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1834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β‑紫罗兰酮与乙烯基镁盐依次进行格氏反应和淬灭反应,至反应液中镁离子含量≤700ppm结束淬灭反应,得到所述乙烯基紫罗兰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乙烯基紫罗兰醇纯度高,色度低,存储稳定性好,通过控制制备中镁离子含量即可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乙烯基紫罗兰醇,尤其涉及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乙烯基-β-紫罗兰醇是维生素a、异维a酸合成工艺中关键的中间体,目前乙烯基-β-紫罗兰醇生产方法有炔化加氢法和格氏反应法。

2、文献“乙烯基-β-紫罗兰醇的合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介绍了其制备方法,是一种间歇工艺,未提及乙烯基-β-紫罗兰醇的具体生产工艺,该方法使用饱和氯化铵做淬灭剂,后处理复杂,其产物分离产生大量废水,成本较高。

3、cn108002981a公开了一种连续化生产乙烯基-β-紫罗兰醇的方法,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β-紫罗兰酮、氯乙烯镁溶液进入静态混合器,反应生成中间体;中间体与水在淬灭反应器中反应生成乙烯基-β-紫罗兰醇、碱式氯化镁;经离心过滤后,即可得乙烯基-β-紫罗兰醇溶液,溶液经过精馏即得到产物乙烯基-β-紫罗兰醇。但是其公开的方法得到的产物存储稳定性较差。

4、论文“wittig法合成维生素a新工艺研究”公开了β-紫罗兰酮炔化加氢,需要使用乙炔和液氨等原料,对设备提出较高要求,同时生产工艺困难程度高。

5、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工艺简单,得到的乙烯基紫罗兰醇存储稳定性好的制备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乙烯基紫罗兰醇纯度高,色度低,存储稳定性好。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将β-紫罗兰酮与乙烯基镁盐依次进行格氏反应和淬灭反应,至反应液中镁离子含量≤700ppm(例如650ppm、600ppm、550ppm、500ppm、450ppm、400ppm、300ppm、200ppm、100ppm、50ppm、10ppm、5ppm等)结束淬灭反应,得到所述乙烯基紫罗兰醇。

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制备方法中,工艺简单,通过控制淬灭反应后体系中镁离子的含量,制备得到纯度高和色度低的乙烯基紫罗兰醇,还可显著提升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存储稳定性。

6、优选地,所述淬灭反应后,反应液中镁离子含量为10-700ppm,例如650ppm、600ppm、550ppm、500ppm、450ppm、400ppm、300ppm、200ppm、100ppm、50ppm、10ppm等,进一步优选10-200ppm。

7、本专利技术中,控制乙烯基紫罗兰醇反应液中镁离子含量小于10ppm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但由于将镁离子含量控制得越小,后处理的工艺越复杂,会大幅增加后处理的成本;关键是镁离子控制在小于10ppm含量水平后,再进一步降低镁离子含量对产品的存储稳定性影响不大。因此,本专利技术优选控制镁离子含量在10-700ppm水平。

8、优选地,所述乙烯基镁盐包括乙烯基溴化镁、乙烯基氯化镁或乙烯基碘化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乙烯基溴化镁和乙烯基氯化镁的组合,乙烯基氯化镁和乙烯基碘化镁的组合,乙烯基溴化镁、乙烯基氯化镁和乙烯基碘化镁的组合等。

9、优选地,所述乙烯基镁盐包括氯乙烯镁。

10、优选地,所述β-紫罗兰酮和乙烯基镁盐的质量比为1:(1.0-1.5),其中,1-1.5可以为1.1、1.2、1.3、1.4等,进一步优选1:(1-1.4)。

11、优选地,所述格氏反应进行时,体系中包括有机溶剂。

12、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醚、四氢呋喃或甲基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乙醚和四氢呋喃的组合,四氢呋喃和甲基四氢呋喃的组合,乙醚、四氢呋喃和甲基四氢呋喃的组合等。

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溶剂的种类不局限于上述种类。

14、优选地,所述β-紫罗兰酮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0-80),其中,10-80可以为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等,进一步优选1:(20-50)。

15、优选地,所述格氏反应的温度为-15~30℃,例如-10℃、-5℃、0℃、5℃、10℃、15℃、20℃、25℃等,进一步优选-10~20℃。

16、优选地,所述格氏反应的时间为1-10h,例如2h、4h、6h、8h等,进一步优选2-6h。

17、优选地,所述格氏反应的压力为常压。

18、优选地,所述淬灭反应的材料包括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

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作为淬灭剂,相对于现有技术常规淬灭剂的优势在于生成的碱式氯化镁在高分子材料吸附,减少有机相中镁离子残留。

20、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包括环糊精和/或木质素磺酸盐。

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优选环糊精和/或木质素磺酸盐的原因在于:淬灭生成的碱式氯化镁与环糊精、木质素磺酸盐通过静电吸附进行包埋。

22、优选地,所述β-紫罗兰酮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50),其中,1-50可以为5、10、15、20、25、30、35、40、45等。

23、本专利技术中,当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用量为β-紫罗兰酮用量的1-5倍时,镁离子含量可以降至700ppm以下;当其为紫罗兰酮用量的5-15倍时,镁离子含量可以降至200ppm以下;当其为紫罗兰酮用量的15-50倍时,镁离子含量可以降至10-100ppm。

24、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0),其中,1-100可以为2、4、6、8、10、12、14、16、18、20、30、40、50、60、70、80、90等。

25、优选地,所述β-紫罗兰酮、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0.2-2):(2-20),其中,0.2-2可以为0.3、0.4、0.6、0.7、0.8、0.9、1、11、1.2、1.3、1.4、1.6、1.8等;2-20可以为4、5、6、7、8、9、10、12、14、16、18等,进一步优选1:(0.5-1.5):(4-10)。

26、优选地,所述淬灭反应的温度为-15~30℃,例如-10℃、-5℃、0℃、5℃、10℃、15℃、20℃、25℃等,进一步优选-10~20℃。

27、优选地,所述淬灭反应的时间为1-10h,例如2h、4h、6h、8h等,进一步优选2-6h。

28、优选地,所述淬灭反应的压力为10-100kpag,例如20kpag、30kpag、40kpag、50kpag、60kpag、70kpag、80kpag、90kpag等。

29、优选地,所述淬灭反应结束后,还包括离心、洗涤和脱溶剂。

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离心、洗涤、脱溶剂工艺可以采用行业公知的方案,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镁盐包括乙烯基溴化镁、乙烯基氯化镁或乙烯基碘化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氏反应进行时,体系中包括有机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紫罗兰酮和乙烯基镁盐的质量比为1:(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氏反应的温度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灭反应的材料包括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水溶液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灭反应的温度为-15~3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灭反应结束后,还包括离心、洗涤和脱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基紫罗兰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镁盐包括乙烯基溴化镁、乙烯基氯化镁或乙烯基碘化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氏反应进行时,体系中包括有机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紫罗兰酮和乙烯基镁盐的质量比为1:(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氏反应的温度为-15~30℃;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斌张明峰姜天岳高洪坤李莉刘英瑞黎源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