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落砂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49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落砂破碎机,具有机座、箱体,机座与箱体间设有吸振弹簧,箱体上部设有可存放铸型的栅格,箱体下部设有出砂口,箱体外壁上固定有振动电机和杂物出口管,箱体内中心对称设有左转子和右转子,左转子和右转子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分别作向箱体垂直中心方向的相向转动,左转子外侧设有左斜置的左导向板,上方设有左一级破碎锤,右转子外侧设有右一级破碎锤,上方设有右斜置的右导向板,左转子和右转子的下方设有伞形精细筛,经伞形精细筛筛分后的砂粒经出砂口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铸型的落砂、破碎和筛分几部分有机结合,有利于后道工序对型砂的再生处理,节约生产成本,结构紧凑,布置合理,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对铸造砂箱所用型砂进行破碎、筛分的立式落砂破碎机
技术介绍
在铸造加工生产中,浇注后需将铸造所用的型砂进行落砂破碎后方可将铸件从铸造砂箱中取出,由于制造铸型需要大量的型砂,因此为降低铸造成本,这些用过的型砂经再生处理后会被重复使用。铸型在落砂处理时,型砂混合物中会还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砂团块、烧结块和金属颗粒物,在对型砂进行再生处理前,必须对这些砂团块等破碎并进行适当尺寸粒料的筛选,以筛除烧结块、金属颗粒物及其他的混杂物。目前常用的落砂破碎机,仅采用振动电机或偏心机构产生的振动来实现铸型的落砂和破碎,再通过适当的筛选,以获得可进行再生处理的砂粒,这类传统的破碎机无论是单质体还是双质体,因功能单一、生产率较低且破碎效果不理想而对后道工序产生很大的影响,况且从经济成本考虑,传统的型砂处理线所需设备数量多,能源消耗高,占地面积大,流程复杂,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少的立式落砂破碎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落砂破碎机,具有机座、箱体,机座与箱体间设有吸振弹簧,箱体上部设有可存放铸型的栅格,箱体下部设有出砂口,箱体外壁上固定有振动电机和杂物出口管,所述的箱体3内相对于箱体垂直中心对称设有左转子和右转子,左转子和右转子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分别作向箱体垂直中心方向的相向转动,左转子外侧向箱体上方设有左斜置的左导向板,右转子外侧向箱体上方设有右斜置的右导向板,左转子上方设有左一级破碎锤,右转子上方设有右一级破碎锤,左转子和右转子的下方设有伞形精细筛,伞形精细筛的斜筛面的底部接于杂物出口管的入口处,经伞形精细筛筛分后的砂粒经出砂口流出。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破碎效果,所述的左一级破碎锤与右一级破碎锤之间且位于箱体垂直中心处设有二级破碎锤。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左一级破碎锤和右一级破碎锤固定于栅格上且分别向箱体垂直中心方向偏斜。为更好地对铸型进行破碎,方便落砂,所述的栅格上设有头部向上的破碎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铸型的落砂、破碎和筛分几部分有机结合,尤其是型砂的破碎除了电机振动外,还依靠转子将落下型砂抛起,利用离心力抛向破碎锤,产生强烈碰撞,使型砂得到充分的破碎,破碎效果好,有利于后道工序对型砂的再生处理,节约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整机结构紧凑,布置合理,减少了占地面积,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 l.机座 2.箱体 3.吸振弹簧 4.栅格 5.破碎锥6.出砂口7.振动电机8.杂物出口管9.左转子IO.右转子ll.传动装置12.左导向板 13.右导向板 14.左一级破碎锤 15.右一级破碎锤 16. 二级破碎锤17.