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竹构件,尤其是木建筑结构领域的各类构件。种纤维筋竹质工程构件,可广泛应用于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大多数是采用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大量的粘土 制品和水泥,既消耗了大量的石灰石资源,毁坏了良田,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了生 态环境;同时,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砖混结构较差的抗 震性能,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大、自重大、抗裂性能差、耐久性差,修补或拆除困难等。 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建筑对水泥的依赖程度,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充分 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材料,逐步改变现有的建筑结构形式,木结构与竹结构逐渐得到 了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木材再生周期长,木结构的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 "以竹代木",利用现代复合、重组技术制作的竹质工程材料建造的工程结构,具有木结构类 似的优越性能,其在生态性、保温节能性、抗震性能及施工与工业化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但是,在竹结构的应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l)弹性模量低,受弯构件的设计通常 都为刚度控制,造成材料较低的强度利用率(例如竹梁按我国《木结构设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筋竹质工程构件,由竹材(1)、纤维筋(2)、浸渍胶(31)和界面胶(32)四部分,共同压制成纤维筋竹质工程构件;其中,纤维筋(2)置于竹材(1)内部,为竹材(1)所包裹,并具有厚度c的保护层,纤维筋(2)的方向与构件轴线方向平行,集中配置在截面的受拉区或受压区,浸渍胶(31)浸渍于竹材(1)中,界面胶(32)涂刷于纤维筋(2)表面,形成纤维筋(2)与竹材(1)的可靠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洋,蒋身学,张齐生,杨平,李国芬,王立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