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适于让所储存装置沿第一方向装入。上述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包括板体、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板体具有第一排的第一冲压开口与第二排的第二冲压开口。第一排与第二排在第二方向上实质地交错排列。第一折弯部连接至第一冲压开口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第二折弯部连接至第二冲压开口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储存装置被限制在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一种承载结构,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除了可处理数据之外,也肩负储存数据的功能,因此计算机中会有许多储存装置,例如光驱、磁盘驱动器、硬盘机等等,其中硬盘提供了价格便宜、高速度与大容量的储存空间,可作为储存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使用者的数据等,因此计算机使用所需的软件及数据大部分皆储存于硬盘中,硬盘可说是计算机最重要的数据储存组件。并且随着制造技术的演进,现在大容量的硬盘价格相当低廉,相当适合用于服务器等需要储存大量数据的电子设备中。 在服务器中,大多以磁盘阵列(RAID)作为数据储存工具。磁盘阵列的好处在于把多个相对便宜的硬盘组合起来,使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一个价格昂贵且容量巨大的硬盘,可以大幅增强数据整合度、容错功能、并且能增加数据处理量或储存容量。而现在常见的服务器多为机架式计算机主机(Rack mount computer),此种形式的计算机主机安装储存装置时,需要用到专用的承载结构。 图1为传统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l,传统的承载结构IOO在板 体110上冲压出椭圆形开口 120,并在椭圆形开口 120的周围翻边形成突出于板体110的折 边130,上下两个椭圆形开口 120的折边130的上下边缘之间,形成一个轨道,以承载储存 装置Al。然而,为了让折边130能够从板体110成型足够的长度来承载储存装置Al,椭圆 形开口 120的尺寸能够縮小的范围有限。如此一来,椭圆形开口 120必须要有足够的短轴 距离D1,否则折边130突出的长度将不足以承载储存装置A1。因此,相邻的两个储存装置 Al间的距离D2无法縮短至4mm以下。部分的服务器主机要求距离D2必须小于3. 5mm,才 能使承载结构100的高度D3合于主机的安装空间设计,但承载结构100的高度D3降低的 程度有限,并无法安装至此类的的服务器主机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可节省承载结构占用的体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适于让所储存装置沿第一方向装入,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板体具有第一排的第一冲压开口与第二排的第二冲压开口。第一排与第二排在第二方向上实质地交错排列。第一折弯部连接至第一冲压开口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第二折弯部连接至第二冲压开口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储存装置被限制在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折弯部实质地位于第一水平线上,且第二折弯部实质地位于第二水平线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水平线与第二水平线彼此不重合。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引部以及第二导引部。第一导引部连接至第一折弯部,且用以导引储存装置。第二导引部连接至第 二折弯部,且用以导引储存装置。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分别朝向板体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弯折。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与板体为一 体成型,并且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板体分别朝向板体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弯折 成型。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冲压开口与第二冲压开口在第一 方向上错位排列。 本专利技术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通过冲压开口与弯折部的设计,可縮短承载结构中 相邻的两个储存装置之间的距离,让承载结构的尺寸縮小,使承载结构能安装至空间狭小 的机壳中。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图1绘示传统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 图3绘示另一实施例中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承载结构 200包括板体210、第一折弯部220与第二折弯部230。板体210具有第一排Rl的第一冲压 开口 240与第二排R2的第二冲压开口 250。第一排Rl与第二排R2在第二方向M2上实质 地交错排列。第一折弯部220分别连接至第一冲压开口 240在第二方向M2上的同一侧,本 实施例中第一折弯部220可实质地位于第一水平线Ll上。第二折弯部230分别连接至第 二冲压开口 250在第二方向M2上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230实质地位于第二水 平线L2上,并且第一水平线Ll例如与第二水平线L2彼此不重合。此外,本实施例中,承载 结构200具有多个第一排Rl的第一冲压开口 240与第二排R2的第二冲压开口 250。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结构200可让储存装置A2沿第一方向Ml装入,其中储存装置 A2被限制在第一折弯部220与第二折弯部230之间。此外,第一方向Ml与第二方向M2可 为互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结构200还可包括第一导引部222与第二引导部232,其中第 一引导222部连接至第一折弯部220,第二导引部232连接至第二折弯部230,第一导引部 222与第二导引部232均可用以导引储存装置A2。此外,第一折弯部220、第二折弯部230 与板体210可为一体成型,并且第一折弯部220、第二折弯部230可分别朝向板体210的相 对两侧弯折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A2由第一方向Ml安装至承载结构200中。在安装的过程中,第一导引部222与第二导引部232可引导储存装置A2进入定位,让使用者能够更轻 易的安装储存装置A2。此外,承载结构200中第一折弯部220与第二折弯部230不在同一 水平线上的设计,可使相邻的两个储存装置间保持一距离D4,确保空气能在储存装置A2之 间流通,提供良好的热对流环境以利储存装置A2散热。 而在图2所示的承载结构200中,第一冲压开口 240以及第二冲压开口 250的孔 径与相邻的两个储存装置A2间的距离D4无关,相邻的两个储存A2装置间的距离D4为第 一水平线Ll与第二水平线L2之间的距离,若第一水平线Ll与第二水平线L2重合,相邻的 两个储存装置A2间的距离D4甚至可为O,但是基于散热的考量,承载结构200中两储存装 置A2之间还是保留了一距离D4以供储存装置A2散热,此距离D4可小于3. 5mm,可安装于 内部空间有限的服务器主机中。因此,本实施例的承载结构200可通过减少相邻的两个储 存装置A2间的距离D4,达到縮减承载结构200的高度D5的目的,让此承载结构200可安装 至空间狭小的服务器主机中。此外,第一冲压开口 240与第二冲压开口 250在第一方向M1 上可为错位排列,使第一折弯部220与第二折弯部230不会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当距离D4 很小时,错位排列的设计可确保位于第一水平线Ll与第二水平线L2之间的板体210仍具 有足够的强度,使第一折弯部220与第二折弯部230能够稳固地支撑储存装置A2。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在另一个实 施例中还可利用承载结构200与承载结构200A的组合,安装更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适于让所储存装置沿第一方向装入,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具有第一排的第一冲压开口与第二排的第二冲压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排与所述第二排在第二方向上实质地交错排列;第一折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冲压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以及第二折弯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冲压开口所述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储存装置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适于让所储存装置沿第一方向装入,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具有第一排的第一冲压开口与第二排的第二冲压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排与所述第二排在第二方向上实质地交错排列;第一折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冲压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以及第二折弯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冲压开口所述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储存装置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实质地位于第一水平线上,且所述第二折弯部实质地位于第二水平线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水平线与所述第二水平线彼此不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锋,郑再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