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材料反型模式圆柱体全包围栅CMOS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024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材料反型模式圆柱体全包围栅CMOS场效应晶体管,其包括:具有第一沟道的PMOS区域、具有第二沟道的NMOS区域及栅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均为圆柱体,且具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所述的第一沟道为n型的Ge材料,所述的第二沟道为p型的Si材料;栅区域将所述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的表面完全包围;在PMOS与NMOS区域之间、PMOS区域或NMOS区域与Si衬底之间均有埋层氧化层将它们隔离。本器件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在反型工作模式下,采用圆柱体全包围栅结构,高介电常数栅介质和金属栅,可避免多晶硅栅耗尽及短沟道效应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材料的反型模式圆柱体全包 围栅CMOS场效应晶体管。
技术介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器 件是在将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NMOS)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PMOS)集 成在同一块硅片上的半导体器件。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8768.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图1为该专利公开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结构示意 图。如图1所示,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第一区域310a、第二区域310b和隔离区305。所述第 一区域310a和第二区域310b并排分布,栅极340贯穿所述第一区域310a、隔离区305和第 二区域310b。在所述栅极340两侧的第一区域310a、第二区域310b中分别形成源极320、 350和漏极330、360。所述栅极340的材料为金属或全金属硅化物,其宽度为2-200nm,所述 栅极340下面的导电沟道宽度为5-500nm。该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区域310a形成 PMOS,第二区域310b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材料反型模式圆柱体全包围栅CMOS场效应晶体管,其包括:底层半导体衬底、具有第一沟道的PMOS区域、具有第二沟道的NMOS区域及一个栅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均为圆柱体,且具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所述第一沟道为n型Ge材料,所述第二沟道为p型Si材料;所述栅区域将所述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的表面完全包围;在所述PMOS区域与NMOS区域之间,除栅区域以外,设有第一埋层氧化层;在所述PMOS区域与所述底层半导体衬底之间或NMOS区域与所述底层半导体衬底之间,除栅区域以外,设有第二埋层氧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元王曦张苗陈静薛忠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