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66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它主要包括基座[1]、支撑托[2]、静触头对、动触头、动触头推动部件[3]和推顶杆[4],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是一个可推动至少2个动触头同步滑动,使各动触头与相应的静触头对电导通接触配合的推动部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产品只能进行单路控制,多路控制不能保持动作同步的问题,具有避免损坏部件、工作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自动控制效率高等优点,主要用于制作直流接触器,对多路导电线路进行电通断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导电线路电导通或断开的直流接触器,特别是一种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直流接触器多为控制单路导电线路电导通或断开的直流接触器,其缺 点是,不能同时承担多路导电线路的电通断控制任务,工作效率较低;已经被应用的控制双 路导电线路电通断的双路直流接触器,由于其两个动触头并联使用,并且采用单个动触头 用单个推顶杆独立推动的推顶结构,这就使得两个动触头之间的动作一致性差,两个动触 头吸合与复位很难做到同步,而最先吸合或最后断开复位的动触头必然会承受较大电流, 从而易于造成导电线路或电器的损坏,因此,其不足之处在于,两个动触头动作不同步,工 作的安全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可确保多个动触头吸 合与复位动作同步、工作安全可靠性高的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基座、支撑托、静触头对、与所述静触头对电导通接触配合的动触头和推顶杆,所述基座与支撑托组合装配为一体,所述静触头对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触头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相应的动触头滑槽中,与所述基座构成滑动配合结构,其特点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包括基座[1]、支撑托[2]、静触头对、与所述静触头对电导通接触配合的动触头和推顶杆[4],所述基座[1]与支撑托[2]组合装配为一体,所述静触头对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动触头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相应的动触头滑槽中,与所述基座[1]构成滑动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动触头推动部件[3],所述推顶杆[4]通过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与所述动触头构成推顶配合结构,在所述支撑托[2]上设置有导引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推顶平移滑动的滑动导槽[5],所述动触头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静触头对的数量均至少为2个,所述基座[1]上的动触头滑槽的数量与所述动触头的数量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包括基座[1]、支撑托[2]、静触头对、与所述静触头对电导通接触配合的动触头和推顶杆[4],所述基座[1]与支撑托[2]组合装配为一体,所述静触头对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动触头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相应的动触头滑槽中,与所述基座[1]构成滑动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动触头推动部件[3],所述推顶杆[4]通过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与所述动触头构成推顶配合结构,在所述支撑托[2]上设置有导引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推顶平移滑动的滑动导槽[5],所述动触头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静触头对的数量均至少为2个,所述基座[1]上的动触头滑槽的数量与所述动触头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是一个可推动所述各动触头同步滑动的推顶部件,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装配在所述支撑托[2]的滑动导槽[5]中,与所述支撑托[2]构成平移滑动配合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动触头均由 各自的导电接触片和支杆构成,所述导电接触片与所述支杆组合装配成一体结构或制成一 体结构,所述动触头推动部件[3]与所述支杆构成推顶配合结构,所述各动触头的导电接 触片与相应的支杆、动触头推动部件[3]、推顶杆[4]之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电绝缘。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多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南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南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