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576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制品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所述生物制品用于制备治疗肿瘤药物,所述生物制品包括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和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制品通过补充外源性的所述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和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来调整乙酰胆碱和其他相关代谢途径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人血浆中提取纯化胆碱酯酶可能无法满足治疗癌症的巨大需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制品在中和降解神经毒剂和有机磷毒剂、水解饥饿激素及抗皱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制品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胆碱酯酶分为两大类,那些优先水解乙酰胆碱酯类如乙酰胆碱的酶,其酶活性对化学抑制剂bw284c51敏感,被称为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乙酰胆碱乙酰水解酶。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实型、特异型、纯正型、红细胞型或i型胆碱酯酶,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并以不同分子形式存在于红细胞、神经末梢、肺、脾和大脑灰质。乙酰胆碱酯酶在体内主要用于水解乙酰胆碱。那些优先水解其他类酯如丁酰胆碱的酶,其酶活性对化学抑制剂四异丙酯焦磷酰胺(iso-ompa)敏感,被称为丁酰胆碱酯酶(bche,ec 3.1.1.8)。

2、丁酰胆碱酯酶也被称为假性丁酰胆碱酯酶或非特异丁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根据其电荷、疏水性、与细胞膜或细胞外结构互动及亚基组成而进一步分类。该酶又称血浆型、血清型、苯甲酰型、虚假型或ii型胆碱酯酶,有超过11个同工酶变异体。丁酰胆碱酯酶优先使用丁酰胆碱和苯甲酰胆碱作为其体外反应底物。该酶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浆、肝、胰、肠粘膜、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平滑肌和心脏。人血浆丁酰胆碱酯酶是一个球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制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品用于制备治疗肿瘤药物,所述生物制品包括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和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制品通过补充外源性的所述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和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来调整乙酰胆碱和其他相关代谢途径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包括肝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头颈癌或血液肿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制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品用于制备治疗肿瘤药物,所述生物制品包括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和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物制品通过补充外源性的所述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和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来调整乙酰胆碱和其他相关代谢途径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包括肝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头颈癌或血液肿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或seq id no:4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丁酰胆碱酯酶-白蛋白融合蛋白和重组丁酰胆碱酯酶-fc融合蛋白均来自动物表达系统、病毒转导系统、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跃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桀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