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制取成品山茶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812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冷制取成品山茶油的方法,利用激活生大豆粉中的大豆脂肪氧合酶和硅酸镁化合物对山茶油原油进行制取技术中关键性的脱色、脱臭、脱酸处理,生产符合GB11765-2003标准的一级成品山茶油。整个工艺过程所需辅料用量少,最高温度不超过60℃,节约能源,几乎不排放废水,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山茶油原油中的各种活性有益成分,同时防止高温精炼山茶油中有害产物反式脂肪酸的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使用全脂活性大豆粉作为山茶油原油制取过程中的脱色剂、使用一 种硅镁化合物作为山茶油原油制取过程中的脱臭、脱酸剂,得到符合GB11765-2003标准的 一级成品山茶油的方法。 未经加工过的山茶油原油可以用山茶树种子通过压榨、碾碎等机械方法获得,也 可用溶剂萃取方式获得。
技术介绍
标准制取成品山茶油的方法是使用碱性溶液对山茶油原油进行处理,除去原油 中的游离脂肪酸;然后用酸性白土对油相进行处理,从油相中吸附足够的色素,起到脱色的 作用;由于酸性白土有较大的土腥味还要通过超过20(TC蒸汽对油相进行脱臭;最后用过 滤的方法将山茶油和酸性白土分离,得到精炼后成品山茶油。 标准工业山茶油精炼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碱洗、蒸汽脱臭),耗能高(操作温 度超过20(TC,需要专业锅炉设备),废水废料排量大等缺点。同时山茶油作为我国特有的 高营养油种,因为采取标准工业山茶油精炼方法,采用高温制取技术,而大大消耗掉了山茶 油原油中的各种有益的活性物质。 另外标准工业山茶油精炼技术必须通过高温脱臭的过程,期间发生热聚合反应,造成脂肪酸的异构化,会产生部分反式脂肪酸,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方法在对山茶油原油进行处理的时候,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废水的排放以及各种有害副产物的生成,同时还要尽量保证山茶油原油中各种有效活性成分(如山茶柑、茶多酚、维生素族群、角鲨烯等)的保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方法使用的全脂活性大豆粉是经过机械方法破碎大豆种子,未经过高温高压熏 蒸处理得到的大豆种子粉末。全脂活性大豆粉能够有效保留大豆种子中的大豆脂肪氧合 酶,在硅酸镁化合物充分混合的微碱性环境下,在某些无机盐辅助下(如柠檬酸钠),激活 其中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将山茶油原油中的亚油酸氧化成过氧化亚油酸,过氧化亚油 酸通过耦合反应破坏山茶油中的主要色素物质类胡萝卜素中的双键,起到给山茶油脱色的 作用。 大豆脂肪氧合酶对底物有特异性要求,主要选择戊二希1,4双键的油脂作为发生 作用的底物。在山茶油原油中发生作用时,选择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作为底物。 在使用全脂活性大豆粉为山茶油原油进行脱色时,为防止山茶油原油出现过氧化 值升高的情况,应先从山茶油原油中取出小部分原油和全脂活性大豆粉与硅酸镁化合物的 混合物预处理后,再添加到大量需脱色的山茶油原油中进行脱色。 在预处理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4(TC,可以有效加快大豆脂肪氧合酶的反应速度。 本方法中使用的硅酸镁化合物其中氧化硅百分比量为63% 69%、氧化镁百分比量为12% 15%,^值9 11,比表面积^ 450m7g,外观是一种无味白色多孔性结构的 球面体颗粒或粉末,它属于两性化合物,在空气中吸收水分。 本方法中使用的硅酸镁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能够从山茶油中吸附游离酸以及金属离子(如钾离子、钠离子)。在与游离酸和金属离子结合后,会形成较大粒度的复合盐晶体,复合盐晶体具有多孔较大表面积比的特性,也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够吸附山茶油中色素和气味。并且可以作为最后山茶油过滤过程中的助滤剂使用。 本方法中添加的水起到柠檬酸钠的溶解以及促成激活大豆脂肪氧合酶活化环境形成的功能,来源为纯水。 本方法采用低温真空脱水法除去山茶油中的水分,脱水时使用真空泵保持脱水容 器内相对真空度-0. 0814Mpa以上,在6(TC以下就可以将水分降到山茶油中含量0. 1%以下。 本方法整个工艺过程中最高温度为6(TC,在真空脱水时达到。 实施方法 将100份山茶油原油加热至4(TC后投入0. lmol浓度柠檬酸钠水溶液3份,以30 转/分钟匀速搅拌20分钟后,停止搅拌,将山茶油原油冷却至常温。 从刚才处理过的山茶油原油中取5份山茶油原油作为底油与2份全脂活性大豆粉 充分混合调成浆糊状后,再与1份硅酸镁化合物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4小时,温度保持 在40°C。 将上一步全脂活性大豆粉、山茶油原油、硅酸镁化合物混合物投入到剩余的95份 山茶油原油中,以50转/分钟匀速搅拌,使全脂活性大豆粉、硅酸镁化合物以悬浮液形式在 山茶油原油中成均匀分布4小时,温度保持在40°C。 将搅拌速度降低到30转/分钟匀速搅拌,将上述山茶油混合液加热至60°C ,使用 真空泵保持容器内相对真空度-0. 0814Mpa以上,进行低温蒸馏脱水至山茶油含水量低于 0. 1%后保持相对真空度不变情况下,将山茶油混合液温度降至室温。 将山茶油混合液注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得到符合GB11765-2003标准的一级成 品山茶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冷制取成品山茶油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全脂活性大豆粉和硅酸镁化合物对山茶油原油进行处理,然后将山茶油从全脂活性大豆粉和硅酸镁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符合GB11765-2003标准的一级食用山茶油成品油。

【技术特征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冷制取成品山茶油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全脂活性大豆粉和硅酸镁化合物对山茶油原油进行处理,然后将山茶油从全脂活性大豆粉和硅酸镁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得到符合GB11765-2003标准的一级食用山茶油成品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全脂活性大豆粉是由大豆种子不经过高温 高压熏蒸,只经过机械粉碎得到的大豆种子粉末。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硅酸镁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 63% 69%的氧化硅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