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液体的装置以及水下自航模冷却水排放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26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一种排放液体的装置及水下自航模冷却水排放试验方法,包括活塞筒,活塞筒内安装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从第一驱动机构到第二驱动机构方向依次将活塞筒内部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平衡腔、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平衡腔与外界连通;活塞筒侧壁设置有第一单向进口、第二单向进口,分别将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单向连通储液容器,还设有第一单向出口、第二单向出口,分别将第一储液腔和第二储液腔单向连通排放管路;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对运动,相对运动包括相趋近或相远离,将储液容器中的液体引入活塞筒,并以恒定的排放流量排入排放管路,从而便于将冷却水排放装置集成于自航模内部,以开展冷却水精确排放、浮升扩散及水面红外特征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尤其是一种排放液体的装置以及水下自航模冷却水排放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水下航行器在航行过程中不断排放高于海洋环境温度的热水(即冷却水),由于其温度高、密度低而具有一定的向上浮升动力,在一定的潜深和一定的航速下有可能浮升到海面形成热尾迹。特别是对于核动力水下航行器,大量温热循环水的排放会使周围海域内温度升高,使尾流区域呈现出大范围“热尾流”的特征,长时间内不易消除。

2、目前,红外探测系统的最低温度分辨率可以达到0.001℃。利用目标热尾迹和海洋背景的温差,可以探测获取、判断和识别水下航行器的位置,速度和方向,可以实现水下航行器的红外探测。因此,水下航行器的热尾迹也严重影响了其水下的隐蔽性能。

3、由此可见,从红外特征探测与隐身的角度来研究水下航行体冷却水排放浮升扩散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而试验研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中水下航行器或其模型冷却水精确排放是保证试验质量的基础条件。

4、实际试验中,在室内实验室采用拖曳模型开展冷却水排放实验,则往往在拖车上布置加热的水容器及热水排放装置,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筒(3),所述活塞筒(3)呈封闭式柱形筒状,所述活塞筒(3)的一端安装第一驱动机构(4),所述活塞筒(3)的另一端安装第二驱动机构(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的第一传动部(41)伸入活塞筒(3)内部并安装有第一活塞(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的第二传动部(51)伸入活塞筒(3)内部并安装有第二活塞(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腔(6)、第一储液腔(7)和第二储液腔(8)的横截面尺寸相同且同心,截面面积为A,第一活塞(1)和第二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筒(3),所述活塞筒(3)呈封闭式柱形筒状,所述活塞筒(3)的一端安装第一驱动机构(4),所述活塞筒(3)的另一端安装第二驱动机构(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的第一传动部(41)伸入活塞筒(3)内部并安装有第一活塞(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的第二传动部(51)伸入活塞筒(3)内部并安装有第二活塞(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腔(6)、第一储液腔(7)和第二储液腔(8)的横截面尺寸相同且同心,截面面积为a,第一活塞(1)和第二活塞(2)相对运动时的等效速度v=q/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进口(71)、第二单向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樊晓冰高德宝周根水苏博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