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319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在两侧基座之间设有丝杠(4)和光杆轴(9);丝杠(4)的一端设置大齿轮(7);大齿轮(7)的中孔设置销轴;该销轴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曲状手柄(5);大齿轮(7)外侧配合设置一个小齿轮(6);小齿轮(6)的中孔固定设置第二销轴;丝杠(4)上设置随丝杠转动实现往复移动的滚轮架,滚轮架上部架设轴向为纵向的立式滚轮(1);所述滚轮架还套接在光杆轴(9)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泊、锚泊绞车缆绳回收过程中,通过人力辅助缆绳在绳筒上有序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对因甲板面积有限导致系泊绞车的布置不能自动实现缆绳整齐收存存在缆绳回收时挤压、重叠、脱圈等排缆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泊、锚泊绞车缆绳回收过程中使用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排列缆绳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泊、锚泊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钢丝绳缆,根据石油公司海事 论坛(0CIMF)推荐船舶及海洋工程绞车绳筒与最近的导缆器之间的距离应使缆绳回收过 程中从绳筒中心排列到最端部时缆绳的移动角度不超过1.5。。这就意味着绳筒到最近导 缆器的距离约为绳筒宽度的19倍。在实际船舶设计中由于甲板面积有限及设备布置等原 因往往不能满足以上要求。也就是说,在有些情况下,因受甲板面积限制,绞车离导缆器很 近,导致绞车回收钢丝绳时常常不能实现自动整齐的排列。其结果造成钢丝绳回收时绳与 绳间相互挤压摩擦最终不能整齐排列,导致钢丝绳的严重破损,使用寿命降低,甚至会出现 钢丝绳破断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装置是用来辅助钢丝绳在绞车绳筒上有序整齐排列的一种简单装置。本专利技术的 目的是采用结构简洁、造价底廉的排缆装置来处理上述钢丝绳收存难题。最终实现钢丝绳 在绳筒上排放整齐,方便维护,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排除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泊、锚泊作 业中的安全隐患。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包括两侧的基座。在两侧基座之间平 行设有丝杠和光杆轴。丝杠的一端同轴固定有大齿轮;大齿轮的中孔固定设置第一销轴; 第一销轴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曲状手柄。大齿轮外侧配合设置一个小齿轮;小齿轮的中孔固 定设置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以可拆卸方式用于装设曲状手柄。丝杠上设置随丝杠转动 实现往复移动的滚轮架,滚轮架上部架设轴向为纵向的立式滚轮。此外,滚轮架还设置一个 通孔,套接在光杆轴上。 优选方式下,丝杠的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架设于基座上。而滚轮架与光杆轴的 配合通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此外,立式滚轮的外轮柱面设置成环形凹槽,用于将纵向排列 的线缆限定在立式滚轮的外轮面上,防止线缆脱落。而且最优方式下,两侧基座上部设置有 防护罩。 本专利技术主要用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泊、锚泊绞车缆绳回收过程中,通过人力辅助 缆绳在绳筒上有序排列的排缆装置。本专利技术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用人力摇动手柄带动 小齿轮粘合大齿轮及丝杠旋转。通过丝杠上的螺母滑块实现由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 最终带动工作端立式滚轮往复运动来实现辅助排绳目的。通过多级传动,减小操作人员工 作负荷,降低劳动强度,是一种简便轻巧、经济有效的机械装置。本专利技术排缆装置可有效解 决对因甲板面积有限导致系泊绞车的布置不能自动实现缆绳整齐收存存在缆绳回收时挤 压、重叠、脱圈等排缆问题。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排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排缆装置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排缆装置在实船与绞车配合使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由摇动手柄、减速齿 轮组、丝杠、移动铜螺母滑块、立式滚轮、直线光杆轴、直线轴承、深沟球轴承、基座、保护罩 等组成。具体说,本专利技术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在两侧基座11之间平行设有丝杠4和光 杆轴9。丝杠4的一端同轴设置大齿轮7 ;大齿轮7的中孔固定设置一个销轴;该销轴以可 拆卸方式安装曲状手柄5。此外,大齿轮7外侧配合设置一个小齿轮6 ;小齿轮6的中孔同 样固定一个设置可拆卸方式设置曲状手柄5的销轴。