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联结接头和一种石墨电极联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35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联结接头和一种石墨电极联结组件,包括至少二个石墨电极,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极联结接头和一中空供气联结件,所述电极联结接头沿其长度方向为中空管状,且具有双头外螺纹,所述电极联结接头为中间鼓、两端窄的双圆台结构;石墨电极端部设有与电极联结接头相匹配的螺纹孔,电极联结接头分别与依次连接的两个石墨电极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中空供气联结件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个中空石墨电极顶部,上端设有中空绝缘端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中空电极接头和供气联结件,使用方便,能灵活的替换中空石墨电极,同时节约了生产材料。(*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炼行业的电极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极联结接头 和一种石墨电极联结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冶炼行业广泛采用石墨电极作为导电元件,如电弧炉、LF钢包精 炼炉、电熔镁冶炼炉等。通常,这些冶炼炉都采用实心石墨电极,但近年来,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制在这些冶炼炉上使用的空心石墨电极来 代替传统的实心石墨电极的技术,并开始利用这些石墨电极的中空管路向炉 内喷吹气体或利用气体进行物质喷吹。1956年,Schwabe W E首先在15t、 70t和130t电弧炉上进行了采用中空电极的试验,获得了更稳定的电弧,还表现出降低电弧闪烁的趋势。后来, 他又专利技术了通过电极中心孔内导入气体或固体物质来使电弧更稳定而且降低 电极消耗的方法。Charles J A在一个45kg双电极的直接电弧炉中采用一个 内孔直径为13mm、电极直径为65mm的中空电极喷吹氩气,结果使电炉熔化 时间节约22%,电能消耗下降13%。 Maddever W J等在实验室和Dofasco的 3t三相直接电弧炉上研究了通过电极孔喷吹氩气等气体对电弧功率的影响, 发现喷吹氩气后电弧电压呈正弦规律变化,采用气体喷吹可以使电极寿命延 长超过50%,年电极消耗降低14%。中空电极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电弧,提高耐 材寿命,提供更好的电能利用水平,但是电极消耗的结果却出现了不同的研 究结果。在某些情况下消耗增加,有些情况减少或不变。国内范光前等人申请了通过中心开孔的石墨电极通入氩气或其他气体形 成电弧的直流钢包炉的专利(ZL97121807.2)。胡志高对在实验室和0. 3t的 熔炼炉上喷吹N2-Ar-(V混合气体形成的等离子电弧对含氮的铬锰镍合金和不 锈钢中氮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罗廷和申请了通过石墨电极孔喷吹氩气的交流 等离子钢包炉的专利(ZL02278125.0),并对直流氩等离子弧感应炉中用等离子体促进钒和锰在铁渣间的还原及用合金元素Mn02和V20s对铁液和钢液进行 还原合金化的研究,并提出用经裂化的焦炉煤气或石油液化气代替氩气作为 等离子体载体,从而获得还原性等离子体,以保证还原合金化过程所需要的 还原性气氛的观点,但目前经文献检索未査到其后续的研究文献。为促进中空石墨电极在电弧炉、LF钢包精炼炉等领域应用,保证中空石 墨电极与供气管路的联结,并将与石墨电极连接的炉内供电电路与供气系统 绝缘,有必要研制一种中空石墨电极供气联结件,以解决中空石墨电极与供 气之间连接用的联结件。在电弧炉、LF钢包精炼炉的使用过程中,石墨电极都是连续使用,即当 旧电极长度消耗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采用电极联结接头,使新电极和旧电极 联结起来保证总电极长度,以更充分地利用旧电极的剩余部分。这样就可以 减少电极的浪费,从而节约生产成本。目前,传统使用的电极接头是实心接 头,由于很多冶炼装备上开始使用中空石墨电极,为了保证两根相邻中空电 极间的管路畅通,无法用传统电极接头进行联结。综上可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使用不方便,不能灵活的替换中空电 极,造成材料浪费,必需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极连接结构来满 足生产中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极联结接头和一种石墨电极 联结组件,它能够实现中空石墨电极与供气管路的连接,能够满足中空石墨 电极的连续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联结接头,其特征在 于所述电极联结接头沿其长度方向为中空管状,且具有双头外螺纹。