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缆张力在线测试绞车
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排缆张力在线测试绞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海上电缆的收放绞车,大多数均采用自动排缆技术进行电缆收放,同时具备电缆张力测试功能。然而在实际应用和操作过程中,由于气候的原因,导致涌浪过大,此时在收缆时常会出现排缆不均,同时测得的数据也不准确。因为现在海洋用电缆绞车一般使用的张力测试方法多为拉力表或拉力传感器,利用护套或夹索器将其连接在电缆上,难以做到随缆收放长度的变化而实时监控缆的张力值的大小。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或安装不当可能损坏电缆,或遇到意外电缆拉力突然增大而又不能通过放缆来调整缆的受力状态。为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与电缆收放绞车融为一体,具有在线测试电缆张力功能的装置来实时监控缆索的张力,且不影响电缆收放,同时在收放绞车的卷筒上还设置有恒压力的压缆机构,以便电缆在布放过程中受力均匀,达到较理想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排缆张力在线测试绞车,该绞车将张力测试装置与绞车排缆机构融为一体,通过具有在线测试电缆张力的装置来适时监控缆索的张力,且不影响电缆正常工作与收放,同时在收放绞车的卷筒上还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排缆张力在线测试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缆(1)、底座(4)、传动链(5)、卷筒(6)、电机(7)、大链轮(8)、小链轮(14)、电缆压紧机构、排缆机构(15)和控制单元;?所述排缆机构(15)包括防护罩(2)、滚轮(3)、滚轮轴(17)、上支座(16)、滑动轴承(18)、挡盘(19)、挡圈(20)、下支座(22)、承力钢珠(21)、固定销(26)、滑动杆(12)、双头丝杆(13)、荷重传感器(23)、转舌座(24)、转舌(25)、接近开关和永磁体;?所述上支座(16)的上端为U形结构,下端加工有柱形凸起;滚轮(3)通过滚轮轴(17)安装在上支座(16)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缆张力在线测试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缆(I)、底座(4)、传动链(5)、卷筒(6)、电机(7)、大链轮(8)、小链轮(14)、电缆压紧机构、排缆机构(15)和控制单元; 所述排缆机构(15)包括防护罩(2)、滚轮(3)、滚轮轴(17)、上支座(16)、滑动轴承(18)、挡盘(19)、挡圈(20)、下支座(22)、承力钢珠(21)、固定销(26)、滑动杆(12)、双头丝杆(13)、荷重传感器(23)、转舌座(24)、转舌(25)、接近开关和永磁体; 所述上支座(16)的上端为U形结构,下端加工有柱形凸起;滚轮(3)通过滚轮轴(17)安装在上支座(16)的顶部,所述滚轮轴(17)的轴线垂直于上支座(16)的对称轴,保证滚轮(3)能够在上支座(16)上半部的U形结构内转动;在所述上支座(16)与滚轮轴(17)间安装滑动轴承(18);在所述滚轮轴(17)的两端安装挡盘(19);所述滚轮(3)的两端均安装有挡圈(20);滚轮(3)的上部设有防护罩(2);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防护罩(2)上,永磁体固定在滚轮(3)上; 所述上支座(16)底部的柱形凸起位于下支座(22)顶部的环形槽内,且与环形槽内表面间有水平间隙,用于安装荷重传感器(23);所述荷重传感器(23)固定在下支座顶部的凹槽内,上支座(16)底部的柱形凸起与荷重传感器(23)接触,并将该柱形凸起与荷重传感器(23)接触的面加工为球面;所述上支座(16)与下支座(22)间通过承力钢珠(21)和固定销(26)活动连接; 所述下支座(22 )通过滑动杆(12 )和双头丝杆(13 )安装在底座(4 )上,滑动杆(12 )和双头丝杆(13)相互平行,均平行于滚轮(3 )的轴线,且滑动杆(12 )位于双头丝杆(13 )的上方;下支座(22)与滑动杆(12)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杆(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座(4)前后两端的支架上; 所述下支座(22)底部加工有垂直于双头丝杆(13)轴线的通孔,用于装配转舌(25);所述转舌(25 )装入转舌座(24)后,将转舌(25 )旋转成与双头丝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启伟,牟伟,刘栋,高频,孙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