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枕、侧架整体芯制作及下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98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铸造工艺及柔性制造技术领域,为一种摇枕、侧架整体芯制作及下芯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一条酯硬化造型生产线和一条机器人锁芯、下芯生产线。该工艺采用酯硬化水玻璃砂自硬工艺在造型生产线上将摇枕、侧架原多片砂芯分别整合成上下片制出,经表干放置一定时间后,输送至机器人锁芯、下芯生产线,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精确定位,机器人完成砂芯锁芯操作,随后将锁好的整体砂芯精确放入砂模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操作过程中激冷材料好放置,退让性好,铸件裂纹倾向小,实现了摇枕、侧架重要部位及其扩展区域在内的内腔无披缝、无台阶,消除了由于内腔披缝、台阶带来的裂纹等缺陷,减少了芯撑使用数量,保证了铸件壁厚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工艺及柔性制造
,涉及一种摇枕、侧架整体芯制作及下芯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铁路行业在摇枕、侧架生产中采用的整体芯制作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树脂砂冷芯盒射芯方式制芯,用手工夹具下芯; 2采用树脂砂冷芯盒壳型制芯,用机械定位机械下芯; 3采用水玻璃砂酯硬化盒内挤压成型或盒内锁芯制芯(长度方向L、D需要分段), 采用手工夹具下芯; 上述几种整体芯制作工艺的缺点在于,树脂砂射芯及壳型制芯时,操作过程中激 冷材料不好放置,砂芯退让性不好,铸件裂纹倾向大,另外树脂砂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有害的 有毒气体;酯硬化盒内挤压成型或盒内挤压锁芯效率比较低;下芯精度不高,劳动强度大, 砂芯容易损坏,手工夹具下芯效率低;机械定位下芯设备不能与现有大多数厂家的造型制 芯生产线柔性结合,不易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铸件内腔普遍存在横向、纵向披 缝、台阶、砂眼,壁厚不易保证等技术问题,还有可能形成裂纹源的缺点,提出一种摇枕、侧 架整体芯的制作及下芯工艺,适应用于铁路车辆用摇枕、侧架整体芯砂芯的制作及下芯,实 现了砂芯的抓取、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枕、侧架整体芯的制作及下芯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一条酯硬化水玻璃砂整体芯制芯生产线和一条机器人锁芯、下芯生产线;其中:所说的酯硬化水玻璃砂整体芯制芯生产线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生产线上先将预先制作好的芯骨放入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中,冷铁、铬矿砂放入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中砂芯易形成缩松、缩孔等缺陷的热节部位;第二步:启动混砂机(1)混制芯砂,填入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然后在震实台(2)经微震震实后,将分型面凸起的的摇枕下片砂芯(40)精确对正组合,完成摇枕整体芯的合片;此时工人沿砂芯分型面刷涂料;与此同时,摇枕机器人(11)对已进...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摇枕、侧架整体芯的制作及下芯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一条酯硬化水玻璃砂整体芯制芯生产线和一条机器人锁芯、下芯生产线;其中所说的酯硬化水玻璃砂整体芯制芯生产线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生产线上先将预先制作好的芯骨放入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中,冷铁、铬矿砂放入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中砂芯易形成缩松、缩孔等缺陷的热节部位;第二步启动混砂机(1)混制芯砂,填入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然后在震实台(2)经微震震实后,将分型面凸起的砂子刮平,加装摇枕下砂芯随形垫块(34)和摇枕上砂芯随形垫块(37)后,盖上托芯板(35)形成摇枕下芯盒体(25)和摇枕上芯盒体(26);第三步由一次转运小车(3)将摇枕下芯盒体(25)和摇枕上芯盒体(26)输送至一次表干炉(4)进行初表干;第四步经烘干的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中的摇枕下砂芯(40)和摇枕上砂芯(39)有了一定的初始强度后进入翻转起模机(5);第五步翻转起模机(5)将摇枕下芯盒(33)和摇枕上芯盒(36)与摇枕下砂芯(40)和摇枕上砂芯(39)、摇枕下砂芯随形垫块(34)和摇枕上砂芯随形垫块(37)及托芯板(35)分离;第六步分离后的摇枕下砂芯(40)和摇枕上砂芯(39)、摇枕下砂芯随形垫块(34)和摇枕上砂芯随形垫块(37)与托芯板(35)一体,简称摇枕下芯板体(28)或摇枕上芯板体(29);再由二次转运小车(6)输送至二次表干炉(7)进行二次表干;经二次表干后的摇枕下芯板体(28)和摇枕上芯板体(29)在辊道(8)上放置6-8小时后,输送至机器人锁芯、下芯生产线;所说的机器人锁芯、下芯生产线包括摇枕锁芯、下芯生产过程和侧架锁芯、下芯生产过程两部分,具体步骤如下(1)摇枕锁芯、下芯生产过程第一步首先将摇枕下芯板体(28)由摇枕型芯上料工位(9)输送至摇枕型芯工作工位(10);第二步摇枕机器人(11)对摇枕下芯板体(28)上的摇枕下砂芯(40)工艺设定的特征面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并将摇枕下砂芯(40)空间坐标信息返回中控室(12),中控室(12)通知摇枕机器人(11);第三步摇枕机器人(11)接到指令后在四个摇枕砂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国志扈晓旻李辉刘晓鸣张光胜霍丽珍王林周全陈栋柱弓胜文王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晋西铁路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