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143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充液源往中压增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及工件成形腔内注入液体成形介质,然后通过中压增压单元使工件成形腔、超高压增压单元内液体成形介质增压成中压,工件在中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成形,最后,通过超高压增压单元增压,使工件成形腔内液体成形介质的压力升高至超高压,工件在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整形,从而实现对工件成形腔逐级增压。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Integrated type step by step superhigh pressure super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An integrated by ultrahigh pressure method and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irst liquid source to medium pressure booster unit, ultra high pressure booster unit and the workpiece cavity into the liquid forming medium, and then through the pressure booster unit so that the workpiece forming cavity, ultra high pressure liquid in the booster unit forming medium pressure into the workpiece in the medium pressure liquid medium. Forming medium under the action of forming, finally, through ultra high pressure booster unit, so that the workpiece forming fluid medium pressure to ultra high pressure, medium under the action of plastic workpiece in ultra high pressure liquid, thus realizing the workpiece cavity step by step pressur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增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增压装置在许多需要高压、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的设备中是非常关键 的部件,其增压能力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成形能力。譬如在管材充液成形中, 增压装置产生压力的高低对成形工艺影响很大。管材充液成形时, 一般在 初始成形阶段要求液体成形介质的工作压力不高,但需要液体成形介质的 体积大;在后期整形阶段,需要超高压的整形压力才能达到较好的贴模效 果,因此时所需要的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的体积一般较小。目前国内外的 传统方法是采用一个大容积的的超高压增压器,为了满足压力要求和容积 要求,所需的增压器油缸直径大、壁厚厚,造成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增 压器的使用寿命短,且只能提供单级的压力输出,不能满足不同工况的使 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大容积超高压增压器体积庞大、制造成 本高、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集 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先通过充液源往 中压增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及工件成形腔内注入液体成形介质(如液 压油、乳化液等),然后通过中压增压单元使工件成形腔、超高压增压单元内液体成形介质增压成中压,工件在中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成形,最 后通过超高压增压单元增压,使工件成形腔内液体成形介质的压力升高至 超高压,工件在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整形。由于工件的成形大多数 在成形阶段完成,在工件成形时先注入大体积的中压液体成形介质,然后 在整形阶段再注入用量少的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从而实现逐级增压。这 样,既能满足工件成形的需要,又不需要设置大容量的超高压增压器,从 而有效地降低了增压装置的制造成本及设备投入。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装置是这样组成的,主要由增压装置 控制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充液控制单元集成而成,增 压装置控制单元主要用于控制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的增压和 退回,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在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实 现对充液控制单元输入液体成形介质的增压和卸压,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 压增压单元的低压端分别与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相连,其高压端分别与充液 控制单元相连。充液控制单元实现对超高压增压单元、中压增压单元、工 件成形腔的充液和对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高压端输出液体成 形介质的分配。工作时,充液源通过充液控制单元向工件成形腔、中压增 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充入液体成形介质。然后,中压增压单元在增压 装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充液控制单元向工件成形腔输出大体积的中 压液体成形介质,使工件成形。最后,超高压增压单元在增压装置控制单 元的控制下,通过充液控制单元向工件成形腔输出小体积的超高压液体成 形介质,使工件整形,从而实现对工件成形腔逐级增压。中压增压单元由一套或者一套以上并联的中压增压器组成,超高压增压单元由一套或者一套以上并联的超高压增压器组成,中压增压器由低压 端、高压端构成,低压端由带有油路通道的中间法兰、带有油路通道的右 端盖、位于中间法兰、右端盖间的缸筒、位于缸筒内的活塞构成,高压端 由中间法兰、带有液体成形介质进出通道的左端盖、位于中间法兰、左端 盖间的中压缸筒构成,其各部分通过螺钉相连,活塞的杆部以中间法兰为 导向在中压缸筒内滑动。工作时,增压装置控制单元驱动中压活塞前进, 带动中压活塞将液体成形介质加压成中压并将中压液体成形介质通过充 液控制单元输送到工件成形腔使工件成形。在中压缸筒端面设置有泄压 槽7其作用是让泄漏的中压液体成形介质释放,以免造成螺钉连接失效和 压力释放事故。