伞形精细筛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立式落砂破碎机,用于铸造行业对铸型的落砂、破碎以及筛分,包括机座l、箱体2,机座1和箱体2间设置有吸振弹簧3,可有效防止箱体2振动时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在箱体2的上部设有可存放铸型的栅格4,栅格4上设有头部向上的破碎锥5,且该破碎锥5头部为圆弧形,箱体2下部设有出砂口 6,箱体2左右外壁上分别固定有振动电机7和杂物出口管8,在箱体2内相对于箱体2垂直中心对称设有左转子9和右转子10,左转子9和右转子10通过传动装置11带动分别作向箱体2垂直中心方向的相向转动,该传动装置11包括电机、传动轴和传动齿轮,左转子9和右转子10分别固定在两根传动轴上,在左转子9和右转子10的一端,电机通过一对传动齿轮带动左转子9转动,在另一端,通过设在左转子9和右转子10上另一对传动齿轮传动,带动右转子10转动;在左转子9外侧向箱体2上方设有左斜置的左导向板12,右转子10外侧向箱体2上方设有右斜置的右导向板13,左转子9上方设有左一级破碎锤14,右转子10上方设有右一级破碎锤15,左一级破碎锤14和右一级破碎锤15固定于栅格4上且分别向箱体2垂直中心方向偏斜一个角度,可提高与被左转子9和右转子10抛起的砂块产生的碰撞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破碎效果,左一级破碎锤14与右一级破碎锤15之间且位于箱体2垂直中心处还设有二级破碎锤16,左一级破碎锤14与右一级破碎锤15主要破碎较大的砂块,较小的砂块由于抛起的轨迹不同,会从左转子9和左一级破碎锤14、右转子10和右一级破碎锤15之间的间隙中穿过,这些较小的砂块则由二级破碎锤16对其进行破碎。在左转子9和右转子10的下方设有伞形精细筛17,伞形精细筛17的斜筛面的底部接于杂物出口管8的入口处,经破碎后的型砂落入伞形精细筛17,通过伞形精细筛17筛分后,符合要求的砂粒经出砂口 6流出,而烧结块、金属颗粒物及其他的混杂物则从杂物出口管8流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立式落砂破碎机工作过程如下将要落砂的铸型置于所述的栅格4上,启动振动电机7和传动装置ll,振动电机7使箱体2产生强烈振动,加上栅格4上的破碎锥5作用,将铸型击碎,生成含有砂团块、烧结块以及金属物的型砂混合物,型砂混合物经栅格4过滤后,尺寸较大的砂箱、铸件等留在栅格4的上面,而尺寸较小的砂团块、冷铁块以及飞溅形成的金属颗粒等混杂物和型砂一起从栅格4落下至左导向板12和右导向板13,并沿左导向板12和右导向板13向下滑落,当遇到转动的左转子9和右转子10时,分别被抛向左一级破碎锤14和右一级破碎锤15,并与左一级破碎锤14和右一级破碎锤15产生强烈碰撞,从而将型砂破碎,其中较小的砂团块则由二级破碎锤16对其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型砂落入伞形精细筛17,通过伞形精细筛17筛分后,符合要求的砂粒经出砂口6流出,而烧结块、金属颗粒物及其他的混杂物则从杂物出口管8流出。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原有落砂机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工序复杂、所用设备多、占地面积大以及能源消耗高等问题,整机结构布局合理,落砂、破碎、筛分组合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依据上述的说明内容为启示,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落砂破碎机,具有机座(1)、箱体(2),机座(1)与箱体(2)间设有吸振弹簧(3),箱体(2)上部设有可存放铸型的栅格(4),箱体(2)下部设有出砂口(6),箱体(2)外壁上固定有振动电机(7)和杂物出口管(8),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2)内相对于箱体(2)垂直中心对称设有左转子(9)和右转子(10),左转子(9)和右转子(10)通过传动装置(11)带动分别作向箱体(2)垂直中心方向的相向转动,左转子(9)外侧向箱体(2)上方设有左斜置的左导向板(12),右转子(10)外侧向箱体(2)上方设有右斜置的右导向板(13),左转子(9)上方设有左一级破碎锤(14),右转子(10)上方设有右一级破碎锤(15),左转子(9)和右转子(10)的下方设有伞形精细筛(17),伞形精细筛(17)的斜筛面的底部接于杂物出口管(8)的入口处,经伞形精细筛(17)筛分后的砂粒经出砂口(6)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落砂破碎机,具有机座(1)、箱体(2),机座(1)与箱体(2)间设有吸振弹簧(3),箱体(2)上部设有可存放铸型的栅格(4),箱体(2)下部设有出砂口(6),箱体(2)外壁上固定有振动电机(7)和杂物出口管(8),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2)内相对于箱体(2)垂直中心对称设有左转子(9)和右转子(10),左转子(9)和右转子(10)通过传动装置(11)带动分别作向箱体(2)垂直中心方向的相向转动,左转子(9)外侧向箱体(2)上方设有左斜置的左导向板(12),右转子(10)外侧向箱体(2)上方设有右斜置的右导向板(13),左转子(9)上方设有左一级破碎锤(14),右转子(10)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通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