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洪革专利>正文

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1927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吸嘴和插烟管相对移动时,吸嘴和插烟管之间的集油腔的体积减少;随着吸嘴和插烟管的相对移动,与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或者部分切断,集油腔的压力逐渐增大,切断集油腔和外界连接的排油单向密封件在集油腔压力的作用下打开,使得集油腔和外界直接或者间接连通后形成出油通道,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沿着出油通道排出,焦油附着在插烟口内的烟蒂上,每次丢掉烟蒂的同时带走焦油;吸嘴和插烟管复位,集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排油单向密封件重新切断集油腔经排油单向密封件与外界的连通,烟气通道与集油腔重新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嘴排出焦油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氨、苯等致癌物。然而吸烟已是人们在长久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的习惯,不容易戒掉,为此,通过使用一个好的烟嘴来减少吸烟者对有害物质的吸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目前市面上的烟嘴的结构一般都是在设有烟气通道的滤管上开设若干小孔,滤管外部再套设一具有光滑内壁的套管,烟气通过时,根据附壁效应小孔射流原理及冷凝原理,烟气中的焦油转化成液态并附着在套管内壁,而过滤后的烟气排出。由于滤管上的进烟小孔与套管内壁的距离不能太远,所以储油腔的体积有限,无法容纳较多的焦油,一般来说在抽10支烟的周期内焦油即填满该部分空间并溢出,如果不及时清理,吸烟者就会将液态的焦油连同烟气吸入口中,对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和口感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因此对于烟嘴内积聚的焦油的清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吸一包烟就要清理烟嘴内的焦油至少两次或更多次,而清理烟嘴内的焦油需要细心的拆解烟嘴零件,再用水清洗或纸巾擦拭积聚的焦油,进烟小孔内的焦油还要用细针疏通,如此清理烟嘴很脏很麻烦给吸烟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因而无法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吸嘴和插烟管相对移动时,吸嘴和插烟管之间的集油腔的体积减少;2)随着吸嘴和插烟管的相对移动,与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或者部分切断,集油腔的压力逐渐增大,切断集油腔和外界连通的排油单向密封件在集油腔压力的作用下打开,使得集油腔和外界直接或者间接连通后形成出油通道,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沿着出油通道排出;3)吸嘴和插烟管复位,集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排油单向密封件重新切断集油腔经排油单向密封件与外界的连通,烟气通道与集油腔重新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被切断,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经排油单向密封件和插烟管与吸嘴之间的环形间隙排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被切断,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经挤出孔和排油单向密封件排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被切断,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经挤出孔、排油单向密封件、插烟管和套管之间的积油腔以及侧通道排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通道设置在插烟管上,或者侧通道由插烟管和套管之间形成的环形缝隙组成,所述侧通道连通积油腔和插烟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部分被切断,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经进烟孔和/或挤出孔排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烟孔和挤出孔位于插烟管中远离插烟口的一侧端面,所述排油单向密封件覆盖所述挤出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嘴和插烟管相对移动的方式包括吸嘴向靠近插烟管的方向推拉和拉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嘴和插烟管复位,集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排油单向密封件重新切断集油腔经排油单向密封件与外界的连通,复位单向密封件打开后集油腔与外界连通,外界空气进入集油腔,烟气通道与集油腔重新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油单向密封件为Y形密封件、片形密封件或者管形密封件,所述复位单向密封件为Y形密封件、片形密封件或者管形密封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烟气从进烟孔射入集油腔,焦油附着在集油腔内,清理焦油时将吸嘴和插烟管做相对移动,从而改变集油腔的腔体体积,做推拉或者拉推动作时适时的关闭连通集油腔的出烟孔和/或进烟孔后直接或者间接实现集油腔与插烟口之间的连通,将聚集在集油腔内的焦油定向挤出到插烟口,焦油附着在插烟口内的烟蒂上,每次丢掉烟蒂的同时带走焦油,清理焦油的过程中仅需做一次推来或者拉推动作无需拆解零件,挤出的焦油由烟蒂带走无需另外清洗和擦拭,使用极其简单方便,更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烟气通道包括进烟通道21、进烟孔22、出烟孔23和出烟通道24,此状态的烟气流动情况为:烟气从插在插烟口12的香烟出来后,烟气流经进烟通道21,在经过进烟孔22时因孔较小烟气流动速度很高,烟气高速喷射到插烟管1的内壁,根据附壁效应小孔射流原理及冷凝原理,烟气中的焦油转化成液态并附着在插烟管1的内壁,烟气通过集油腔11经出烟孔23进入到出烟通道24,再经出烟通道24流出到吸烟者口中。吸烟所需的负压由人的嘴巴提供,此负压较小在此负压的状态下排油单向密封件3处于密封状态,通过增加复位单向密封件4的材质硬度和增加复位单向密封件4的预压力,使复位单向密封件4此时也处于密封的状态。吸完一支烟或数支烟后,在集油腔11内聚集了较多焦油需要清理,此时将插烟管1和吸嘴2前后方向拉开,此拉开的过程就是集油腔11的体积逐渐压缩为零的过程,开始时,集油腔11内的烟气经进烟孔22和进烟通道21后挤出到插烟口12,部分烟气还经出烟孔23和出烟通道24挤出到吸嘴2的外部,在逐渐拉开过程中出烟孔23和进烟孔22依次经过复位单向密封件4,此时集油腔11开始处于密闭状态,继续逐渐拉开,集油腔11内的空气压力逐渐增大,在此气压下复位单向密封件4处于密封状态,集油腔11内的空气压力达到排油单向密封件3打开的临界值后,集油腔11内的空气和焦油经排油单向密封件3排出到插烟口12,拉开到极限时集油腔11的体积为零,接下来是复位的过程,将插烟管1和吸嘴2逐渐推回起始的位置,因手指的推力较大在推的过程中集油腔11内形成较大的负压,在此负压下排油单向密封件3处于密封状态,当负压达到复位单向密封件4打开的临界值后,外部的空气经复位单向密封件4进入集油腔11内,集油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吸嘴和插烟管相对移动时,吸嘴和插烟管之间的集油腔的体积减少;2)随着吸嘴和插烟管的相对移动,与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或者部分切断,集油腔的压力逐渐增大,切断集油腔和外界连通的排油单向密封件在集油腔压力的作用下打开,使得集油腔和外界直接或者间接连通后形成出油通道,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沿着出油通道排出;3) 吸嘴和插烟管复位,集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排油单向密封件重新切断集油腔经排油单向密封件与外界的连通,烟气通道与集油腔重新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吸嘴和插烟管相对移动时,吸嘴和插烟管之间的集油腔的体积减少;
2)随着吸嘴和插烟管的相对移动,与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或者部分切断,集油腔的压力逐渐增大,切断集油腔和外界连通的排油单向密封件在集油腔压力的作用下打开,使得集油腔和外界直接或者间接连通后形成出油通道,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沿着出油通道排出;
3)吸嘴和插烟管复位,集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排油单向密封件重新切断集油腔经排油单向密封件与外界的连通,烟气通道与集油腔重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被切断,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经排油单向密封件和插烟管与吸嘴之间的环形间隙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被切断,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经挤出孔和排油单向密封件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腔体体积单向排出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集油腔连通的烟气通道全部被切断,在压力的作用下,集油腔中的焦油经挤出孔、排油单向密封件、插烟管和套管之间的积油腔以及侧通道排出。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革
申请(专利权)人:周洪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