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705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胶乳的合成,按照重量份依次加入去离子水、电解质、pH缓冲剂、硫醇、乳化剂、丙烯腈、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酯、引发剂,充氮抽真空,反复三次,加入丁二烯和氯乙烯;(2)胶乳脱气及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元化学共聚乳液反应,形成含有氯乙烯结构单元的四元或五元共聚高分子共聚物;通过在聚合反应后期,补加油溶性引发剂,聚合反应转化更完全,残留单体少;高分子链中引入氯乙烯单体,其制品的耐磨性、拉伸强度、耐化学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
,具体为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羧基丁腈胶乳主要由丙烯腈、丁二烯、甲基丙烯酸及其他助剂,经过乳液聚合反应而成的一种高分子白色乳液。该乳液由于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主要应用于制作医检手套、工业手套和家用手套等领域。目前,羧基胶乳年需求量在100多万吨,其中大部分的产能集中在国外东南亚国家,国内每年进口中高档胶乳达到十几万吨以上。在国内,羧基丁腈胶乳已工业化的产品中,主要集中在普通丁腈劳保手套和医检手套领域,像高档丁腈劳保手套、工业和家用手套用羧基丁腈胶乳,主要依赖于进口,其主要原因还是在某些性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发泡手套用胶乳、高耐磨手套用胶乳、耐化学腐蚀性手套用胶乳等。近十年,国内也在进行羧基丁腈胶乳产品的开发,主要还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是对聚合配方体系的研究,如引入第四、第五单体进行共聚,像CN1347925、CN102887977专利中,引入丙烯酸酯类单体或者苯乙烯单体,提高制品的粘结性或者强度,来改进胶乳制品的性能;另一方面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胶乳的合成,按照重量份依次加入去离子水、电解质、pH缓冲剂、硫醇、乳化剂、丙烯腈、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酯、引发剂,充氮抽真空,反复三次,加入丁二烯和氯乙烯,开始升温至30~40℃,反应6~8小时,补加乳化剂和硫醇,继续升温至45~60℃时,反应6~8小时,当转化率达到95%时,补加油溶性引发剂,继续反应1~2小时,停止反应;(2)胶乳脱气及后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胶乳的合成,按照重量份依次加入去离子水、电解质、pH缓冲剂、硫醇、乳化剂、丙烯腈、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酯、引发剂,充氮抽真空,反复三次,加入丁二烯和氯乙烯,开始升温至30~40℃,反应6~8小时,补加乳化剂和硫醇,继续升温至45~60℃时,反应6~8小时,当转化率达到95%时,补加油溶性引发剂,继续反应1~2小时,停止反应;(2)胶乳脱气及后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乳脱气及后处理:聚合完的胶乳,先加入去离子水,将胶乳稀释至总固物为39-41%,开始经过脱气塔,胶乳从塔顶部进入,底部通入蒸气,顶部出来的带丙烯腈的蒸汽进入冷凝装置,冷凝后的腈水回到聚合继续使用,塔底部胶乳回收,并调节总固物为43-45%,pH为8-9后,包装供客户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氯乙烯结构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电解质、pH缓冲剂、硫醇、乳化剂、丙烯腈、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酯、引发剂、丁二烯,按重量配比为丙烯腈:27~37份;丁二烯:55~65份;不饱和羧酸:2~7份;不饱和羧酸酯:0~5份;氯乙烯:3~15份;乳化剂: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亮韩晓峰许桂刘江刘奎张森吕飚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华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