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真菌菌株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539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菌菌株:该菌株为稻瓶霉(Phialophora oryzae)真菌菌株R5-6-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2008年10月27日,保藏号:CGMCC 2737。该真菌菌株能用于促进植物(特别是水稻)的生长和增加其生物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生稻内生的真菌菌株及其在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生物量上的用途, 属于微生物及微生物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植物与周围环境生物的互作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植物一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重要形 式之一。有两类有益的植物一微生物共生 一类是有营养功能的,如固氮细菌或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 —类是有防御功能的,如抑制病原菌的内生菌和附生菌。这两类 有益的共生微生物都能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农用化学物质(化肥和农药)和"精耕细作" 的栽培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栽培方式下,栽培作物中植物一微生物 这一平衡体系被打破,有益的植物一微生物共生缺乏,使得作物生产高度依赖于化肥和农 药。而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造成了全球环境的污染,并且污染物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因此外源应用有益微生物,从而重建生态友好的、有益的植物一微生物共生体受到人们的 极大关注,并显示了应用这种微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的潜力。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一类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真菌。它的整个生活周 期或大部分阶段都在植物体内生活,通常与宿主植物形成互惠共生关系, 一方面内生真菌 从宿主植物中获取自身生长所需的养分,另一方面内生真菌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宿主 植物的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内生真菌具有提高宿主抗逆性的功能(Arnold et a丄,2003; Redman e£ a人,2002)。 有研究表明内生真菌除了直接分泌抗生物质如生物碱等,也能诱导植物体产生相似的抗性 反应,如激活植物组织内的谷胱甘肽一抗坏血酸代谢途径(glutathione-ascorbate pathway)、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了植物抗真菌病害和耐盐的能力(Waller " a丄, 2005)。有些内生真菌还具有促进植物养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如内生真菌通过活化 硝酸还原酶(Sherameti W a丄,2005)和磷酸酶(Malla a丄,2004)等形式促进植 物养分吸收,从而更利于植物生长;有些内生真菌能分泌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Sirrenbergeta丄,2007);还有些内生真菌能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乙烯信号途径来提高植物生长活 力(Barazani et s丄,2007)。根系和叶片组织是植物体受外界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胁迫最大的部位,因此根系和叶片 内生真菌对于保护植物组织免受伤害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植物体的根围区域是一个能量 和物质交换异常活跃的区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相互影响,而且植物根系被认为是一个动 态的"碳库"(carbon sink),营养物质充足,是众多生物相互竞争的部位,因此在这种 复杂的环境中植物的生存策略之一就是容纳了与之互惠共生的内生真菌。根系是内生真菌 极其丰富的部位(Vandenkoornhuyse eta义,2002),根系内生真菌的侵染较地上部分要 广泛或多系统定殖。DSE (dark s印tate endophytes)是根系非菌根共生真菌的典型代表 (Mandyam & Jumpponen, 2005)。 DSE定殖在植物根系,有类似于菌根真菌的作用,如在 /feteroco/7J'鹏c/ a"05/ 丄ra和宿主植物大白菜的共生体系中,# c力a"o印ira从大白菜 中获取植物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蔗糖供自已生长需要,另一方面"c力se&砂ira给宿主大 白菜提供氮源(Usuki & Narisawa, 2007)。广泛利用共生遗传资源重建有益的栽培作物-内生真菌共生体系是提高栽培作物抗逆 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典型例子是内生真菌戶J'ri/br/no印ora j'/7c/ica的应用尸.i/ 力'ca是 一种定殖在植物根系的类似于菌根真菌的内生真菌,它是从印度塔尔沙漠中的一种木本灌 木植物分离的,并可与很多植物形成共生体,接种尸.^7必ca和其培养滤液能促进植物生 长和增加生物量(Varma " a丄,1999; Verma et a丄,1998),而且提高了大麦对真菌 病害和盐胁迫的能力(Waller " a丄,2005)。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的稳定高产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生 真菌具有促进植物营养生长、增加生物量(产量)、并提高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同时内 生真菌普遍稳定存在于植物的整个组织器官中,而且受到植物体本身机械组织的保护,因 此对于土传、气传病原菌的抗性和持久能力具有优越性;并且由于野生稻与水稻的亲缘关 系较近,它们的互补性较好,因此研究发掘野生稻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利用野生稻内 生真菌,能促进栽培水稻的生长、增加生物量(产量)、并提高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目 前对水稻内生菌的研究多为内生固氮细菌的研究和利用,如对野生稻内生固氮细菌草螺菌 船rte邵j'rj7A/历sp. B501的研究(Elbeltagy et a义,2001),栽培水稻内生细菌固氮 成团泛菌尸a/ to朋a^7溯er朋sYS19的研究(Duan " a丄,2007; Fengeta7. , 2006)。 而缺乏对野生稻内生真菌在提高栽培水稻生长、增加生物量(产量)、提高其在逆境中的4生存能力方面的研究与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源于野生稻的真菌菌株,该真菌菌株能促进栽 培水稻生长,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真菌菌株该菌株为稻瓶霉(户/n'a/op/wrao7加e) 真菌菌株R5-6-l,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是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2008年10月27日,保藏号CGMCC 273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真菌菌株的改进该菌株R5-6-l属于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 Ascomycota,粪壳纲Sordariomycetes, 巨座壳禾斗Magnaporthaceae,有丝分裂真菌巨座壳禾斗 mitosporic Magnaporthaceae,瓶霉属P/ /a/o/ /zora。该菌株R5-6-l在MEA、 PDA培养基上25。C 暗培养7天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5cm、 4.6 cm; MEA培养基上的气生菌丝比PDA培养基上的 稠密,波浪状气生菌丝集合形成绳索状结构;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落颜色逐渐变成灰色 至黑色,菌落表面成壳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该菌株R5-6-l在PDA培养基上,菌丝有隔, 宽1.3-2.0pm,无色至褐色;分生孢子梗不分枝至l-2次分枝,多数单生,有时2-3个帚状生; 瓶梗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烧瓶形,长5.6-13.8)im,最宽处宽2.5-3.1 iam,基部宽1.5-2.0 pm,颈部宽0.5-1.2 pm,淡褐色至褐色;分生孢子堆积在瓶梗顶端成粘液状,无色,单细 胞,镰刀形,强烈弯曲,长7.5-9.0 urn,最宽处宽0.8-1.2pm;具有厚垣孢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真菌菌株的进一步改进该菌株R5-6-l的内转录间隔区核糖体DNA的全 序列如SEQIDNO: l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上述真菌菌株的用途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或增加生物量。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真菌菌株用途的改进该植物为水稻。本专利技术的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稻瓶霉(Phialophora oryzae)真菌菌株R5-6-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2008年10月27日,保藏号:CGMCC273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初龙林福呈袁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