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透反型液晶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141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透反型液晶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其像素区域被公共线划分成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公共电极具有分别对应于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相互间隔且平行于数据线,第二开口相互间隔且相对于数据线倾斜预定角度,其中第一开口的第一端重叠第二栅线,第一开口的第二端重叠公共线,第二开口的第一端重叠公共线,以及第二开口的第二端重叠第一栅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LCD)设备,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积极地建议和开发了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设备。更具体地,已经积极寻求使用薄型、重量轻和低功耗的平板显示(FPD)设备。根据其发光能力,FPD设备可以分为发光型和非发光型。在发光型FPD设备中,使用从FPD设备发出的光来显示图像。在非发光型FPD设备中,使用来自外部光源的反射和/或透射通过FPD的光来显示图像。例如,等离子显示面板(PDP)设备和场发射显示(FED)设备是发光型的。在另一例子中,电致发光显示(ELD)设备是发光型FPD设备。与PDP和ELD不同,液晶显示(LCD)设备是使用背光作为光源的非发光型FPD设备。 在各种FPD设备中,由于液晶显示(LCD)设备的高分辨率、彩色呈现能力和显示运动图像方面的优越性,液晶显示(LCD)设备已被广泛地用作笔记本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的监视器。LCD设备通过控制光透射通过设备的透射率来显示图像。更具体地,响应于在基板上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介于两个相互面对的基板之间的液晶的液晶分子控制光透射。 因为LCD设备并不发光,所以LCD设备需要独立光源。因此,将背光设置在LCD设备的液晶面板的背面,用从背光发出并透射通过液晶面板的光来显示图像。因此,将上述LCD设备称作透射型LCD设备。由于使用独立光源,例如背光,因此透射型LCD设备可以在黑暗环境中显示明亮图像,但是因为使用背光,其可能导致很大功耗。 为了解决大功耗的问题,已经开发了反射型LCD设备。反射型LCD设备通过将外部自然光或者人工光反射通过液晶层来控制光的透射。在反射型LCD设备中,下基板上的像素电极由具有较高反射率的导电材料构成,上基板上的公共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构成。尽管反射型LCD设备可以具有比透射型LCD设备更低的功耗,但是当外部光不足或微弱时,它可能具有低亮度。 为了同时解决大功耗和低亮度两种问题,已经提出了组合透射型LCD设备和反射型LCD设备的能力的透反型LCD设备。透反型LCD设备可以选择在室内环境或者没有外部光源的环境中使用背光的透射模式和在存在外部光源的环境中使用外部光源的反射模式。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透反型LCD设备的阵列基板的平面图。在图1中,栅线5和数据线30被形成为相互交叉,并限定像素区域P。公共线6被形成为穿过像素区域P并平行于栅线5。公共线6将像素区域P划分成反射区域RA和透射区域TA。 在像素区域P内形成作为开关单元的薄膜晶体管Tr,并将其连接至栅线5和数据线30。薄膜晶体管Tr包括栅电极8、栅绝缘层(未图示)、半导体层20、以及源电极33和漏电极36。源电极33和漏电极36相互间隔开。像素电极62形成于像素区域P内,并接触薄膜晶体管Tr的漏电极36。像素电极62具有大致平板形状,包括分别在透射区域TA和反射区域RA内的条状第一开口叩l和第二开口叩2。条状第一开口叩l和第二开口叩2是沿着不同方向形成的,即,第一和第二开口 opl和op2具有不同的长度方向,该长度方向是比宽度更长的长度的方向。更具体地,在透射区域TA内的第一开口叩l与数据线30平行形成,在反射区域RA内的第二开口 op2以相对于数据线30的预定角度倾斜形成。在像素区域P内的像素电极62与在下一像素区域内的像素电极分离开。 尽管在图中未图示,公共电极形成在像素区域P内,公共电极具有与像素区域P对应的大小。在像素区域P内的公共电极连接至下一个像素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在整个阵列基板l上相互电连接。绝缘层(未图示)形成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62之间。因此,利用介于它们之间的绝缘层,相互间隔开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62之间引入边缘电场。 此外,在反射区域RA内形成反射层(未图示),以便该设备按照反射模式运行。反射层由具有较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构成。 顺便指出,在包括阵列基板1的透反型LCD设备中,在反射区域RA内出现与数据线30相邻的向错(disclination),较暗部分被不规律地显示出。这导致不均匀的亮度,因而降低了图像质量。向错由无序排列的液晶分子导致,向错主要在用于引发边缘电场的第一和第二开口 opl和op2的末端周围出现。 而且,在阵列基板1中,由于在反射区域RA内的第二开口 op2的末端被设置在像素区域P内,向错严重出现,如图2所示,其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关于像素区域的反射区的仿真结果。为了防止由向错导致的图像质量降低,在与阵列基板1相对的滤色片基板上的黑矩阵应当具有加宽的宽度以覆盖数据线30和出现向错的部分。因此降低了孔径比。 像素电极62接收来自数据线30的随时改变的信号电压。因此,期望的是,像素电极62不与数据线30重叠,且第二开口叩2的末端与数据线30之间间隔开。因此,在阵列基板1内,很难在不降低反射区域RA的孔径比的情况下防止图像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反型LCD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其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透反型LCD设备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在不降低孔径比的情况下最小化向错和最大化反射效率。 