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和将其模内成形获得的发泡粒子成形体。
技术介绍
聚丙烯系树脂由于其机械强度、耐热性、加工性、价格等的平衡优异以及具有 易焚烧性、易回收性等优异的性质而用于各种领域。将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模内成形 而获得的发泡粒子成形体,由于在无损上述聚丙烯系树脂的优异性质的情况下可附加缓 冲性、隔热性、轻量性等特性,因此广泛用于包装材料、建筑材料、车辆用撞击吸收材 料等。 将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模内发泡成形而获得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成形体 与用于类似用途的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成形体相比,通常耐热性、耐化学品性、韧 性、压縮应力恢复性等优异。另一方面,模内成形之际,为了在使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 子二次发泡的同时使该发泡粒子相互熔粘,必须进行比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的模内 成形条件更高温的加热,即利用更高饱和蒸气压的水蒸气的加热。为此,必需高耐压规 格的金属模和高冲压的专用成形机,随之而来使用的能源成本也巨大。 作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的方法,特开2000-894号公报公开了用更低熔点的不同 种树脂包覆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表面的方法。用于该包覆的 ...
【技术保护点】
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其是将发泡粒子1~3mg作为试验片,基于JIS K7121(1987年)记载的热通量差示扫描热量测定法,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到200℃后,以10℃/分钟的冷却速度降温到30℃,再次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30℃升温到200℃之际获得DSC曲线,根据该曲线确定的树脂熔点为大于等于120℃小于140℃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b),其特征在于, 将该发泡粒子(b)在耐压容器内通过温度低于前述树脂熔点5℃的饱和水蒸气加热10秒钟之际,加热前后的发泡粒子的表观密度比(ρR)[(加热前的发泡粒子的表观密度)/(加热后的发泡粒子的表观密度)]不超过1.5。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2-17 2007-324644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其是将发泡粒子1~3mg作为试验片,基于JIS K7121(1987年)记载的热通量差示扫描热量测定法,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到200℃后,以10℃/分钟的冷却速度降温到30℃,再次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30℃升温到200℃之际获得DSC曲线,根据该曲线确定的树脂熔点为大于等于120℃小于140℃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b),其特征在于,将该发泡粒子(b)在耐压容器内通过温度低于前述树脂熔点5℃的饱和水蒸气加热10秒钟之际,加热前后的发泡粒子的表观密度比(ρR)[(加热前的发泡粒子的表观密度)/(加热后的发泡粒子的表观密度)]不超过1.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作为前述聚丙烯系树脂 发泡粒子(b)的基材树脂的聚丙烯系树脂(a)为熔点大于ll(TC小于等于135t:的聚丙烯系 树脂(al)50 80重量% 、和熔点125°C以上140°C以下的聚丙烯系树脂(a2)50 20重量% 的混合树脂,且聚丙烯系树脂(al)与聚丙烯系树脂(a2)的熔点温度差[(a2的熔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及川政春,野原德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JSP,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