在右端盖端面装有内置式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活塞位移的检测。 超高压增压器由低压端、高压端构成,低压端由带有油路通道的中间 法兰、带有油路通道的右端盖、位于中间法兰、右端盖间的缸筒、位于缸 筒内的活塞构成,高压端由中间法兰、带有液体成形介质进出通道的左端 盖、位于中间法兰、左端盖间的超高压缸筒构成,其各部分通过螺钉相连。 活塞的杆部以中间法兰为导向在超高压缸筒的内缸筒内滑动,超高压缸筒 采用双层(或多层)预应力自增强复合结构,由内缸筒、外缸筒通过加热 套合构成,内缸筒只受径向挤压应力,不受轴向应力,避免了内层缸筒的 应力集中,有利于提高缸筒的使用寿命。工作时,增压装置单元驱动活塞 前进,带动活塞将液体成形介质加压成超高压并将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通 过充液控制单元输送到工件成形腔使工件整形。由于超高压增压器的高压 端直接和充液控制单元的工件成形腔相连,其低压端与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相连,所以,当低压端卸压时,其高压端能实现平稳无冲击、无振动卸压。 在超高压缸筒的内缸筒端面设置有泄压槽,其作用是让泄漏的超高压液体 成形介质释放,以免造成螺钉连接失效和超高压释放事故。工作时,超高 压增压单元在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充液控制单元向工件成形 腔输出小体积的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使工件整形,从而实现对工件成形 腔逐级增压。在右端盖端面装有内置式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活塞位移的检测。 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中压增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的 集成式逐级增压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大容积超高压系统的要求,相对于传 统单级增压方法能大大缩小增压器的结构尺寸、降低制造成本和加工难 度。中压增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除可以联合使用外,还可以分别用于 中压系统和超高压系统,应用灵活,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艺要求。该集成 式逐级超高压增压装置卸压平稳,无冲击和振动,成功地解决了超高压大 容积增压器的卸压冲击大的难题。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先通过充液源往 中压增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及工件成形腔内注入液体成形介质(如液 压油),然后通过中压增压单元使工件成形腔、超高压增压单元内液体成形介质增压成中压,工件在中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成形,最后通过超高 压增压单元增压,使工件成形腔内液体成形介质的压力升高至超高压,工 件在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整形。这里,中压增压时,可采用一套或 者--套以上的并联的中压增压器构成的中压增压单元来进行;超高压增压时,可采用一套或者一套以上并联的超高压增压器构成的超高压增压单元 来进行。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主要由增压装置 控制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充液控制单元三部分集成而 成。增压装置控制单元主要用于控制超高压和中压增压单元的增压和退 回。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在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实现 对充液控制单元输入液体成形介质的增压和卸压。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 增压单元的低压端分别与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相连,其高压端分别与充液控 制单元相连。充液控制单元实现对超高压增压单元、中压增压单元、工件 成形腔的充液和对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高压端输出液体成形 介质的分配。中压增压单元由一套或者一套以上并联的中压增压器组成, 超高压增压单元由一套或者一套以上并联的超高压增压器组成。中压增压单元的中压增压器由低压端、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充液源往中压增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及工件成形腔内注入液体成形介质,然后通过中压增压单元使工件成形腔、超高压增压单元内液体成形介质增压成中压,工件在中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成形,最后,通过超高压增压单元增压,使工件成形腔内液体成形介质的压力升高至超高压,工件在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整形,从而实现对工件成形腔逐级增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充液源往中压增压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及工件成形腔内注入液体成形介质,然后通过中压增压单元使工件成形腔、超高压增压单元内液体成形介质增压成中压,工件在中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成形,最后,通过超高压增压单元增压,使工件成形腔内液体成形介质的压力升高至超高压,工件在超高压液体成形介质作用下整形,从而实现对工件成形腔逐级增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方法,其特征 在于超高压增压时,可采用一套或者两套以上的并联超高压增压器构 成的超高压增压单元来进行,中压增压时,可采用一套或者两套以上 的并联中压增压器构成的中压增压单元来进行。3、 一种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增压装置 控制单元、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充液控制单元集成而成, 增压装置控制单元主要用于控制超高压和中压增压单元的增压和退回, 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在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实现对 充液控制单元输入液体成形介质的增压和卸压,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 增压单元的低压端分别与增压装置控制单元相连,其高压端分别与充液 控制单元相连,充液控制单元实现对超高压增压单元、中压增压单元、 工件成形腔的充液和对超高压增压单元和中压增压单元高压端输出液 体成形介质的分配。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中压增压单元由一套或者一套以上并联的中压增压器组成,中压增压器由低压端、高压端构成,低压端由带有油路通道的中间法兰、带有油路通道 的右端盖、位于中间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锦荣张悦李百炼何景晖杨剑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