在随后的说明书中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其中一部分根据说明书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来获得。通过在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将实现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所实施和简要描述的,一种用于透反型液晶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在基板上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和第二栅线;与第一和第二栅线平行且在第一和第二栅线之间的公共线;连接至第一栅线的栅电极;在第一和第二栅线、栅电极和公共线上的栅绝缘层;在栅绝缘层上方且沿着第二方向的数据线,该数据线与第一和第二栅线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像素区域被公共线划分成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在栅电极上方的栅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方且彼此间隔开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上方基本上遍布基板的第一钝化层;在反射区域内第一钝化层上的反射层;在反射层上方且在反射层内具有平坦顶面的第二钝化层;在第一和第二钝化层上方且通过漏接触孔连接至漏电极的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为板状;在像素电极上方的第三钝化层;和在第三钝化层上方基本上遍布基板的公共电极,该公共电极具有分别对应于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其中第一开口相互间隔开且平行于数据线,第二开口相互间隔开且以相对于数据线的预定角度倾斜,其中第一开口的第一端与第二栅线重叠,第一开口的第二端与公共线重叠,第二开口的第一端与公共线重叠,以及第二开口的第二端与第一栅线重叠。 另一方面,一种制造用于透反型液晶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基板上沿着第一方向形成第一和第二栅线;与第一和第二栅线平行并在第一和第二栅线之间形成公共线;形成连接至第一栅线的栅电极;在第一和第二栅线、栅电极和公共线上方形成栅绝缘层;在栅绝缘层上方沿着第二方向形成数据线,该数据线与第一和第二栅线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由公共线将该像素区域划分成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在栅电极上方的栅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方形成源和漏电极并彼此间隔开;在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上方基本上遍布基板地形成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透反型液晶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在基板上的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和第二栅线,;公共线,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平行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之间;连接至所述第一栅线的栅电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所述栅电极和所述公共线上的栅绝缘层;在所述栅绝缘层上方且沿着第二方向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所述像素区域被所述公共线划分成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在所述栅电极上方的栅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在所述半导体层上方且彼此间隔开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所述数据线、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上方且基本上遍布所述基板的第一钝化层;在所述反射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钝化层上方的反射层;第二钝化层,在所述反射层上且在所述反射层内具有平坦顶面;所述第一和第二钝化层上方且通过漏接触孔连接至所述漏电极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为板状;在所述像素电极上方的第三钝化层;和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方且基本上遍布所述基板的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具有分别对应于所述透射区域和所述反射区域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相互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二开口相互间隔开且以相对于所述数据线的预定角度倾斜,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栅线重叠,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端与所述公共线重叠,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公共线重叠,以及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栅线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埈东林贵福李源镐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