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1至4个碳原子之饱和羧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407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具有1至4个碳原子之饱和羧酸之方法,该方法是在反应温度100℃至400℃及压力1.2×10↑[5]Pa至51×10↑[5]Pa、有饱和和/或不饱和C↓[4]-烃类、含氧气体、水蒸气及至少一种催化剂之存在下,实施气相氧化作用,部分离开反应器的气体在反应气体流路内加以再循环,其中反应气体流路是这样构造的,使得气相氧化时所形成之部分有机酸得以从离开反应器之气体中取出,离开反应器之气体中再循环部分之酸含量为0.01至6.0%(体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具有1至4个碳原子之饱和羧酸之方法及实施该方法所用之装置。在有催化剂存在之情况下,将C4-烃类加以气相氧化可制备乙酸业经公开。绝大多数论述中提及反应气体混合物仅通过催化剂一次,制成之乙酸是藉冷凝或洗涤予以分开并将剩余气体抛弃。举例言之,US-A3,917,628中曾述及一种方法,其中是在有具有高比例金红石之钛/钒催化剂存在之情况下,将丁烯氧化制得乙酸,将反应混合物施以部分冷凝可分离出乙酸,剩余之反应气体不进行再循环。在该方法中每通过一次反应器,丁烯之转化率必须甚高,而所能获得的是低的产率或低的时空产量,因此,基于该方法之理念,尚未能寻获经济有效方法。US-A4,146,734中曾公开在有包括镧系化合物之催化剂存在之情况下,可将丁烯气相氧化为乙酸。但其中并未说明实施气相氧化期间所生成乙酸及其他预期化合物之分离方法。DE-A2149752及DE-A1279011中曾述及在有特定催化剂存在之情况下,用于将丁烯催化性气相氧化为乙酸之若干方法。这些方法之缺点是,将反应气体内不可冷凝部分予以再循环时,所形成之预期化合物甲酸会产生分解作用。DE-A1921503中曾提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具有1至4个碳原子之饱和羧酸之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反应温度100℃至400℃及压力1.2×10↑[5]Pa至51×10↑[5]Pa、有饱和和/或不饱和C↓[4]-烃类、含氧气体、水蒸气及至少一种催化剂之存在下,进行气相氧化作用,部分离开反应器的气体在反应气体流路内加以再循环,其中,反应器气体流路是如此构造的,以使气相氧化时所形成之部分有机酸得从离开反应器之气体中取出,而使得离开反应器之气体中再循环部分之酸含量为0.01至6.0%(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8-5-22 19823088.5;DE 1999-3-10 19910628.21.一种制备具有1至4个碳原子之饱和羧酸之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反应温度100℃至400℃及压力1.2×105Pa至51×105Pa、有饱和和/或不饱和C4-烃类、含氧气体、水蒸气及至少一种催化剂之存在下,进行气相氧化作用,部分离开反应器的气体在反应气体流路内加以再循环,其中,反应器气体流路是如此构造的,以使气相氧化时所形成之部分有机酸得从离开反应器之气体中取出,而使得离开反应器之气体中再循环部分之酸含量为0.01至6.0%(体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酸含量被减至0.2至2%(摩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60至99.8%(重量)之反应器出口气体之酸含量被减至指定的残留酸含量,随后此部分反应器出口气体被再循环至反应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在气体离开反应器之后,该反应器出口气体之酸含量被立即减至上述残留含量,且经如此处理之反应器出口气体全部或部分再循环至反应器。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用的C4-烃类是正丁烷或1-丁烯、反-2-丁烯及顺-2-丁烯的丁烯异构物或包含高比例的该化合物之混合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用的C4-烃类是来自石油加工之进料混合物,例如“C4-馏份”(主要为丁二烯及异丁烯)及“提余液1”(主要为异丁烯及正丁烯)及“提余液2”(主要为丁烷、1-丁烯及2-丁烯)或包括这些烃类之混合物。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占进给至反应器之反应器入口气体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托夫吕丁格汉斯于尔根埃贝勒拉格纳博格纳沃尔法冈科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电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