优选地,所述电极联结接头为中间鼓、两端窄的双圆台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电极联结组件,包括至少二个石墨电极,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极联结接头,所述电极联结接头沿其长度方 向为中空管状,且具有双头外螺纹;石墨电极端部设有与电极联结接头相匹 配的螺纹孔,电极联结接头分别与依次连接的两个石墨电极上的螺纹孔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极联结接头为中间鼓、两端窄的双圆台结构。4优选地,所述石墨电极为中空石墨电极。优选地,还包括一中空供气联结件,所述中空供气联结件下端固定连接 在第一个中空石墨电极顶部,上端设有中空绝缘端头。优选地,所述中空供气联结件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第一个中空石墨 电极顶部所设的螺纹孔啮合。优选地,所述电极联结接头、中空绝缘端头以及中空石墨电极四者的中 心孔同心同径。优选地,所述电极联结接头连接实心石墨电极时,电极联结接头的中心孔直径为实心石墨电极直径的1/50 3/5。本技术由于改进了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采用电极联结接头;接头两端为圆台型,圆台周围的螺纹构成阶梯型 结构。电极内部气体向外泄漏或外部气体进入的路径增加,气体通过螺纹部 位的运行阻力增大,这样不仅使本接头具有更好的气密性,而且由于外部气 体向螺纹内进入量的减少,螺纹氧化量降低,使电极接头松动情况减轻,电 极消耗下降。此外,该接头既可以用于联结普通石墨电极,又可以用于联结 中空石墨电极,保证了石墨电极的连续使用。2) 采用了供气联结件;能使石墨电极与供气管路连接,确保喷吹管路畅 通,同时将石墨电极上的电路与供气管路绝缘。当供气联结件联结中空电极 时,实现向中空石墨电极的连续供气或喷吹操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 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 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极联结接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两根实心石墨电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两根中空石墨电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两根中空石墨电极构成喷吹气路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与三根中空石墨电极构成喷吹气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中空绝缘端头 中空供气联结件 中空石墨电极第一个中空石墨电极电极联结接头 实心石墨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来介绍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电极联结接头4沿其长度方向为中空管状,且中间鼓、两端窄的双圆台结构,圆台外围设置阶梯型螺纹。如图2、 3所示,在电弧炉、LF钢包精炼炉的使用过程中,石墨电极都 是连续使用,即当旧电极长度消耗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采用电极联结接头4, 使新电极和旧电极联结起来保证总电极长度,以更充分地利用旧电极的剩余 部分,这样就可以减少电极的浪费。如图2所示,电极联结接头4通过双头外螺纹,分别与上下两根实心石 墨电极5的端头连接。实心石墨电极5的端头的内螺纹与电极联结接头4的 外螺纹啮合,防止电极联结接头4松动。当电极联结接头4连接实心石墨电 极时,电极联结接头4的内孔的直径大小为实心石墨电极直径的1/50 3/5。如图3所示,电极联结接头4通过双头外螺纹,分别与上下两根中空石 墨电极3的端头连接。中空石墨电极3的端头的内螺纹与电极联结接头4的 外螺纹啮合,防止电极联结接头4松动。电极联结接头4与上下两根中空石 墨电极3三者的中心孔同心同径,以此保证两根相邻中空石墨电极3间的气 路畅通。如图4所示,在电极联结接头4上下螺纹连接两根中空石墨电极后,在 第一个中空石墨电极31的顶部设置中空供气联结件2,形成局部通气管路。 中空供气联结件2呈中空螺栓型,其上部为中空肩台,中空肩台的中央设有 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中空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联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联结接头(4)沿其长度方向为中空管状,且具有双头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平张戈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