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广云专利>正文

杠杆式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656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杠杆式飞轮,包括带有棘齿的外套(1)、开有千斤安装大口(21)的里芯(2)、钢珠(4)、千斤(3)及千斤簧(5),千斤(3)的外侧面设为内凹的弧线形,千斤(3)的内侧面设为中部带有凸起(31)的弧线形,簧槽(32)设在千斤(3)一端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杠杆式飞轮的千斤采用杠杆原理进行设计,杠杆的支点为千斤内侧面的凸起,千斤在千斤簧力、凸起、外套棘齿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外套与里芯的啮合、分离。在加工里芯时,只需开千斤安装大口一道工序,省去了原来的加工千斤卡入孔、斜口和光孔工序,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难度,成品率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飞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灵敏度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飞轮,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电动 车、摩托车使用的零件。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飞轮,其单向啮合功能是靠棘轮、棘爪式机构实现的,飞轮外套的内齿为棘轮,飞轮里芯装上2个千斤构成棘爪。千斤的一端在里芯的 卡入孔内转动,另一端在千斤簧的作用下向外撑开,通过棘轮运动来啮合、 分离工作。千斤簧的一端插入平挡止口内,另一端抵在千斤内侧的簧槽内, 里芯上不仅开有安装千斤的大口,大口一端还开有千斤卡入孔,正是这种结 构使千斤成为飞轮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在生产中,加工工序为四道,工序长, 加工难度大,废品率高,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縮减加工工序为一道, 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成品率的杠杆式飞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杠杆式飞轮包括带有棘齿的外套、开有 千斤安装大口的里芯、钢珠、千斤及千斤簧,千斤的外侧面设为内凹的弧线 形,千斤的内侧面设为中部带有凸起的弧线形,簧槽设在千斤一端的外侧面。本技术杠杆式飞轮千斤和千斤簧采用杠杆原理进行设计,千斤的外 侧面为内凹的弧线形,千斤内侧面的中部带有凸起,簧槽设在千斤一端的外 侧面,这样,杠杆的支点在千斤内侧面的凸起,千斤簧槽一端在千斤簧力的 作用下压下,另一端则跳起。工作时,飞轮外套转动,由于千斤在千斤簧力 的作用下,远离簧槽的一端翘起,该端抵住外套棘齿,使里芯随外套一起转 动;当外套反向旋转时,外套棘齿向内压迫千斤的翘起端,克服千斤簧力, 使外套棘齿沿千斤滑动,外套与里芯分离。这种飞轮结构,在加工里芯时, 只需开一个千斤安装大口,省去了加工千斤卡入孔、斜口和光孔,使加工工 序由原来的四道简化为一道,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难度,成品率大 幅度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飞轮结构简单,使用性能可靠,单向性好,灵敏度高。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本技术杠杆式飞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杠杆式飞轮主要包括带有棘齿的外套l、 里芯2、千斤3、千斤簧5、钢珠4、平挡6、丝挡7,里芯2上开有安装千斤 的大口21,用于放入千斤3,千斤3的外侧面为内凹的弧线形,与外套l的 棘齿相配合。千斤3的内侧面为中部带有凸起31的弧线形,凸起31作为杠 杆的支点,使千斤3能够左右摆动。千斤3—端的外侧面开有簧槽32,千斤 簧5的一端插入平挡6止口61内,另一端卡入簧槽32内,对千斤3施力, 使千斤3另一端翘起,实现里芯2与外套1啮合。本技术可以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也可以广泛应用于 一般低速机械传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式飞轮,包括带有棘齿的外套(1)、开有千斤安装大口(21)的里芯(2)、钢珠(4)、千斤(3)及千斤簧(5),其特征在于:千斤(3)的外侧面设为内凹的弧线形,千斤(3)的内侧面设为中部带有凸起(31)的弧线形,簧槽(32)设在千斤(3)一端的外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杠杆式飞轮,包括带有棘齿的外套(1)、开有千斤安装大口(21)的里芯(2)、钢珠(4)、千斤(3)及千斤簧(5),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广云
申请(专利权)人:袁广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