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71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技术为一种商用车车架结构,属于商用车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商用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车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其中一条纵梁的外侧设有后处理大包,后处理大包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为L形,包括横段和竖段,横段的端口与后处理大包的排气口连接,竖段向车架上方延伸,竖段与车架之间设有排气管支架。本方案提供的车架结构采用高位排气,即通过排气管竖段将尾气排放口延伸到车架上方,避免了排气管被地面杂物堵塞的问题,同时降低了排出的尾气对车上其他结构的热影响;将后处理大包设置在车架侧面,增大的离地间隙,同时便于排气管的走向布局;通过排气管支架提高了排气管竖段的稳定性,提高了其抗风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商用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商用车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1、商用车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在商用车的整体动力系统中,包括发动机、发动机的前置进气系统和后置排气系统,以上系统的各部件绝大部分安装在车架上,商用车的车架通常由两条纵梁和连接纵梁的若干横梁组成。对于商用车来说,通常将发动机布置在车辆驾驶室下方,由于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需靠近发动机设置,进而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通常集中在商用车的车架前部。

2、现有的商用车通常采用高位进气、低位排气的布局结构,排气系统主要包括排气管和后处理大包,后处理大包内集成有催化器等尾气处理装置,排气管位于车架底部。

3、但是,正由于排气管位于车架底部,所以后处理大包设置在车架靠下的位置,排气管更低于后处理大包,因此,目前的商用车车架离地间隙较低,同时商用车的行驶环境较为复杂,路面杂物较多,车辆行驶过程中激起的杂物容易碰撞后处理大包和排气管,造成损坏,同时排气管也容易堵塞;且低位排气时排气管口距离车架其他部件较近,对其他部件的热影响较大。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6),其中一条纵梁的外侧设有后处理大包(4),后处理大包(4)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1);排气管(1)为L形,包括横段和竖段,横段的端口与后处理大包(4)的排气口连接,竖段向车架上方延伸,竖段与车架之间设有排气管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支架(3)包括排气管连接杆(3-1)和支撑杆(3-2),排气管连接杆(3-1)与排气管(1)的竖段连接,支撑杆(3-2)为L形,支撑杆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与排气管连接杆(3-1)平行,第二杆段的端部与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车架结构,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6),其中一条纵梁的外侧设有后处理大包(4),后处理大包(4)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1);排气管(1)为l形,包括横段和竖段,横段的端口与后处理大包(4)的排气口连接,竖段向车架上方延伸,竖段与车架之间设有排气管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支架(3)包括排气管连接杆(3-1)和支撑杆(3-2),排气管连接杆(3-1)与排气管(1)的竖段连接,支撑杆(3-2)为l形,支撑杆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与排气管连接杆(3-1)平行,第二杆段的端部与支撑杆(3-2)连接,排气管连接杆(3-1)的下端与第一杆段的下端与纵梁(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成钝角,第二杆段倾斜设置;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之间设有圆角段并通过所述圆角段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杆段与排气管连接杆(3-1)之间还设有横向拉杆(3-3),横向拉杆(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和排气管连接杆(3-1)连接,横向拉杆(3-3)垂直于排气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辰周浩胡燕芬徐浩琛郗增甫王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