在丝杠4上设置随丝杠转动实现往复 移动的滚轮架,滚轮架上部架设轴向为纵向的立式滚轮1 ;优选方式下,立式滚轮1的外轮 柱面设置成环形凹槽。 此外,为了保证立式滚轮l直线动作,滚轮架还通过一个通孔套接于其导向作用 的光杆轴上。最优方式下,丝杠4的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架设于基座11上;而滚轮架与 光杆轴9的配合通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8。为了保证安全,两侧基座11上部还设置有防护 罩10。 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排缆装置的使用方式为,在导缆器23和绞车绳筒24之间设置 本专利技术的排缆装置,排缆装置通过立式滚轮1纵向外柱面顶靠着多条钢丝绳22,从而多根 钢丝绳纵向依次排列于立式滚轮l的轮外,从而达到排缆目的。当缆绳比较松弛时,通过人 力旋转手柄,使丝杠产生旋转并通过螺旋滑块将其转化为轴线运动,带动工作端立式滚轮, 绷紧缆绳。 本专利技术排缆装置在实船安装时要布置在合理位置,使受力最小并能够实现辅助排 缆。本装置基座高度要调整在合理范围,使工作端立式滚轮的高度范围包括了钢丝绳在绳 筒上从第一层到排满绳筒所有高度方向上的位移。本手动排绳装置通过双向人力摇手柄来 实现工作立式滚轮往复运动,同时可根据立式滚轮受力大小的不同情况来选择手柄是配合 在小齿轮上或直接配合在丝杠端部。当立式滚轮径向受力大于某一定值K时,推荐手柄与 小齿轮配合,因为假设此时手柄直接与大齿轮配合时操作人员手臂输出力为12公斤力,则 选择手柄与小齿轮配合操作人员手臂输出力仅为8公斤力,因此是一非常省力的机构。 由于本装置对丝杠及直线光杠轴进行了表面硬化处理同时选用了直线轴承和深 沟球轴承,整套机构的机械效率高,大于85%。另外在整套传动机构外设置了钢质保护罩, 在该排绳装置不使用时关上保护罩使整套传动机构免受海水及外界环境腐蚀,并能避免丝 杠受到机械损伤。而且本装置还带有减速粘合齿轮组,降低旋转手柄的工作力。使操作该 装置的操作人员更省力、方便、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 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的基座(11),在所述两侧基座之间平行设有丝杠(4)和光杆轴(9);所运丝杠(4)的一端同轴设置大齿轮(7);所述大齿轮(7)的中孔固定设置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曲状手柄(5);所述大齿轮(7)外侧配合设置一个小齿轮(6);所述小齿轮(6)的中孔固定设置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以可拆卸方式用于装设所述曲状手柄(5);所述丝杠(4)上设置随丝杠转动实现往复移动的滚轮架,所述滚轮架上部架设轴向为纵向的立式滚轮(1);所述滚轮架还设置一个通孔,套接在所述光杆轴(9)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4)的另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架设于所述基座(11)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架与所述光杆轴(9)的配合通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8)。4. 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所述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滚轮(1)的外轮柱面设置成环形凹槽。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基座(11)上部设置有防护罩(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在两侧基座之间设有丝杠(4)和光杆轴(9);丝杠(4)的一端设置大齿轮(7);大齿轮(7)的中孔设置销轴;该销轴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曲状手柄(5);大齿轮(7)外侧配合设置一个小齿轮(6);小齿轮(6)的中孔固定设置第二销轴;丝杠(4)上设置随丝杠转动实现往复移动的滚轮架,滚轮架上部架设轴向为纵向的立式滚轮(1);所述滚轮架还套接在光杆轴(9)上。本专利技术主要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泊绞车辅助排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的基座(11),在所述两侧基座之间平行设有丝杠(4)和光杆轴(9);所运丝杠(4)的一端同轴设置大齿轮(7);所述大齿轮(7)的中孔固定设置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曲状手柄(5);所述大齿轮(7)外侧配合设置一个小齿轮(6);所述小齿轮(6)的中孔固定设置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以可拆卸方式用于装设所述曲状手柄(5);  所述丝杠(4)上设置随丝杠转动实现往复移动的滚轮架,所述滚轮架上部架设轴向为纵向的立式滚轮(1);所述滚轮架还设置一个通孔,套接在所述光杆轴(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春赵杰王飞李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