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59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技术涉及电池片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若干对气缸、受所述气缸驱动进行相互靠拢或分开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载板输送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驱动模组、受所述升降驱动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二载板输送模组。本技术能够保障缓存一个镀膜载板,实现输入侧与输出侧设备之间的节拍差异过渡,满足输出侧设备的镀膜载板供料需求,缩短输入侧设备的无效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片制造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电池片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镀膜操作,在进入镀膜设备前,需要将其一片一片的呈平铺状态摆放到镀膜载板中,然后随着镀膜载板进入到镀膜设备中;且在从镀膜设备出来后,还需要将镀有膜层的电池片再从镀膜载板中一片一片的取出来,然后放置到花篮中进行收料,以便进行后续的操作。然而,电池片镀膜前的上料、镀膜操作以及镀膜后的下料这三道工序的节拍时间可能各不完全相同,因此,会存在其中一台或两台设备出现无效等待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2、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申请研发一款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设置在电池片上料设备与镀膜设备之间、镀膜设备与电池片下料设备之间进行镀膜载板的缓存输送,以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能够缓存一个镀膜载板,实现输入侧与输出侧设备之间的节拍差异过渡,满足输出侧设备的镀膜载板供料需求,缩短输入侧设备的无效等待时间。

2、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若干对气缸、受所述气缸驱动进行相互靠拢或分开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载板输送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驱动模组、受所述升降驱动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二载板输送模组。

3、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设置有四个并分为两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每对气缸中的两个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位于同一侧的一对气缸共同驱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板输送模组包括两个第一输送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一输送单元。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驱动件以及沿镀膜载板输送方向间隔分布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若干第一输送滚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送滚轮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滚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在一起实现同步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对镀膜载板左右两侧进行输送导向的第一导向滚轮。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模组为四台联动升降平台机构,其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受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四组升降组件,所述四组升降组件通过若干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载板输送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载板输送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输送单元与第三输送单元、驱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同步输送的第三驱动件。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均包括沿镀膜载板输送方向间隔分布的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若干第二输送滚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滚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输送滚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旋转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中位置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滚轮的支撑轴之间通过联轴器和传动轴连接在一起。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对镀膜载板左右两侧进行输送导向的第二导向滚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两个载板输送模组,其中一个载板输送模组设置在升降驱动模组上,实现上下运动,在高位状态时进行承接或输出镀膜载板,在低位状态时进行镀膜载板的缓存;另一个载板输送模组采用左右两个输送单元结构,左右两个输送单元分别设置在一个水平移动支撑板上,通过多组气缸驱动相互靠拢或分开运动,以为下方的载板输送模组进行位置避让,进而实现镀膜载板的双层缓存与输送对接功能;解决输入侧与输出侧设备之间的节拍差异问题,满足输出侧设备的镀膜载板供料需求,缩短输入侧设备的无效等待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若干对气缸、受所述气缸驱动进行相互靠拢或分开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载板输送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驱动模组、受所述升降驱动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二载板输送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置有四个并分为两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每对气缸中的两个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位于同一侧的一对气缸共同驱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输送模组包括两个第一输送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一输送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驱动件以及沿镀膜载板输送方向间隔分布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若干第一输送滚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送滚轮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滚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在一起实现同步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对镀膜载板左右两侧进行输送导向的第一导向滚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模组为四台联动升降平台机构,其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受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四组升降组件,所述四组升降组件通过若干传动连杆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载板输送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板输送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输送单元与第三输送单元、驱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同步输送的第三驱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均包括沿镀膜载板输送方向间隔分布的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若干第二输送滚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滚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输送滚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旋转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中位置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滚轮的支撑轴之间通过联轴器和传动轴连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对镀膜载板左右两侧进行输送导向的第二导向滚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若干对气缸、受所述气缸驱动进行相互靠拢或分开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载板输送模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驱动模组、受所述升降驱动模组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二载板输送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置有四个并分为两对,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每对气缸中的两个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位于同一侧的一对气缸共同驱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输送模组包括两个第一输送单元,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一输送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驱动件以及沿镀膜载板输送方向间隔分布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若干第一输送滚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送滚轮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旋转运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滚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在一起实现同步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镀膜载板缓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对镀膜载板左右两侧进行输送导向的第一导向滚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诚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