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塑性成形加工领域,它涉及一种金属棒料局部镦粗成形的模 具。
技术介绍
金属棒料局部镦粗成形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性成形加工生产中。其目的是使金 属棒料的中部某一部位或端部横截面积增大高度减小,成为产品所要求几何形状的金属制 件。如图1所示,a为原始棒料,b为中部某一部位局部镦粗,c为端部局部镦粗。金属局部 镦粗成形一方面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避免切削加工成形产生的金属废屑;另一方面通过 金属局部镦粗成形可以提高金属制件的力学性能(如阶梯轴、球头销的制造)。现有的金属 塑性成形加工采用挤压或镦粗成形工艺来获得金属棒料局部镦粗成形。但成形模具结构较 复杂,价格昂贵,生产操作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棒料局部镦粗成形的模具,以解决现 有的成形模具结构较复杂,价格昂贵,生产操作较繁琐的缺陷。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棒料局部镦粗成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面安装在液压机活动 横梁上,下端面与上模镶块12上端面相连和与上模14上端面相连及与上模预应力圈13上 端面相连的上模板11、上端面与上模板11下端面相连,外周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棒料局部镦粗成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面安装在液压机活动横梁上,下端面与上模镶块(12)上端面相连和与上模(14)上端面相连及与上模预应力圈(13)上端面相连的上模板(11)、上端面与上模板(11)下端面相连,外周镶嵌在上模(14)内孔的上模镶块(12)、上端面与上模板(11)下端面相连,内孔与上模(14)外周相连的上模预应力圈(13)、上端面与上模板(11)下端面相连,内孔与上模镶块(12)外周相连,外周与上模预应力圈(13)内孔相连的上模(14)组成的上模部分(1);下端面与下模板(21)上端面相连,内孔与顶杆(22)相连,外周与下模预应力圈(23)内孔相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纪平,廖秋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