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7248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克服现有技术被动放线的缺陷。包括底架、支承座和主轴,主轴上固定有回转盘,回转盘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回转盘上设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放线架,各个放线架分别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每个放线架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能固定绕线盘的放线轴,每个放线架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放线轴相连接。其优点在于:1、能够方便地实现主动放线,放线的张力恒定,不会造成绞线过紧或者过松。2、整体结构简单,工作性能稳定,加工而成的产品品质高,特别适用于对超导电缆的加工。3、控制电路设计合理,在张力发生变化时,能够实时地进行调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特别适用于对超导电缆的加工。
技术介绍
绞线机的放线装置对于绞线的质量、效率、应用范围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绞线机的放线装置通常都是被动放线的,即导线在受到外部的牵引力时实现放线。 为了提高绞线机的工作性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退扭放线装置[申请号CN200610033646. 5],它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固定放线轮的拨盘,拨盘带动放线轮转动放线,机架上固定有多个过线轮,放线轮上的芯线绕过过线轮输出,机架上与拨盘同轴安装有空心轴,空心轴中空,顶部活动固定有两个并列的过线轮。拨盘安装于机架的中部,拨盘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电机。机架上固定有一芯线环绕柱,放线轮上的芯线先绕过芯线环绕柱再绕过其它过线轮输出。机架上固定有立柱,立柱上活动固定有排线滑轮。空心轴上还装有调节螺母。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线装置的工作性能,但是由于被动放线所固有的技术缺陷,仍然难以满足使用所需。为此,还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电缆对绞机的主动放线装置[申请号200620104652. 0],它包括电动机,滑轮轨道,涨力调整滑轮,静滑轮,滑轮轨道,电位器,调整电位器螺旋杆,工艺盘,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所述的三相电动机连接变频器控制器。该装置虽然实现了主动放线,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1、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操作起来也不够方便。2、难以适用于对超导电缆进行加工,工作的稳定性不高,精度难以满足要求,加工而成的产品品质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实现主动放线,应用范围广泛,加工而成的产品品质高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包括底架、固定在底架上的两个支承座和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支承座转动连接的主轴,在主轴上固定有回转盘,且回转盘与设置在底架上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盘上设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放线架,各个所述的放线架分别与上述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在每个放线架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能固定绕线盘的放线轴,在每个放线架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与放线轴相连接且能带动放线轴转动。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放线架上的放线电机、减速箱和传动带,放线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的输入端相连,在减速箱的输出端和放线轴之间设有上述的传动带。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架上的电动机,变速器和传动结构,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变速器的输入端相连,变速器的输出端与传动结构相连,所述的传动结构与上述的回转盘和放线架相连接。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张力反馈装置,且所述的张力反馈装置与放线架一一对应设置,上述的张力反馈装置、放线电机和电动机均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底架上固定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位于回转盘的下方。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变速器输出端的主动齿轮和若干个与回转盘转动连接的双联齿轮,所述的双联齿轮的一端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双联齿轮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放线架上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主轴的一端固定有并线装置,所述的张力反馈装置设置在并线装置和回转盘之间。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回转盘上的各个放线架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放线电机为伺服电机。 在上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中,所述的并线装置的一侧还设有成型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的优点在于1、能够方便地实现主动放线,放线的张力恒定,不会造成绞线过紧或者过松。2、整体结构简单,工作性能稳定,加工而成的产品品质高,特别适用于对超导电缆的加工。3、控制电路设计合理,在张力发生变化时,能够实时地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电结构框图。 图中,底架1、支承座2、主轴3、回转盘4、驱动机构5、电动机51、变速器52、主动齿轮53、双联齿轮54、从动齿轮55、放线架6、绕线盘7、放线轴8、动力机构9、放线电机91、减速箱92、传动带93、张力反馈装置10、控制电路11、刹车装置12、并线装置13、成型模1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包括底架1、固定在底架1上的两个支承座2和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支承座2转动连接的主轴3。在主轴3上固定有回转盘4,且回转盘4与设置在底架1上的驱动机构5相连接。回转盘4上设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放线架6,各个所述的放线架6分别与上述的驱动机构5相连接。回转盘4上的各个放线架6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在每个放线架6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能固定绕线盘7的放线轴8,在每个放线架6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动力机构9,所述的动力机构9与放线轴8相连接且能带动放线轴8转动。 动力机构9包括固定在放线架6上的放线电机91、减速箱92和传动带93,放线电机91的输出轴与减速箱92的输入端相连,在减速箱92的输出端和放线轴8之间设有上述的传动带93。这里的放线电机91为伺服电机。4 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的电动机51,变速器52和传动结构,电动机51的输出轴与变速器52的输入端相连,变速器52的输出端与传动结构相连,所述的传动结构与上述的回转盘4和放线架6相连接。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变速器52输出端的主动齿轮53和若干个与回转盘4转动连接的双联齿轮54,所述的双联齿轮54的一端均与主动齿轮53相啮合,双联齿轮54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放线架6上的从动齿轮55相啮合。 如图1和2所示,主轴3上设置有若干个张力反馈装置10,且所述的张力反馈装置10与放线架6 —一对应设置。如图3所示,上述的张力反馈装置10、放线电机91和电动机51均与控制电路11相连接。 底架1上固定有刹车装置12,刹车装置12位于回转盘4的下方。主轴3的一端固定有并线装置13,所述的张力反馈装置IO设置在并线装置13和回转盘4之间。并线装置13的一侧还设有成型模14。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底架1、支承座2、主轴3、回转盘4、驱动机构5、电动机51、变速器52、主动齿轮53、双联齿轮54、从动齿轮55、放线架6、绕线盘7、放线轴8、动力机构9、放线电机91、减速箱92、传动带93、张力反馈装置10、控制电路11、刹车装置12、并线装置13、成型模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包括底架(1)、固定在底架(1)上的两个支承座(2)和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支承座(2)转动连接的主轴(3),在主轴(3)上固定有回转盘(4),且回转盘(4)与设置在底架(1)上的驱动机构(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盘(4)上设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放线架(6),各个所述的放线架(6)分别与上述的驱动机构(5)相连接,在每个放线架(6)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能固定绕线盘(7)的放线轴(8),在每个放线架(6)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动力机构(9),所述的动力机构(9)与放线轴(8)相连接且能带动放线轴(8)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包括底架(1)、固定在底架(1)上的两个支承座(2)和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支承座(2)转动连接的主轴(3),在主轴(3)上固定有回转盘(4),且回转盘(4)与设置在底架(1)上的驱动机构(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盘(4)上设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放线架(6),各个所述的放线架(6)分别与上述的驱动机构(5)相连接,在每个放线架(6)上分别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能固定绕线盘(7)的放线轴(8),在每个放线架(6)上还分别设有一个动力机构(9),所述的动力机构(9)与放线轴(8)相连接且能带动放线轴(8)转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9) 包括固定在放线架(6)上的放线电机(91)、减速箱(92)和传动带(93),放线电机(91) 的输出轴与减速箱(92)的输入端相连,在减速箱(92)的输出端和放线轴(8)之间设有上 述的传动带(9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5) 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的电动机(51),变速器(52)和传动结构,电动机(51)的输出轴 与变速器(52)的输入端相连,变速器(52)的输出端与传动结构相连,所述的传动结构与上 述的回转盘(4)和放线架(6)相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绞线机的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阳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