0.5%-3%;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0.2%-1%;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将混合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钢背放入成型模具中常温压制成型;将压制成型后的器件放入摩擦材料专用固化炉进行固化处理,将完成固化处理后的器件锯切得到成品闸瓦;所述固化处理为80~200℃;固化时间为28~35h。2. —种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瓦包括摩擦体和钢背;所述摩擦体的原料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丁腈橡胶7% -15% ;甲阶段酚醛树脂4% -8% ;云母氧化铁7.5% -13% ;钢纤维 14% -18% ;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高佩宝白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斯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