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饮品制备工艺,特别是。
技术介绍
我国的茶叶品种比较多,有发酵茶类如红茶、普耳茶、黑茶、半发酵铁观音 茶、乌龙茶,非发酵茶如绿茶。现有的绿茶加工主要由凉水,炒青,搓捻,制型,烘烤,筛分精选等工艺完成。 其中凉水又称摊放,在摊放的过程水分散发,叶质变软,可塑性增加,通过这个 工程可以使堆密度增加,改善传热性,更符合炒青工艺有效的均匀传热。其中炒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并且具有多种作用机制,1)在炒青的温度初升阶段茶叶中酶的活性迅速增加,当超过65。C时酶的活性开始下降,当达到 7(TC时茶叶中酶彻底失活,炒青工序是依据温度对酶活性具有两重性的原理,温 度从环境温度升至45'C 45"C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最激烈。2)十分蒸发, 炒青工序在青叶传入大量热量时温度上升,水分受热蒸发,组织进一步失去张力 更柔软化,有利下一步搓捻制型工艺的加工。其中搓捻对茶叶影响茶叶品种特性关键工序,茶叶在搓捻过程叶细胞组织由于 皱褶,曲压作用发生破裂,茶叶汁在细胞间流动交换空间,茶叶中简单的类黄酮 类物质被内生的茶叶酶氧化成多酚类,茶叶发酵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酶的作用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晶化细胞破壁制备冷泡茶工艺方法,依如下工艺步骤:第一步将鲜茶叶放至低于-40℃低温环境,使其冰晶化,第二步将冰晶化处理的茶叶放至真空容器中,第三步在真空容器中搓捻,第四步给真空容器加热,加热温度为70℃至100℃,第五步在加热的真空容器内搅拌至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