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裂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432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裂性混凝土,该混凝土由水泥、MSF、纤维、砂、石、聚羧酸和水组成,含量分别为198-202kg/m3、196-204kg/m3、0.59-0.61kg/m3、709-737kg/m3、1008-1050kg/m3、2.772-2.828kg/m3和178.2-181.8kg/m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抗裂性混凝土具有高抗渗、抗裂性和耐久性,适合于大体积地混凝土浇筑,实现一次浇筑和无缝施工的要求,又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综合成本。

High crack resistant concre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crack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he concrete is composed of cement, sand, stone, MSF, fiber, poly carboxylic acid and water content were 198, 202kg / m3, 196 - 204kg / m3, 0.59 - 0.61kg / m3, 709 - 737kg / m3, 1050kg / m3, 2.772 - 1008 2.828kg / m3 / m3 and 178.2181.8kg. The invention has high crack resistance of concrete with high crack resistance and impermeability, durability, suitable for large volume concrete pouring, pouring and achieve a seamless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nd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reduce the cost of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高抗裂性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备受关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水泥水化放热会引起开裂的现象,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浇筑技术,抗裂是关键。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外观,尤其对抗渗性是一个巨大的危害,从而会危及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内的普遍难题,尤其是底板类受到地基约束较大的结构,极易形成较大的收缩应力而开裂。大面积混凝土底板无论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还是浇筑施工来说,都是4艮大的挑战。对于万方左右大体积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必须制订合理的混凝土的配制浇筑程序,防止或减少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抗渗性,以确保工程质量。对于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国内才艮导很多。对于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两种 一、是设置后浇带,在大底板中预留 一 定宽度的 一 条带先不浇注混凝土 ,待两边的混凝土收缩基本稳定后,再开始后浇带的施工,后浇,部分使用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利用补偿收缩的原理,防止整个混凝土底板开裂。由于混凝土收缩至基本稳定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后浇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抗裂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和含量构成:  水泥 198-202kg/m↑[3]  MSF 196-204kg/m↑[3]  纤维 0.59-0.61kg/m↑[3]  砂 709-737kg/m↑[3]  石 1008-1050kg/m↑[3]  聚羧酸 2.772-2.828kg/m↑[3]  水 178.2-181.8kg/m↑[3];  其中MSF由宏士粉与复合矿物掺和料SF按照质量比1∶9的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复合矿物掺和料SF的比表面积为360-380m↑[2]/kg,含有SiO↓[2]、Fe↓[2]O↓[3]、Al↓[2]O↓[3]、CaO、MgO和SO↓[3],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欢林政胡青莲何冬明吕秀凤刘雪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